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醫院實習的的時候,老師會講很多患者因為家庭貧困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也有賣房賣車給家人治病的故事,還講到醫療同行給患者墊付醫藥費「打了水漂」的事情,作為醫生或醫學生,你都碰見過哪些與貧困有關的案例。


那一年,我剛剛開始做ICU 醫生。

病人的父親說: "每延長一分鐘生命我給你 ¥10,000"

其實這不是我們ICU醫生的工作,去延長死亡的過程。

實在是meaningless 的消耗- 病人沒有dignity or comfort.


最可怕的疾病不是馬上置人死地的急性病,是病痛折磨的慢性病,為什麼年輕人得癌症很多人自殺,而老年人得癌症反而心態要好很多。我就知道有人結腸癌,做手術後,醫生讓他放療和化療,但是他不去,他說怕受罪,可是大家心裡都明白,一個月的化療和放療,幾天就要一萬塊,錢如流水,一個月十幾萬算少的了,我說的這個可能是廣發工薪階層的寫照吧。。。。


謝邀老師講的故事 醫院過年去山區找病人催醫藥費 爬過山涉過水 來到病人的家 牆是破的瓦是漏的 然後大家湊了兩百塊給病人 讓他好好養病╮(﹀_﹀)╭

「沒啥別沒錢,有啥別有病」,廣泛流傳在人民羣眾口中的「經典」。


聽老師說的

曾經有個肺結核的病人在我們科

治療到後面,家裡估計實在是欠太多錢了,就自動出院了至於我自己所見到的,都是一些老年人,家裡送進來幾天就放棄的也有,令人深思
有一次收了一個龍鳳胎,這是第三胎,第一胎是個11歲的妹妹,第二胎還是妹妹,結果送人了,這次生了個龍鳳,終於得了一個兒子,都是早產兒,病情也差不多,因經濟拮据,父親交代我給兒子用好葯,妹妹能夠挽救生命就行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