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真是塊香饃饃,連中國最為賺錢的「地產商」,都來搶蛋糕了!

12月21日,寶能終於露面,正式成為觀致的股東之一,進入了汽車製造業,劍指新能源汽車。

除了寶能,碧桂園、華夏幸福也在悄悄地通過不同形式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

相對於BAT而言,地產大佬們似乎更加諳熟中國國情,擁有更強勢的政經資源。

與蔚來、威馬、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相比,地產商更是屬於航母級別。

所以,當碧桂園、寶能要搞新能源汽車,這釋放出強烈的信號:

其一,熱錢都湧進來新能源汽車行業,說明這個行業確實處於風口之上。

其二,新能源汽車泡沫將越吹越大。

其三,傳統車企也許會被越來越多的外來資本所併購,新造車勢力說不定也希望攀上實力最「雄厚」的地產商們。

賈老闆吹噓最後沒做成的 「汽車小鎮」碧桂園二話不說砸錢買地做

10月16日,佛山順德兩宗商服地於今日下午進行網拍,兩宗地塊均位於順德新城創智城片區,總面積達11.8萬平,總價逾6.4億。最終,碧桂園以底價將兩宗地塊收入囊中。

那老鐵們會問,碧桂園做地產的,買兩塊地而已嘛,有什麼大不了呢?那還真是來頭不小。

因為這塊地對競得人資格是有一系列嚴格要求的。首先是競得人須在3個月內,引進產業創新聯盟會員企業至少5家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以及至少1家由動力鋰離子電池企業,從事新能源汽車電池研發相關業務。

此外,還要求競得人1個月內提供1個新能源汽車產業方向的院士工作站,以及1個世界500強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入駐確認書。48個月內引進包括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方向的項目並全部營業。

簡單來說,就是準備打造個新能源的汽車小鎮,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研發、創新運營等。

這不免也讓我想到賈老闆的樂視生態園,現在還是一片荒地,對比碧桂園的新能源汽車園,就是個笑話吧。

我還聽說在產業導入方面,項目將打造動力電池、新材料、整車、電機控制器、動力總成等五大研究院。

碧桂園以買地為切入口,從而進入新能源汽車這個「大蛋糕」,率先打造起自己在新能源汽車相關技術的研究院,讓人看到它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雄心。

而伴隨著這種大鱷級的玩家逐漸入場之後,造車新勢力還能拿出什麼來跟他們競爭?

華夏幸福很低調偷偷拿下合眾新能源

碧桂園已買地切入,而華夏幸福的手段就全然不同了,直接買下了造車新勢力的一員——合眾新能源,就此加入了狩獵新能源汽車這塊「大蛋糕」的遊戲之中。

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產品規劃是從低端入手,逐漸提高。

合眾計劃年產5萬臺純電動乘用車,包括A00級別的EP10年產1.5萬臺,續航里程在160-250公里之間。代號為EP20的A級城市載客車年產2.5萬臺,續航里程在220-300公里之間,而EP30年產1萬臺,屬於MPV多功能車,續航里程在250公里左右。

全部車型共計劃實現銷售收入60.2億元,平均每臺車實現銷售收入12萬元左右。

雖然控股合眾早已不是什麼祕密了,但是這也可以看出,相比碧桂園的手段,華夏幸福的戰略相對更加主動。

這也可以看出華夏幸福投資佈局新能源汽車的決心絕對是蓄謀已久。

雖然目前還沒有可以發布的大計劃,但相信接下來肯定有一些大動作。

寶能走了跟其他人不一樣的路子收了傳統車企來「喫蛋糕」

此前,觀致被掛牌的消息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大家都在猜測它背後的金主,最後消息被爆出,收購方為寶能。今天,奇瑞、寶能、觀致三方確認了這一消息。

寶能的入股,既解決觀致的燃眉之急,又為自己帶來另一條路子,脫虛入實,進入一個具有萬億級市場空間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失為一筆不錯的買賣。

其實呢,寶能收購觀致並不是瞄準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首粒棋子」。

早在今年3月20日,寶能集團就註冊成立了寶能汽車有限公司,這家註冊資本為10億元的新公司由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99%的股份。

不僅如此,去年寶能還通過定增入主了一家上市公司韶能股份,業務主要聚焦在清潔能源領域,還涉足有新能源零部件業務,是比亞迪、東風集團和廣汽集團等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動力總成零部件供應商。

背靠這些資源,寶能就能快馬加鞭的佈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利用資本的力量,進入新能源汽車生產製造端,打通整個產業鏈條,隨後就開始新能源造車之路。

功夫拍案:

伴隨著這羣房地產「大鱷級」勢力進入新能源汽車,這個大市場風起雲湧。

無論是資源、資金還是競爭力,地產商都高於造車新勢力好幾個檔次。尤其在政經資源方面,地產商比起BAT來絲毫不遜色。

我們是不是可以設想下,未來地產商將更多通過併購傳統汽車企業乃至新造車勢力,很可能上演「大鱷喫小魚」的戲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