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3月,蘇德戰爭爆發三個月前,在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的辦公桌上,出現了一份特別的文件。這份文件是由聖彼得堡科學院的專家所起草,內容是科學院的考古專家希望斯大林能批准他們前往撒馬爾罕發掘帖木兒陵墓的考古計劃。

  帖木兒是14世紀中亞強國帖木兒帝國的建立者,因與蒙古人作戰時被打傷,因此也被稱爲瘸子帖木兒。他一生東徵西討,先後打敗了伊爾汗國,金帳汗國,奧斯曼帝國,建立起了一個以撒馬爾罕爲中心,領土遠達小亞細亞,北印度及高加索地區的強大帝國。

  帖木兒崛起後,野心越發膨脹,試圖打敗剛剛建立的明朝,恢復昔日蒙古帝國的榮光。他不顧明朝釋放出的善意,先後兩次扣押明朝使者。又於1405年,動員二十萬騎兵,號稱百萬,從撒馬爾罕出發,遠徵明朝。

  結果剛出發沒多久,就因爲飲酒過量,暴斃身亡,遠徵之事也不了了之。帖木兒死後,被安葬在家鄉撒馬爾罕,他的陵墓按照當地風俗而建,地面上裸露一個墨玉製成的空棺,而他的遺體,則葬在空棺正下方的地下。

  五百多年後,撒馬爾罕成了蘇聯的土地,當蘇聯專家準備發掘帖木兒的陵墓時,歐洲的上空,已經佈滿了戰爭的陰雲。當時希特勒已經打敗波蘭和法國,正在全力以赴圍攻英倫三島。作爲蘇聯的領導者,斯大林也在密切關注着戰爭的局勢,所以當這份考古文件出現時,斯大林很快就批准了這次行動,他實在沒有閒功夫去關注這些事。

  得到批准之後,考古專家抵達了撒馬爾罕,經過三個月的努力之後,於1941年6月打開了帖木兒的陵墓。專家們發現,帖木兒的骨架很大,推測其生前身高,可達一米九左右,還發現了他的右腿骨的確因戰傷短了一截,這也證實了歷史的記載。此外,在撒馬爾罕當地還流傳着一個傳聞,說當時蘇聯專家們,還在帖木兒墓中發現了一句石刻銘文,內容是,任何人擅動我的遺體,必將遭到比我更可怕的萬倍之敵。

  專家們看到這句話,起初並沒有當回事,畢竟都是考古專家,這種事見得多了。只不過當時的局勢有些特殊,當時蘇聯國內,出現了很多德國即將進攻蘇聯的傳聞。那麼這句話,是否預示着,德國人真的要來呢?想到此,敏感的蘇聯專家,急忙將這一發現,通過朱可夫,上報給了斯大林。不過斯大林並沒有當回事,他始終堅信,德國在打敗英國之前,不會進攻蘇聯。

  沒想到,不久之後,希特勒真的發動了巴巴羅薩計劃,揮師向東而來。由於蘇聯沒做好準備,戰場局勢一度非常被動。蘇德戰爭爆發後,很多撒馬爾罕人,喜歡將蘇聯受到攻擊和石刻傳聞聯繫到一起,但其實這只是撒馬爾罕人對蘇聯發掘帖木兒墓,表達不滿的一種方式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