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不僅僅是醫療行業掛證吧。各行業很普遍了吧,建築行業,醫療行業,平常工資低問怎麼辦,都是考個證,找地方一掛坐等收入。

我知道的,有的建築公司,強迫你報一些你跟本用不到的證,各種建築特殊工種,就是為了應付檢查少用外來證,因為那些證要錢,你本來就職於公司,考了可以用來應付檢查,開一份工資,一舉兩得。再有就是考二建,一建,自己公司用不到了,就找小公司一掛坐等收入,雖然國家加強了管控,這種現象依然存在。

說回醫療行業,無非就是掙外快,給自己的生活加點貼補,考一個證放在藥店,到月到賬,比工資還準時。但那些人不知道那是要負責的嘛?肯定知道,知道為什麼還要掛靠,因為不用幹啥到月有錢,國家加強相關方面的管控,把這種不負責任的方式掐死(個人所見)。


有些證書,考出來一般都不敢隨便掛,因為部分證書涉及到簽字權,比如律師和註冊會計師,律所和會計師事務所是特殊合夥制。也就是說,如果簽字權被濫用,律師或者CPA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而事務所承擔有限責任。故而,即使你什麼也不幹,如果你的合夥人出了事,至少從事務所層面會對你造成損失。

但是建築業掛靠是最嚴重的,掛靠收入也最高。315暴露的醫療行業掛證,實際上之前還沒有關注太多,原因在於處方簽如今是比較嚴格的,部分地區藥店有監控直連食葯監,連語音都有存檔。特別是處方葯那部分,最終處方簽是需要留檔的。

但即使如此嚴格,醫療行業還有如此多掛證現象。

很多人說加強監管,怎麼加強纔是合理的?我們從CPA和律師這些職業中獲得啟發,實際上這些證書掛靠需要的是反查體系。比如處方簽,開的是否合理,程序是否合乎診療規範。然後在反查到開方子的個人。

有證書人員的簽字,應該是一種信用擔保,而不是一個形式,不應該就只停留在程序,如果有機構經常抽檢處方簽合理性,倒查,當那些掛靠證書的人發現,這種掛靠是有風險的,甚至於讓自己坐班房,我想,掛靠一定會減少。

這方面建築業也一樣。聯繫單,設計圖紙上的簽字,得有人為此負責,簽誰的名字,誰負責。

利益要和責任統一,這才叫證書,如今我們的證書太多,而證書相關的責任,太少。


表面上看藥店掛證是不正確的,一旦嚴查起來,勢必會砍掉一些實力較弱的藥店,那些實力較強的,平時靠宣傳,忽悠搞活動的連鎖店,必將壟斷所管轄的區域,藥品價格不再翻上幾翻纔怪,況且,一味要求執業藥師在崗,又有幾個是通過真才實學考過的,悲哀啊


過去,醫藥院校畢業就可以上崗,一年後轉正,改革啦,畢業沒有執業權,考證,有的考幾年也拿不到證,拿到證的還要註冊,定點執業,離開醫院看病也違法,證重要啦,為就有價值啦!


久病難醫,變不了啦發生的一切都很正常,能逃的趕緊逃跑吧。


這樣的事很多,我退休後很多人要用我的執業醫師證我都拒絕了。


因為大家從來沒有人諮詢執業藥師,都認為藥房裏看不了什麼大毛病!老闆認為沒有藥師在崗沒有影響生意,顧客認為沒有藥師在崗沒有影響到用藥,葯監認為沒有藥師有點不合理,藥師認為考個證不上班也能掙錢,大家都划算!以至於藥房藥師形同虛設!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在上班的藥師也得不到合理的薪酬待遇!藥師行業缺口才會越來越大!因為大家都認為這個是沒用的!這個行業正真有沒有用看看其他國家對藥師的重視程度就知道了!


醫療系統掛證很普遍,有一疑惑是請上級醫院醫師來會診做手術,但是執業範圍不同違法嗎?


考證花錢花時間花精力,拿到證怎麼辦?只有發揮 證的價值。這是正常不過的事。就像老子英雄兒好漢的道理一個樣!


在北方大部分地區,開藥房與超市有什麼區別嗎?當然開藥房門檻高,大部分藥房開成超市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