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蘇聯沒有別國幫忙,單獨對抗德國結局會怎麼樣?


德國沒有西線和非洲的壓力 最多在東線增兵30萬

蘇聯沒有遠東和芬蘭等地的壓力 蘇德前線可以增兵上百萬

更何況德國失去了眾多僕從國軍隊,還有佔領區的資源 ,根本沒法對抗蘇聯。


根據題主的要求,我大概思考一下世界局勢,法國被德國佔領,英國與德國簽訂了中立條款以換取其北非利益,而德國在美國民眾中沒有引起反感,相比德國他們更加討厭共產主義者。大約在1941年夏末的時候,德國進攻了蘇聯,這一次的情況和歷史中的差不多,同樣面對沒有盟國增援的蘇聯一路被揍到了莫斯科,但是,到此為止,德國很快被一波冬季大反攻推了回去,在斯摩棱斯克以西建立了野戰防線,這裡也將是明年春天的出發陣地。於是這個冬天兩軍小打小鬧了一下,互相打出幾個小突出部,但是都不影響大局。

第二年初春泥濘期(蘇聯特有的氣候特徵,晚秋也有一次)結束後,德軍開始第二次衝擊,然而他們發現,儘管去年他們消滅了200多個紅軍師,在這個冬天裡,紅軍新整編了300多個師(蘇聯與生俱來的強大動員能力不是蓋的),更要命的是,經過了第一次失敗,紅軍開始有了一定的經驗,而且士氣不再低落。第二次進攻比第一次困難得多,但是最高統帥部知道,如果他們失去這一次機會,可能再難抵達莫斯科,好在這次他們有充足的時間,這一次的出發比去年整整提前了近三個月。

蘇軍同樣信心滿滿,他們開始堅信紅色政權不可戰勝,儘管重武器嚴重缺乏,補給也時常出現問題。但是似乎他們的敵人也好不到哪去,德軍的補給線需要跨過東歐廣袤的缺乏道路的土地,其上還有大量新生的游擊隊出沒。兩軍在東線艱苦鏖戰,由於開始熟悉了德軍作戰方式,大規模的包抄未能實現,七個多月的戰鬥後,德軍勉強奪回了斯摩棱斯克,作為進攻莫斯科的出發基地,但隨即而來冬天讓一切化為泡影。1943年德軍轉而對於蘇聯的經濟重地伏爾加河沿岸發起進攻,由於沒有增援,重武器生產在初期遭遇毀滅性打擊後再沒有恢復,紅軍在裝備上處於明顯劣勢,在付出巨大代價後,德軍基本控制了伏爾加地區,於此同時,為了減輕南線壓力,紅軍對奧廖爾突出部發起攻擊,史稱奧廖爾會戰,紅軍投入了西,西南,沃羅涅日及草原方面軍記四個方面軍近百萬人。有賴於空中偵察的優勢,德軍在奧廖爾搶構了防禦系統。蘇軍在庫爾斯克發起佯攻,但是德軍很清楚蘇軍的目的在於奧廖爾。

斯大林同志在1943年就會見到列寧。

不算德佔區,三德子的工業實力是蘇聯的4倍,你說是啥結果吧!

詳細資料可以看「毛毛熊」大神的表格。


winter is coming
我認為這樣德國也不會戰勝,首先蘇德之間的戰爭蘇聯本來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其次,蘇聯的軍事體質還是完整的,反應過來之後,實力還是相當的,雖說德國優勢比較大,但是同樣對比與中日的戰爭,蘇聯有防禦縱深,這樣打起來時間越久蘇聯優勢越大
如果的德國單挑蘇聯的話,我覺的蘇聯反而能更快獲勝。。。。。。。。。。


想想之前拿破崙是什麼下場。俄國有戰略縱深,再怎麽打也亡不了。拿破崙沒有西線之優,依舊敗在俄國人的腳下。希特勒也一樣。
如果沒有英美等國的幫助,所謂的戰鬥種族在真正的戰鬥種族面前將很難取勝的,君不見一戰時沙俄的幾百萬軍隊在東線被德國一支偏師打的崩潰,直接導致沙皇俄國的滅亡!英美給蘇聯提供的燃料和食品和戰爭資源對蘇聯紅軍的幫助那是雪中送炭般的重要,這邊給蘇聯送,那邊對德國完全禁運,還天天轟炸和破壞德國的工業基礎,此消彼長,呵呵噠!畢竟俄羅斯的雪是不可以用作食品和燃料的!
說幾個客觀地~德國對蘇聯的同時還要面臨英美戰略轟炸,還要派軍隊防守西線,與此同時,蘇聯卻得到美國的大量物資~

或者說我們轉換一下角色,41年開始英美德合力打蘇聯~蘇聯能撐多久??~

主觀的話,按實力來打分,美國 100的話,德國 60 ,蘇聯 50-55 ,英國50~~日本法國不好打了。。也許30-40吧。。
短期內誰也干不死誰,沒有其他盟軍開闢戰場讓德軍分散精力兩線作戰,蘇聯想用人命填到柏林難度相當大,有蘇聯恐怖的天氣還有縱深這麼虎的領土,德國想短時間內一路干到底也不可能。如果長期的話,德國願意打打停停穩重一些,我覺得蘇聯被幹掉的可能性很大。以上純屬個人猜測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