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誕生

1874年,法國巴黎。一群被排斥在官方藝術沙龍之外的年輕人,在巴黎市中心一間照相館裡,舉辦了一場「落選者沙龍」。沙龍共展出30多位藝術家,共165件作品。這些作品與當時大行其道的學院派繪畫截然不同,它們強調光線和色彩所形成的視覺效果,而傳統的學院派則推崇嚴格的寫實主義。莫奈的《印象·日出》就在此次展覽中。

莫奈《印象:日出》(1872)

如此強烈的光影表現,讓人印象深刻。我們再感受下學院派代表人布格羅的《波西米亞少女》: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波西米亞女孩》(1890)

學院派繪畫往往是在室內完成,強調色彩、明暗,中規中矩。

公眾們對新事物接受程度往往不高,於是,畫家們受到了來自公眾和批評家的瘋狂diss。反對者們非常憤怒,因為這與傳統學院派差別太大了,他們甚至懷疑這些畫家不會作畫,而是將顏料灌在手槍里往畫布上亂噴。一家雜誌看到莫奈的《印象:日出》,戲稱這次展覽為「印象主義者展覽會」,於是人們也順便就將這些畫家稱之為「印象主義畫家」。

有趣的是,這一帶有諷刺意味的名稱,不僅準確概括了這些畫家們的藝術特點,而且在之後的藝術史上留下了一個響亮的名字。

二. 發展

印象主義繪畫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到20世紀早期結束,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1. 以馬奈、莫奈、畢沙羅為代表的早期印象派。他們非常注重光影與色彩,較少關注繪畫題材。畫家們被不同時間、不同氣候、不同季節、不同事物的光和色強烈吸引,並訴諸畫筆;
  2. 以修拉、西涅克為代表的新印象主義。他們同樣對光和色有濃厚的興趣,但是加入了更加理性的科學分析。新印象主義的主要技法是點彩畫;
  3. 以塞尚、梵·高、高更為代表的後印象主義。他們沒有丟掉印象主義的光和色,但是更加強調內心的自我表達。

我們來感受下不同時期的代表性畫作。

早期印象派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1862~1863)

莫奈《傍晚時的布吉瓦爾塞納河》(1869)

莫奈《the manneport》(1882)

畢沙羅《蒙馬特大街,夜晚》(1897)

德加《舞台上的芭蕾舞排練》(1873)

新印象主義

修拉《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1884~1886)

修拉《埃菲爾鐵塔》(1889)

修拉《抹粉的年輕女人》(1890)

西涅克《金角灣橋》(1907)

西涅克《阿維農的天主教堂》(1900)

後印象主義

塞尚《蘋果籃》(1894)

梵高《麥田與烏鴉》(1890)

梵高《星夜》(1889)

高更《黃色基督》(1889)

高更《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1897)

通過對比,不難看出印象主義各個時期特色鮮明:

  • 早期的印象派並沒有跳出寫實的桎梏,他們本質上還在描繪自己所見所感,只不過更加迷戀於光影和色彩在物上的投射和渲染。他們也相對感性,對現實的再現是經驗的和直覺的;
  • 新印象派同樣偏好光影和色彩,但他們拒絕感性,將科學的分析使用在繪畫上。他們研究色彩理論與線條效應,創造出點彩法。點取代了傳統的線與面,近看雖然感覺四處都是凌亂的純色的點,但遠觀時,這些密集的不同色彩的點在人的視網膜里融合,呈現出和諧、絢爛的畫面;
  • 後期印象派保留了印象主義的光和色,但更強調畫家主觀情感。塞尚關注的是畫面的結構,真實的蘋果不會是如此擺放的,布置成畫面上這樣,純粹是為了美;梵高將畫作當成他情緒和內心的表達,深藍色的翻滾著的夜空、以及處在漩渦中間的繁星,表現出他劇烈的情感;高更將自己對人生的思考與困惑畫了下來,畫作中的很多人、物,都有著某些象徵意味。後期印象派是主觀藝術的開端,對現代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 瞎扯幾句

國人對印象派並不陌生,因為家喻戶曉的梵高先生就屬於此。再稍微了解一點的,莫奈是肯定知道的。和大多數人一樣,老王先生最初了解印象主義的動機,也是被莫奈、梵高這兩位的黃燦燦、紅彤彤的絢爛奪目的畫作所吸引。了解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藝術也沒那麼難,而且整個了解的過程,是一種美的享受。我們真應該感謝這些大師,給全人類留下這麼多精彩、珍貴的作品。

最後,打個廣告,後續的幾篇文章仍會圍繞印象主義展開,會涉及到一些畫作的賞析、畫家們的故事、每個階段發展的具體細節,歡迎鎖定【我們的文藝復興】

微信搜索【我們的文藝復興】


本文主要參考了以下書籍:

《西方美術史》丁寧著

《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蔣勛著

《如何看懂印象派》豐子愷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