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文無第一,像啟老這樣的書家,很難去認定成就高低,主要有兩點:

1、不管是大家的評論還是書法愛好者的意見,都是參雜個人的感情和喜好在內的,你喜歡顏體,就會說顏魯公的字多麼大氣、雄渾,說顏體第一;但你喜歡歐體呢,就會說歐體險俊,歐體都是楷法第一。對於啟老的字,評論也是如此。

2、拋開個人喜好不好,現在的書家又有幾人能達到啟功或者先賢的水準,沒有足夠的書寫水平和經驗,去評價,很多時候會鬧笑話,就像開始你看某位大家的字,開始看著覺得不怎麼樣,但當你練過幾年書法後,再加上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突然發現他的字非常好,他的字沒變,而是你的水平提升了

對於啟老的字和人,個人感覺都是值得學習的,只要本著欣賞和學習的目的即可,如果為了通過貶低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就落了下乘了


除去名聲地位,我覺得啟功的書法在現代屬於很高水平了。啟功先生是先寫好了字,後來有的名聲,屬於實力派。啟功的字修長、清秀、瘦骨,辨識度高,自成一家。

啟功生在民國,那是個出大師的時代,良好的文學修養和對書畫的勤學苦練對啟功的書法有很大的幫助。

或許在民國時代啟功不算大書法家、大師。但憑藉幾十年的深造,在現代絕對可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書法家了。


啟功(1912——2005),自稱「姓啟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號苑北居士,北京市滿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鑒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

啟功是當代書法大師。在碑帖之學上,啟功開拓了新的研究方法,啟功嘗作詩論曰:「買櫝還珠事不同,拓碑多半為書工。滔滔駢散終何用,幾見藏家誦一通。」一改以往名家學者,如葉昌熾、翁方綱等研究歷代碑帖只重形式,不重內容;只知書法,而略其辭章之習。

啟功曾臨習大量碑帖,他的書法作品,無論條幅、冊頁、屏聯,都能表現出優美的韻律和深遠的意境,被稱為「啟體」。書法界評論道:「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

啟功書法被後來的評論家譽為「書起千年之衰」,這顯然是過譽之辭。有人說啟功是當代的台閣體,沒什麼了不起。這顯然是貶低啟功了。在當代來說,毫無疑問,啟功是自成一體的書法大師。

田蘊章說啟功的書法水平放到民國只能算一般水平。在當代來說,啟功是耀眼明星,獨立不群。放在大師雲集的清朝民國,啟功就不會那麼顯眼了。

啟功先生對自己曾有過客觀的認識。他稱自己文物鑒定第一,繪畫第二,書法勉強排第三。可見啟功先生對自己書法水平的定位是相當理性的。


都是黑墨亂塗,啥玩藝!指望這些東東去沉航母遞東風?還是能吃能嚼?對生產力發展和科技發展毫無用處!清朝民國那些所謂文學書法藝術大師,日本人八國聯軍拿槍頂頭時別慫?跑了都不是親娘養的!那時寫兩幅字,呤倆句詩?毫無意義的東西。


優秀的,放歷史上怕不行。


啟功書法,在當代書法藝術上,堪稱上品!


田蘊章教授有句名言:啟功先生的書法放在民國時期只能算一般水平,放在現在屬於頂級大師水平。田先生的表述說明了什麼?顯而易見,當今書法水平窮途末路、日薄西山,一代不如一代。


你是說現代嗎?大師水平!


你以為這裡的人對啟功水平的評價就是準確的嗎?


他的名氣和地位主要就是他的書法得來的。在現代書法家中是一流水平,功底深厚、風格突出、辨識度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