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部落格一直没更新

因为蜡烛两头烧阿阿阿 (其实是懒XD)

一个月前临时决定要去香港,最近都在勤做功课

事情的开始是这样...

 

今年农历年是Cindy来到这世界上的第一次过年

收到了不少红包(真的很感谢疼她的长辈们)

数一数这些钱不算多 但也不少

于是我就开始思索 我该怎么帮Cindy存下这笔钱

对于我们这种没有背景又领固定薪水的小资家庭来说  靠定存1.3%的利率, 即使透过长时间累积, 仍是无法把小钱变成大钱

我忽然想到以前大学的时候 有个同学

他妈妈在他小时候就帮他每年存基金, 利用复利+拉长时间的方式 在他大学的时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利用这笔钱, 他在大学毕业后 去国外留学了

长时间跟复利,真的是小资家庭翻身的好工具

(为什么强调是"小资", 因为要理财首先你还是得有一笔本金, 足够的本金才有办法滚成大钱,

如果你的钱太少,即使滚个三四十年, 效益还是不好,

所以好好存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

而我原生家庭比较没有这种理财观念, 所以比起很多家境不错的同学, 我能得到的资源少很多

记得大学四年我都是靠自己打工 每个月辛苦赚个8000元, 支付自己的房租跟生活费

毕业后也是从零开始存钱, 直到存了第一桶金, 结婚. 买房. 装潢布置. 存款再度归零, 揹著房贷后再重新慢慢存

加上生错时代, 我们来到了低薪又房价高涨的年代

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很辛苦

我很庆幸自己的薪资比一般22K稍微高一些, 所以有点余裕可以趁现在开始规划自己的退休+孩子的教育基金

善用理财工具, 透过时间跟复利, 把小钱慢慢滚大

 

先有这样的概念后

再来要选择的理财工具有哪些, 既然是要长时间理财而非投机, 尽量从稳当的去做选择

1. 去台企银开定存 --> 1.3%的利息, 这是最基本的, 就先不考虑了

2. 美元优利定存 --> 目前是2%, 美元来到这几年的相对低点 29.1, 是可以买一些来放, 但一般优利定存都只有一年年期, 结束后又要找愿意承做优利定存的银行,每年要转移一次, 不适合长时间投资

3. 美元保单--> 好像2~3%之间, 可以考虑, 稍微有疑虑的就是保险公司的宣告利率可能会调降

4. 定存股--> 以带官股的金融股做选择, 殖利率6~8%, 长时间持有领股息股利, 成本下降, 是非常好的投资工具, 但我不选择他是因为目前台股在上万点很久了,  很多经济学家都提出警告下一波金融海啸在2018~2020之间都有机会发生, 以股市循环来说, 有起有落, 崩盘是迟早会发生, 虽然我们不晓得到底发生在何时, 但总不要在高点的时候进场吧XDDD 我的钱这么少, 一进去就腰斩我承受不起阿阿阿~~~ 但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个值得投资的方式, 可以先存一笔活存现金起来, 等遇到股市跌的好时机, 再进场, 可以同时赚到利息跟价差

5. 基金--> 其实基金跟股票是一体两面, 一样会腰斩,(还记得我刚出社会时那只超夯的贝莱德世界矿业....), 不买的原因同上

6. 香港美元分红保单--> 利息7~8% ,这是我在做了很多功课之后, 最后决定的理财工具

 

所以以下篇幅我会解释为什么我会做这个选择

首先我必须说 台湾真的有点封闭  资讯不对等 

一提到去香港买保险 马上会被台湾的保险业务抨击

"境外保单台湾金管会管不到, 一点保障都没有"

"万一保险公司倒了怎么办!? 台湾的还有金管会接手, 你去那边买风险也太高了吧"

"你心脏真的很大颗耶, 敢去那边买, 来啦我跟你说我这边有一张保单真的很好, 这是XX人寿的, 在台湾超大一间,很稳的"

"2.30年后的事谁晓得阿, 你居然敢把钱放在香港"

 

如果你有一点点心动想去香港买储蓄险, 但周边又有这堆声音

你可以问问他们: 你做过功课了吗? 如果没有请安静

网路上的资讯全部都是透明的, 每一家保险公司的资本额. 在国际的地位. 信用评等, 过去绩效, 股价. 历史分红 全部都查得到

与其信人家说, 不如自己开始认真google做功课

毕竟要把钱投进去的是自己, 而不是旁边那些出声音的人

 

我大概一年前听过香港储蓄险, 当时也是有点怕怕的, 加上没有管道, 认识不深, 所以看看就算了, 别给自己添麻烦XD

这次为了Cindy的红包钱, 开始进行一连串的理财研究, 上网爬文做了不少功课

才因缘际会认识了香港保经, 

碰巧时间兜得上, 几天后我们就约见面了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了解香港的储蓄险

 

首先先了解公司规模跟信用评等的部分

香港有几家很大间的保险公司,都是世界级的, 有一两百年的历史

比如英国保诚 (1848年成立) . 法国安盛 AXA (1818年成立). 友邦AIA (1919年成立)

想了解他们的资产.品牌价值

可以google搜寻世界百大保险公司排名

每年都会更新一次

AXA跟AIA常常都在世界前五名

台湾最大的国泰人寿大概在35~50名之间, 其他有上榜的台湾保险公司像是台湾人寿.富邦在50名之外

如果提到资产, 像AXA的资产有33兆, 而全台湾所有上市上柜公司的总资产加起来只有27兆 

也就是说 光他一间保险公司的资产, 足以把全台湾所有的公司给买下来, 规模之大难以想像

 

再来是信用评等的部分

香港前几大保险公司的信用评等均长年维持在标准普尔信用评级AA—意即「信誉优良,基本无风险」

而台湾最大间的国泰只有A-

这边可以说明

你把钱放在香港的前几大保险公司, 其实比放在台湾的保险公司更安心

不管是公司规模.历史.信用评等 台湾的公司没有一样赢得过啊@@...

 

很多人一直讲的金管会怎样怎样的部分

台湾有金管会, 香港也有专门管理保险的保险业监管局

香港在英国殖民时期保险业就很发达了 ,到目前已经有170年的历史

在我后来去香港签约的时候, 亲眼看到它们的商业金融有多么发达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而且商业行为已经有多年历史

所以他们不管是在法规制定 相关的保护 都有很严谨的规范 比台湾成熟很多

比方说 他们的保监局规定保险公司每卖出一份保单, 就必须提拨80%的保单价值资产留在香港

以避免无法赔偿给付的情况发生

另外就是,香港政府跟台湾政府一样不会坐视保险公司的倒闭

再过去170年内, 香港境内还没有保险公司倒闭过

即使有财务危机, 也会有政府强制请其他保险公司接手

相关的法律跟历史, 大家也可以google去查查看

 

综合这些因素,我认为把钱放在香港前几大的保险公司, 就跟银行定存一样令人放心

而且他拥有7~8%的复利滚存

我主要考虑的有两个产品: 法国安盛AXA的安进,  友邦AIA的充裕未来3

不过必须先提一下, 大家应该有个概念, 保险都会有一个闭锁期, 保险公司会利用这段时间去赚钱, 之后才能发利息给你

比方说 你存一个六年期的美元储蓄险, 那在六年内领出来都是亏钱的, 你要放满六年后才会开始复利滚存

这两张保单也是一样, 它们是五年期缴费, 闭锁期8年, 8年后才开始用7~8%复利滚存

(如果你要短期储蓄, 或是10年内需要用到钱, 不建议买)

但因为我是要存给Cindy,她今年0岁XD, 我差不多30出头(不是很想透漏年纪....= =)

所以我把时间拉长到30年, 那时候Cindy30岁, 差不多也面临到结婚生子买房的问题 , 而我则是差不多要退休的年纪

如果时间拉到这么长的话, 就会很建议这张保单

长时间+复利, 足够把小钱滚成一笔大钱

以30年来说, 我原本的本金滚成4.5倍左右

如果放到35年,那会滚成约6.5倍 (时间复利就是越到后期速度会越快)

 

另外还有一点要提的是 香港都是"分红保单"

她的建议书上会有保证红利跟非保证红利的部分

很多人应该都有经验, 建议书打出来的数字都很漂亮, 可是真的买下去之后根本达不到那个金额

这部分的资讯 香港政府有要求必须透明化, 把每年的分红状况公布在官网, 一样都查得到

以友邦近15年的分红状况来看, 对比于建议书上打的分红, 达成率都有99~100%

甚至有几年超过, 来到110~130% 给的比建议书上更多

甚至连2008金融海啸那年的分红也不受影响

这也是我最后选择友邦充裕未来3的原因

1. 过去15年的历史分红状况达成率很好

2. 公司评等跟规模都很值得信赖

3. 他这张可以更换被保人(也就是可以再传给孙子), 只要本金还在, 你可以一直提领利息, 直到被保人100岁

 

以上大概是这样

做完功课后我就飞香港了XD

其实有很多细节想说, 可是文章打下来真的好长

大概几个重点整理

1. 因为我存的金额够, 来回机票是对方帮我出的XD 很推荐要买香港保单一定要飞一趟亲眼看一下, 你才会相信你所看到的东西

2. 我带美金现金过去,签完约之后, 持牌人直接带我去友邦公司的柜台缴费, 钱没有经过第三人之手

3. 香港真的很流行长年期的传家保险, 港铁满满的广告, 都是传子传孙的

4. AXA跟AIA规模真的很大, 香港的大楼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的标志

5. 香港人英文真的很好, 而且那边真的是非常国际化的地方, 各式人种都很多, 也有许多欧美人士定居在那边做金融业的工作

 

对了补充一下, 我这趟顺便帮我先生买了三百万定期寿险

身为一家之主的他, 只有意外险觉得保障真的很少

可是碍于台湾的定期寿险真的很贵

以我先生的年纪(37岁)下去买, 三百万的定期寿险需要每年16000的保费

虽然真的有其必要性,但真的太贵了QQ 一直买不下手

因为香港用的是第九回生命表, 台湾是第四回, 所以同样的条件下, 去香港买的保费差很多

一样是三百万的定期寿险, 一年只要199美金 (约5500~6000台币), 20年期同一费率

这部分我就没多做研究了XD 寿险基本上哪里便宜就买哪里, 争议性不大 

既然都专程去一趟了, 顺便买一下非常划算!!

 

如果想知道保经讯息,或是想一起讨论的话, 也欢迎加我的line: misty812

一些签约细节的部分也可以询问

一般人会担心的问题我几乎都做过功课研究过

都可以分享给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