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憶中美人蕉

美人蕉葉大似芭蕉,夏秋季開花落,花色鮮紅艷美,象徵著熱情和興旺。既可盆栽布置陽台,又宜地栽美化美化庭院,每逢國慶佳節到來之時,綠葉紅花,一片燦爛。

美人蕉屬美人蕉科,是多年生塊莖植物,現我國各地廣為栽培。喜陽喜酸,畏寒耐旱,好生於蔬松,肥沃拍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忌濕。

美人蕉管理粗放,入冬時除去地面殘梗枯葉,從地下或盆里挖出塊莖,晾乾後放置室內保藏冬季要防凍,次年晴明前重新種置。栽培以施足氮磷鉀肥基肥為主,澆水不宜過勤,否則易爛根,影響繼續開花。

美人蕉除觀賞外,還有較好的藥用和經濟價值。莖與葉可作人造纖維和造紙原料,花和莖莖塊均可入葯,花可止血,莖和莖塊可治黃疸性肝炎。

由於美人蕉塊莖含有豐富的澱粉,藏有巨大經濟價值,我國雲南大理和其他部分地區,在不適合糧食種植區,大量種植美人蕉,秋冬將塊莖收穫後,清洗乾淨,粉碎,過籮提取出澱粉,並製作出粉條粉絲,晾乾貯藏。炒菜,火鍋,晾拌,味道非常鮮美,優以涼拌為佳。

雲南大理地區美人蕉除旅遊觀光外,製作的美人蕉粉條粉絲和涼粉作為地方特色小吃,遊人贊口不絕。小包裝的粉絲粉條拱遊人購買,既豐富了當地旅遊資源,又增加了經濟收入,可謂一舉兩得。這也給我國貧困地區脫貧,帶來新的思路!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好或壞,陰和陽)和多面性(結構,屬性,過程,用途),既然它存在於這個世界那麼也必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大至日月星辰,小到一粒塵埃,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或缺的存在。

要寫出一篇好文章最主要的不在於周圍的世界,而在作者的內心,所謂「心若是晴,雨也是晴!心若是雨,晴也是雨!」,正說明了這一道理。

從古至今,真正的好文章都是借物抒懷,寫的什麼不重要,關鍵是作者借這一事物抒發自己無法宣洩的內心情懷。比如唐代詩聖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借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寒酸的不能再寒酸的茅草屋,成就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千古名句。

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是因為有思想、有智慧,但是思想和智慧一旦形成了認知,則會在頭腦中固化下來,很難改變。所以,世界上才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東北人豪爽、西北人樸實、南方人聰明、北方人真誠,中國人善良、美國人霸道、日本人善變、德國人認真,所有這些都是因為認知固化的結果。中華文化當中有「梅蘭竹菊」四君子之說,從古至今備受文人墨客推崇,而之所以形成這樣的觀念,也是認知固化的結果。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唯獨偏愛此四君子,難道僅僅是因為它們身上體現的特性嗎?

綜上所述,一個代表正義、善良、智慧、情感的作者,才是一篇好文章的主要因素。


像這樣一小景來聯繫寫作,就像抓住一草一木一花而攝影顯出藝術,往往會使人更加熱愛生活和享受生活,這是作品的創作者正能量和良好的心態。那麼,面臨一盆美人蕉,怎樣寫出一篇動人的有感染的文章呢?先來一番這盆美人蕉來到我家不凡,再把你如何愛這盆美人蕉而精心溉灌,看著它有哪些美的聯想,有哪些浪漫的象徵,簡單平凡的而又不平凡的美人蕉,後面這些想像的構思,是文章的主題,結尾要有自然的回味筆墨而結束。講是如此,還有語言藝術,寫作技巧,構思與剪裁,重複修改都不可缺少,好文是砥礪練成的。


一,學會觀察,抓住重點。

二,學會了觀察,怎樣描寫呢?

寫各部分的特點。

三,注意寫出植物的變化。

四,寫出植物的作用,好處或者故事。

五,總結


一株翠綠美人蕉,

淑女亭亭善窈窕。

默默無言來相伴,

時時刻刻慰寂廖。


美人蕉是一種抗逆力很強的花卉。在眾多草花中,它是鶴立雞群:棵大莖亭亭直立、葉大如芭蕉、花大而艷麗,其紅花如榴花照人,狀如帶雨濕妝。迎風吹來翠袖翻舞,含情脈脈,儼若美女,無愧於「美人蕉」之稱。


對於一個物象,本人認為應該從自身出發,談自己的切身體會,有感而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