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入門》(入門篇):本系列活動是用LEGOMINDSTORMS EV3第三代機器人編程軟體,初步學習觸碰、顏色、超聲波等感測器的原理和編程方法。在搭建中學習各種齒輪傳動、物理知識;在編程中學習模塊的使用,了解基本的語法結構;本課程旨在初步培養學生的編程意識,同時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4課:彈球機器人

學齡:9-12歲

課堂時間:100-120分鐘

教學目標:(為重點)

1.複習觸動感測器的使用原則

2.學習費力槓桿的使用

3.並行編程結構的使用

辭彙表:

1. 槓桿原理:槓桿又分稱費力槓桿、省力槓桿和等臂槓桿,槓桿原理也稱為「槓桿平衡條件」。

2. 觸動感測器:有三種狀態,鬆開、按下、碰撞。

3. 並行結構: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程序同時運行,互不干擾

教具與輔助教具:

1.樂高EV3套裝名稱一覽表(硬體,軟體)45544套裝

2.3D彈球遊戲圖片或視頻

3.球

彈球機器人結構圖

彈球機器人學生演示視頻

視頻封面

00:27

聯繫導入

歡迎來到釘子的積木世界!!!下面講解EV3機器人入門課程(4),開始提問:

(1) 我們來做一個遊戲,當有一個球滾過來的時候,我們不能用手,只能藉助機器將球擊退?(互動環節,發揮學生想像力)

(2) 利用什麼器材可以做到呢?

(3) 需要用到什麼感測器呢?

(4) 怎麼樣才能將球擊退的更遠呢?

讓學生觀察圖片,從而對建構彈球機器人有一定的感覺。

知識點講解:

槓桿原理: 在使用槓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槓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槓桿。因此使用槓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本節課使用的是費力槓桿,省距離讓阻力臂移動的距離更多,也更容易擊到球。

搭建分析

編程:

反思

今天有彈球對抗賽,發揮您們的想像力將彈球臂改裝為雙開門裝置或者其他更加有意思的裝置,來贏得比賽吧!!!

總結,演講,比賽

1.總結本節知識點。

2.演講

1) 介紹自己(大家好,我叫XXX,今年X歲)

2) 介紹作品主題(我今天做的是xxx)

3) 分析作品組成部分(這個XXX可以分為X部分,分別是XXX)

4) 講解每部分的原理是搭建方法(XXX是用了XX結構…)

5) 總結本節課遇到了什麼問題,怎麼解決的(在搭建XXX的時候…)

6) 演講完畢(我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3.彈球對抗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