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時節進補不能胡喫海喝,不能亂補,最好進行清補!想清補,就要多喫素「三寶」。

素三寶之:紅薯

素三寶之:芋頭

素三寶之:蓮藕

秋分要「四防」

1、防悲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萬物枯敗,一片昏黃,易使情緒受到消極影響。可多穿艷麗色彩的衣服、多曬太陽,多補充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有助於改善情緒。遠離「秋悲」,首先要加強日照和光照。

在晴朗的日子裡,應多做戶外活動,接受陽光的沐浴。陰雨天或早晚無陽光時,盡量打開家中或辦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裝置,使屋內光明敞亮。人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活動,可調動情緒,增強興奮性。

2、防秋乏

秋分來臨,更應該多運動,尤其是做伸展運動,加強血液循環,舒展身體、收斂心神,防止勞累疲乏。但早晚天冷,盡量選擇在室內運動。

頭部有多個穴位,經常梳理頭髮可以擴張皮下毛細血管,促進新陳代謝,保持頭腦清醒,並且消除疲勞。閑暇時,上下牙齒有針對性地多活動,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齒健康,不僅有固齒的作用,還能祛除疲勞。

3、防秋涼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開始天氣轉涼。夜越深,寒氣越重,也更易侵入體內,一定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防止寒氣入體,埋下健康隱患。秋分早晚溫差大,幅度甚至高於10℃以上,應注意添衣。

遇天氣驟變、氣溫明顯下降,需及時添衣防寒保暖,避免受涼感冒。俗話說「寒從腳下起」,尤其要注意腳部不要受凍,同時腰部、背部也需注意別受涼。

4、防秋燥

秋分時節,降水減少,天氣乾燥,身體易缺水而出現「秋燥」。多喫一些清潤、溫潤的食物,如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蓮藕等。減少使用蔥姜等辛辣食物,適當多喫些酸。

秋分時節,5種滋補粥喝起來

銀耳核桃小米粥

銀耳核桃小米粥,是用銀耳、核桃、小米三種主要食材熬製的養生粥。銀耳歷來被看作是「長生不老良藥」,核桃素有「長壽果」之稱,而小米的養胃效果很好,立秋時節喝銀耳核桃小米粥,能夠養肺潤燥、強心健胃,還有抗衰老、延年益壽之用。

新鮮百合粥

中醫認為,百合性味甘、微寒,入肺、心經,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秋季燥邪為患,肺陰不足,適當喫一些百合,可以有效防治秋燥,是老幼咸宜的葯食佳品。百合的喫法也不少,可以將其與雞蛋搭配煮糖水,可滋陰潤燥、清心安神,與豬肉搭配,營養均衡,有助吸收,還可解膩。

白蘿蔔粥

白蘿蔔能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消化脂肪,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排出體內廢物,因具有益胃、順氣、消食的功效,非常適合消化不良、積食的人羣食用。白蘿蔔味道微辣,可與排骨、牛肉、羊肉、豬蹄等一起煲湯,既可減輕辣味,還可以解膩,有補氣順氣之功效。

南瓜粥

秋冬季節是喫南瓜的黃金時節,南瓜富含碳水化合物、果膠以及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等成分,可以起到保護腸道、促進消化、促進潰瘍癒合以及排毒的作用。南瓜中的甘露醇可以減少糞便中毒素對人體的危害,同時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祕。

南瓜烹飪簡單,蒸食、煮粥或煲湯皆宜。比如,小米南瓜粥,取小米100克用水浸泡20分鐘,南瓜300克去皮切塊,小米煮30分鐘後加入南瓜,攪拌均勻後繼續煮15分鐘即可。

胡蘿蔔粥

除了白蘿蔔,胡蘿蔔也是秋季常喫的養生蔬菜。胡蘿蔔素含量在各類蔬菜中名列前茅,而且在高溫烹飪下也能保持穩定,容易被人體吸收。中醫認為,胡蘿蔔性甘味平,具有下氣補中,健脾化滯,養肝明目,解麻疹、痘疹毒等功效。而且,胡蘿蔔是有效的解毒食物,新鮮的胡蘿蔔排毒效果比較好,非常適合經常熬夜的人羣食用。其中富含的維生素A還可以保護眼睛。

秋分時節,隨著秋意的變濃,天氣越來越乾燥,只有好好保養才能抵抗疾病侵襲。一起和朋友分享秋分知識,為度過一個健康的冬天做足準備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