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00388-HK)举办的人民币定息及货币亚洲论坛闭幕,港交所联席总裁及首席营运总监戴志坚致闭幕辞时表示,论坛上听到很多市场关心的问题。他认为,监管是限制,不是障碍。港交所作为市场的协助者,有义务提供正确的产品,包括对冲工具,鼓励债券通的发展。

  基建方面,戴志坚认为,涉及非常多风险,港交所会协助基础建设的发展。若香港想建立起人民币业务,必须做好准备,否则不可能实现目标。在人民币市场,香港需协助内地市场开放,在风险管理上,OTC(场外交易)是其中一方面,需要找到安全方法进行连接,要考虑是直接连接,或是通过互联互通机制。

  科技方面,戴志坚表示,现在经常听到金融科技,以及比特币技术,很多都涉及抵押品,需要多方面进行沟通,促使后台运算减低风险,这需要新技术的配合,让所有人参与进来。

  在论坛上,与会嘉宾讨论了利率衍生工具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香港交易所定息及货币发展部高级副总裁赵健能表示,经过与会者投票,衍生品市场发展最大的挑战为监管政策,占77%,其次是流动性占17%,然后是平台占2%,其他因素则占4%。

  从供应角度来看,交通银行香港分行环球金融市场部策划发展经理何文俊表示,随着金融市场开放,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产品推出。他相信,这将是未来重要发展领域,希望政府放开监管,令市场获得更大灵活性。

  高盛(亚洲)亚洲区(日本除外)宏观结构性产品部执行董事刘基隽认为,说到衍生品,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投机,现在看来市场已经发展很快,很多人使用CNH进行对冲。而在过去几年,市场已经趋向更为平衡,衍生品成为很多产品的副产品。他又指,汇率风险是很多CFO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海外的CFO对人民币风险非常关切。他认为在新的国际标准下,CNH的流动性能得到更好的提高。

  从指数提供者角度来看,麦凯德指数业务董事总经理Randolf TANTZSCHER表示,如今看到衍生品逐渐变成有效管理资产的工具,不可否认衍生品是比较复杂和昂贵,早期人们听到衍生品就想到信贷风险,这是很自然的联系。他认为,流动性是衍生品的推动力,从欧美的经验可知,光有产品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得到当局的支持。而在中国,衍生品还算是新产品,市场发展仍未完善。

  澳新银行北亚区金融市场部总经理黄柏坚则认为,人民币衍生市场仍比较年轻,在国内是由市场主导,而海外是由市场主导。他表示,现在最关注的是监管问题,对衍生品有效管理方法是降低成本,才能和国外对手抗衡。

  作者|敖璐斯

  编辑|彭尚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