我真的不理解,為什麼要脫離客觀事實談邏輯,這是邏輯學的要求嗎?這是科學的態度嗎?

中醫,為何不廢醫驗葯??

www.zhihu.com圖標

袁小麥:中醫,為何不廢醫驗葯?


我很懷疑題主所謂的邏輯只是他自認為正確的邏輯,正如大多數民事糾紛官司雙方都認為自己佔了道理且信心滿滿覺得必勝無疑,可現實是總有一方會輸掉官司,敗方還會覺得對方肯定是買通了有關人員耍了手段等等,絲毫察覺不到自己纔是不講道理的可笑之人。


中醫博士…有什麼不好理解的,基本靠背書來學習的,能有多好的思維能力? 再說,中醫理論本來就是脫離客觀事實建立的簡單邏輯體系,習慣性思維唄。


什麼是邏輯?

我們需要一種專業化的語言來描述客觀事物,所以我們造就了一種語言叫做邏輯。

邏輯是對推理有效性的研究,換句話說就是推理形式有效的研究。

沒有邏輯學,人類現在文明就是不可能存在的,科學也無法表達,一切都是混亂的形式。

具體來說就是:使用邏輯進行推理可以減少對現實的不符程度,斷定他人邏輯是錯的或者可信度問題。

語言邏輯和非語言邏輯表達問題,在此不再多說。

1+1=2,這就是演繹邏輯推理,它是必然的結果,不可能推理出其他結論。

數學的嚴謹性和實用價值是非常長大的。

此外,就是非語言形式邏輯,如上面的中醫之類的屬於這一類,概念簡單還好一旦複雜化,定義便會模糊,以形式邏輯推理便構成難題。

題主中所人在論述自己的觀點時,後演化至攻擊邏輯學,要知道科學的基礎之一便是邏輯學,邏輯表達不清晰,科學便是有問題的。

大多人認為邏輯是一種無用的,比如數學之類的,是完全錯誤的,數學只是邏輯的一種推理方式,如科學就是歸納。

——分割線

上述中醫中,他的意思是可以理解清楚的。

邏輯也有一個問題,雖然關注形式的有效性,問題在於如果一件事物是未知的,那麼邏輯是不可能推理出結論的。比如因果法則,羅素雞的比喻。

所以,該名中醫中所說的臨牀實驗等,是有科學實用主義精神的。

主要是邏輯是對研究現象的和表達的形式表現方式,也就是說現實經驗產生了,在對其進行邏輯總結。


居然有匿名用戶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我真是太喜歡這個問題了,所以要說一句裝逼的「謝邀」。

答案太簡單了,因為如果邏輯錯誤,你講的「客觀事實」就很有可能不是「客觀事實」,而是「主觀猜測」。

什麼「形式邏輯」、「三段論」這些複雜的東西我們就不說了,舉兩個簡單例子:

  1. 當我們看到數據發現,冰淇淋銷量越高,溺水死亡人數就越多的時候,那麼「冰淇淋導致了溺水死亡」是客觀事實嗎?把相關性當做因果,邏輯錯誤導致這根本不是客觀事實。
  2. 第一天喫麵條,晚上失眠了,第二天喫米飯,晚上睡得香了,所以「喫麵條導致失眠,喫米飯睡得香」是客觀事實嗎?把時間先後順序當做因果關係,導致這根本不是客觀事實。
  3. 這個世界是由土氣水火四大元素組成的,那什麼是土氣水火呢?土氣水火是對於組成世界的元素的分類。那「世界是由土氣水火組成的」是不是客觀事實呢?這犯了循環定義的錯誤,導致這根本不是客觀事實。

有些時候,我根本不需要看你的證據是否正確,只要知道你邏輯錯誤,就知道你的結論根本不靠譜。哪怕有時候,你的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錯了,卻恰巧得出了正確的結論,那這個結論我們也根本無法重複,也無法用於預測下一次類似的情況。

數學和邏輯是科學的基本工具,也是前提。其實科學從某些角度定義也可以說是:「用數字以合乎邏輯的方法描述世界」。因此,先講邏輯纔是科學的態度,否則談什麼客觀事實?沒有邏輯,所謂「客觀事實」只是瞎猜。


因為真理和客觀事實都是符合邏輯的。沒邏輯啥都別談了。

這個東西太底層太基本了,本來都不需要專門說的。結果在中醫粉那裡,很多特別基本的問題都要專門強調一下,他們連這都不知道,說白了,連討論問題的資格都沒有(任何問題),不到及格線。

沒邏輯就無法在現象或事物之間建立正確聯繫,也無法進行正確的推理。所以沒邏輯的人也無法判斷什麼是客觀事實。因此也只有沒邏輯的人能說出「脫離客觀事實談邏輯」這樣的句子。這不僅是科學要求,而是一切的要求。

這個袁小麥博士……這中學不到的邏輯水平都能拿到中醫博士,可見信中醫的和中醫領域的都是些啥樣的人。這也是為什麼知識多到一定程度且智力高到一定程度的人是不可能信中醫的。因為這些人邏輯強,光是稍微想一下自洽性就足以把中醫判死了。

人類個體之間的智力差距是很大的

舉個沒邏輯者的例子,用於解釋為什麼沒邏輯者無法進行正確推理。

比如,你手上有一個數x,你告訴a和b,這個數不是1。a有邏輯,b沒邏輯。a就會知道,x現在可能是除開1以外的所有數。b澤會說,這個數不是1,所以就是-1。然後就說因為不是1,所以是-1。

a告訴b只說了不是1,b會說,不是1就是1的反面,就是-1,還可能說a槓精/咬文嚼字/死摳字眼。

但真實情況可以是比如x=2,與x不是1無矛盾。a會尋找更多限制條件找到2,但b滿足於-1,不會再修改。

有的人,隨時都是有邏輯狀態,是默認狀態。在知識足夠的情況下,這羣人一定會反中醫。有的人要專心,全神貫注,纔能有邏輯,這部分人可能是對中西醫持中立態度的人。還有的,再全神貫注也做不到有邏輯,這部分人很容易成為中醫鐵粉。

(沒邏輯的人會從上面這段話「推出」我在說中醫黑就有邏輯和知識,中醫粉沒邏輯。其實我這句話推不出這點。如果你「推出」了,很遺憾,你邏輯性不夠強。因為「有邏輯有知識會反中醫」和「反中醫的都有邏輯有知識」是不同的。沒邏輯,知識不夠的人也可能反對中醫,即使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懂隨機選一邊都能反對中醫。所以,從我說的只能得出:有足夠的知識和邏輯一定會反中醫,但是反對中醫的不一定有足夠多的知識和足夠強的邏輯。)


有個人非要說1+1=3 ,你還槓上了,我覺得你該給自己一巴掌


我跟你談修仙

你跟我說科學

我跟你說科幻

你跟我說科學

我跟你說推演

你跟我講邏輯

————

講不到一塊的。

所以中醫量子糾纏孕育而生。他完美的解決了邏輯推演問題


因為人家在講哲學呀,滑稽jpg.


題主對邏輯的來源不甚瞭解,邏輯本身就與客觀事實,沒有關係。比如x=x

這個與x是什麼沒有關係,物理學的真理,與客觀事實有一定關係,但也應謹慎

不能化等號,邏輯的直接來源是數學,客觀世界沒有所謂的1,它有1個蘋果,1個梨。


搞不清楚誰是誰。。。隨便說下:

一、這不是邏輯問題(當然,如果非要說是【廣義】的邏輯,那任何事都能跟邏輯沾邊)

更不是【邏輯學】問題吧。。。(非要說的話,還不如說是對【方法論】的爭議。)

邏輯(學)的學習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指導思維,但要建立在【語境理解】的基礎上,而非【機械分析】語句。。。

二、中醫理論,並不是簡單的 正確/錯誤 能形容的吧。

袁小麥的觀點是,如果中醫理論真的是胡扯,那麼它應該無法發揮太大作用纔是(畢竟結果和療效,在評價標準中佔有很大比重)

反方的觀點,則是 中醫理論可能存在有比較大的缺點。

所以呢,我覺得 袁小麥 並不是進行了一個錯誤的邏輯推論,這也不是簡單的【若p則q】。(考慮到 q參與了p的定義或者說評價標準,其實也可看成【當且僅當q ,才p】等等,不過我還是不喜歡這種過於機械的分析方式)

袁小麥的過失更像是把反方的觀點理解的過度極端化了,也許確實有一部分人把中醫貶的一文不值,但還是有很多人承認中醫的療效,只是覺得在理論體系、方法論上有一些缺點。

三、對中醫瞭解不太深,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談一下對中醫的理解

如果把人體看做黑箱,幾千年的時間,即便是瞎摸瞎按,都可以掌握太多太多的經驗了,所以在我眼裡,中醫是經驗理論(黑箱理論),療效肯定是有的,在一些地方也可能還會有自身獨特的優勢。

但從發展來講,還是要逐漸擺脫過於抽象的理論(那更像是一種【口訣】),與現代科學(化學、分子學、生物學等)接軌纔行,畢竟這些深入【微觀】領域的科學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它們互相之間的融貫性,都讓我們對這種理論體系極為信任。


匿名提問掛人引戰,還at我。實在沒空。不過我看了一下同時at的另外兩個人,更加莫明其妙。咖啡師?話說我挺想多瞭解一點咖啡的專業知識,所以我還關注了。

我們討論和爭論唯一有意義的作用就是認清自己,而不是搞倒別人。跟別人討論是思考的輔助,而且不是總是必要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思考和認清自己的想法。

如果對方有邏輯錯誤,那自然能順著對方的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乾巴巴地直接講邏輯學是比較拙。至於在「要不要談邏輯」上爭論甚至是無意義的。

補:後來又把at我的評論刪了。小動作不斷。


對於他不懂的事物。自然談不上邏輯。所以不用和中醫黑們談什麼邏輯。什麼都是自己的選擇。


瀉藥。

因為他們不懂邏輯,又不尊重事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