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的前三個月,其實是最賺的。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段時間公司基本上是放羊式管理,沒有啥要求,就是上課,然後拿錢。

課表排得很滿很豐富。日語課程一週3次,每次2-3小時。除此之外還有公司各個層面的人來給我們上課,學習公司的規章制度;有商務寫作課,學習怎麼寫商務文書和電子郵件;有商務禮儀課,學習握手鞠躬交換名片;有模擬經營課,通過玩一個類似大富翁的遊戲瞭解公司經營的基本;有財務知識課,學習怎麼看公司重要的財務報表,怎麼記賬。等等。總之這3個月對我的蛻變作用是很大的。我開始慢慢脫離學生身份,成為一名早九晚五的工薪族。

單位每天還是要去的,但是主要任務就是寫日記,把白天的活動寫下來,感想寫下來,然後拿給Tutor看。Tutor會寫評語。很多日本人會畫一點兒簡單的漫畫,所以一般評論之後都會有一個小漫畫,基本上和現在的表情符差不多,大多是起到聯絡感情的作用。(??ω??)??

但是我畢竟是一個碼農,流淌著代碼一樣的血液。所以我在寫完日記之後,總是試圖瞭解部門現在在幹什麼,尋找參加的機會。

VAIO那個時候剛剛完成筆記本部門和臺式機部門的合併,舉起了開啟VAIO第二章的大旗。之前,VAIO的主題色是風騷前衛的淡紫色,熟悉VAIO產品的索粉也一定知道那時的VAIO是十分調皮不走尋常路的。比如可以裝進牛仔褲屁兜的C系列、超小型的U系列、還有帶個巨大炮筒攝像機的奇葩機型。

相比之下,臺式機產品就要規矩得多,四四方方的塔式機箱,只不過是紫色的。最有特點的可能就是內置了電視高頻頭和視頻採集卡,可以看電視,還能錄像。另外,搭載了iLink介面(實際上就是IEEE1394介面,外形故意做得不同),可以連接Handycam(索尼的便攜攝像機)直接導入拍攝的錄像。

軟體方面也是緊緊圍繞影視這個核心概念,附送了幾款在電腦上看電視或者進行簡單視頻編輯的軟體。

事實上,VAIO這個品牌的含義就是Video Audio Integrated Operation,也就是影音融合。VAIO logo的設計,左邊VA兩個字母形如正弦波,右邊IO形如數字的1和0,分別代表了模擬時代和數字時代。因此,VAIO也代表了模擬時代和數字時代的有機結合,產品的定位就是要將磁帶時代的視頻音頻帶入數字時代。

然而諷刺的是,VAIO第二章選擇了將主題色改為IBM的黑色。本意可能是想說VAIO成熟了,但是事實就是VAIO開始辦喪事了。來自臺式機部隊的高層和來自筆記本部隊的高層爭權奪利,各部門間壁壘越建越厚。因為整個集團推行國際化,英語NB的日本人得到飛速提拔,而這種人基本上原來都是駐紮海外做市場的人,從而自然而然銷量規模被提升為最主要目標,創新被遏制,跪舔wintel風盛行。產品失去特色然而成本無法與中韓廠商比拼。這些就是VAIO真正的死因。這都是後話。

二面的時候,因為我說想做軟硬結合的、有挑戰的事情,部長給我簡單描述了一種被稱為DLNA的最新網路媒體共享技術,並表示讓我做這個。他也的確把我安排到了這個組,但是項目的進度已經過半,暫時沒法把我塞進去,也沒人有空教我。

這時候部裏在開發一臺VAIO臺式機的旗艦產品,特點是可以同時錄製7個電視頻道(東京只有7個免費頻道),並且搭載1TB超大硬碟(04年),24小時連續錄製最多大概能保存一個禮拜的所有節目。

但是,當時的Windows其實並不能連續工作7x24小時,很大的概率會死機。況且,因為是旗艦,這臺機器搭載最新的P4 4GHz CPU(應該是英特爾最後的單核CPU),功耗相當驚人,工作時晶元溫度輕鬆超過一百攝氏度。所以一直開在家裡,恐怕會引起火災。

因此,最終選取的方案是在框體內另外塞進兩套嵌入式錄像系統,基於linux的,與PC共享硬碟,但是獨立工作。這樣,即使PC關機,也可以繼續錄像。

其實今天的PS4能夠實現休眠時下載,也是一樣的原理。我不清楚PS4硬體團隊有沒有參考當時的這個設計,但是技術的積累就是這樣進行的。

當時企劃的思路是,用這臺機器進行全天記錄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實現時間無關的播放了。比如晚上5點有高達,但是我們5點還沒下課,有了這機器就可以等下課再看了。

當然,僅僅是這樣其實市面上錄像機也能做到。所以企劃又加了一條,爸爸媽媽兒子女兒可以同時看,各自看不同的節目。這就要求能夠同時播放到多塊屏幕,而不僅僅是連接在電腦上那個顯示器或者電視了。

解決的方法就類似今天的抖音,或者愛奇藝,等等。實現網路串流。當然那個時候互聯網都是貓,串流是不敢想像的。況且日本有很嚴峻的版權保護法,因此錄像只能限於私人家庭使用,是不可以放在網上的。

DLNA就是這種在家庭區域網分享流媒體的技術規格之一。

但是我是新人,所以組長給我分配的任務其實就是組GUI,就和這個行業大多數新入門的人一樣。我要做一個UI,把錄下來的所有內容顯示出來。

於是乎設計師就開始考慮這個UI怎麼設計了。那個時候傳統的設計就是cross media bar設計,這也是VAIO第二章軟體界面的總設計,就和現在PS4的系統菜單一樣,左右,上下。但是對於這個具體的案例,由於錄製下來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好幾百個上千個,像ps4那樣去選擇,會死人。

設計師想了很多方法去改善,都不理想。比如對內容進行分類樹狀組織。但是前提是用戶得知道分類標準,而且階層太深了。

後來設計師看到了報紙上的電視節目單,就像下面這個:

央視節目表_全部節目單_電視貓?

www.tvmao.com

於是就設計成了這樣。當這個設計拿到軟體部門(就是我拒掉的那個部門)的時候,遭到了他們的強烈抵制。因為,用MFC或者微軟提供的控制項庫,顯然搭不出這個界面。

我提出來讓我試一試。組長抱著聊勝於無的心態,答應了。

我找到了一個提供節目單的網站,就像上面那個,把網頁保存下來,然後在APP裏內置了一個IE瀏覽器控制項,把保存的網頁顯示了出來。

大概花了我2小時。

系長驚呆了。問了一下實現原理,然後問我內容是否可以動態更新,我說可以客戶端通過DOM更新,也可以服務端根據數據生成網頁。於是他拿著去給軟體部看。軟體部什麼反應我沒看到,反正結果就是,這個任務交給我了。

陳文禮:在日本寫代碼的日子(八)?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