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白龙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观无常

1.

大家往往认为,《千与千寻》所讲述的,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误入异世界后,不断面对考验和磨难,实现自我成长的故事。

然而,作为有著如此栩栩如生的世界观设定和入木三分的群像角色刻画的本片,其所讲述的故事,绝对不仅仅是围绕著千寻的个人成长这么简单。

正如片名中的两个人名——「千」与「千寻」之间的对应关系那般,片中大部分主要角色们,要么有著与之相对应的双生角色(汤婆婆/钱婆婆)、要么在片中有著截然相反的两幅面孔(白龙/无脸男/宝宝)。因而,个人认为,本片所想要表达的,其实是一个关于「人是如何被异化的」以及「如何在被异化之后找回本我」的故事

在这里,我借用了马克思的「异化」这一概念。在其原本语境当中,异化指的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不过,在本文中,我所使用的「异化」并不一定指的是马克思所提出的狭义上的「异化」概念,而指的是「个体被贪欲蒙住了双眼,从而在利益驱使下背叛了自己的灵魂」这一广义上的「异化」概念。

2.

在《千与千寻》当中,「所有人在油屋签订工作契约之时,必须先被汤婆婆取走其姓名」的这一设定,与此「异化」概念有著异曲同工之妙。

当被取走姓名后,所有在油屋工作的个体,都将成为被自己的劳动所奴役的对象,并且,他们也逐渐忘掉了自己回家的路,在有生之年恐怕再也没有机会逃离油屋——根据锅炉爷爷所拥有的四十年前的车票来看,锅炉爷爷恐怕至少在锅炉房和煤灰精一起烧了四十年的开水了。

作为汤婆婆高级打手的白龙,也与汤婆婆签订了类似的契约。在忘记自己本来的名字之外,白龙还被汤婆婆向身体中灌入了寄生魔虫,从而几乎完全失掉了自己本来纯真、善良的面目

白龙所属的龙族本是一个温柔而又善良的种族,然而白龙却在自己渴求魔法的贪欲之下屈服于汤婆婆的控制,从而将自己异化为了一个被大家所憎恶和恐惧的魔王打手。如果不是千寻冥冥之中闯入这一异世界唤醒了白龙本来的记忆,恐怕他也终将难逃在自己这一异化面目之下被汤婆婆残忍除去的命运。

然而,正是在这样一种恶毒而又不对等的劳动契约之下,千寻却甘愿选择了跟汤婆婆签订契约,成为油屋的一员,以伺机拯救成为猪猡的父母

在片中所有这些展示了其异化前后两种面目的个体当中,千寻无疑是异化程度最低的一位角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进入油屋之前还是之后,千寻从来都没有展现过任何对物质的贪欲——在美食摊位上没有乱吃不属于自己的食物,面对无脸男时也未曾对其所给予的大捧黄金动心。

如果不考虑这一连串突如其来的奇幻考验对千寻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油屋对她所产生的唯一差别,恐怕仅仅是片名当中「千」与「千寻」这两个进入油屋前后的名字差异了。片名的「千」与「千寻」中的「千」字在日语当中有著两种读音(「Sen」和「Chi」),翻译成中文后只有「千」这一种读音,缺失了原版中「仅仅是换了名字,便会对人的整体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一隐藏韵味,著实可惜。

在故事的最后,千寻得以顺利拯救父母、离开油屋,尽管很大程度上来说依靠著身边朋友的帮忙——白龙、锅炉爷爷、小玲、甚至还包括之前学校的同学们所送的印有其本来姓名的卡片(让她记得了自己本来的名字),但归根结底,千寻能够在迷失于油屋的众多灵魂之中脱颖而出,在失去名字后依旧找到回家的路,依靠的是她那颗不贪求外界财物和世俗权力、永远保持纯真和善良的内心

3.

当然,「异化」不仅仅发生在与汤婆婆签订工作契约的油屋员工当中。

在本片中,凡是进入乃至靠近油屋的个体,或多或少都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异化」,从而诞生了与之前的自己截然不同的另一幅面孔。

而在这些「异化」的个体当中,首先要提到的,便是油屋的创始人——汤婆婆。作为钱婆婆的双孪生姐妹,汤婆婆在本片中的形象可谓是与钱婆婆截然不同:一边是归隐田园、远离俗恶的温柔老婆婆,一边却是利欲熏心、唯利是图的精明女老板。正是在其对于物质财富和世俗权力的追求下,汤婆婆才创建了油屋这一大型资本机器,成为了后续一切「异化」的源头所在,而她自己也彻底被异化成为了一个与她的孪生姐妹个性迥异的魔女——汲汲于世间名利、指使手下为其做尽一切肮脏之事。

在展现出如此这般「异化」形态的汤婆婆所创建的油屋之中,就连她的孩子——宝宝也难以逃脱被「异化」的命运。在本片的前半部分中,宝宝是一个完全被汤婆婆所宠坏的孩子,24小时都生活在被玩具所包围著的房间里,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站立,唯一学会的东西就是只要一哭需求就会得到满足。但在其被千寻带出油屋后,宝宝不仅很快学会了自主自爱,还能有担当地照顾周围的朋友。由此可见,宝宝之前所展现的那幅骄纵任性面目,大多来源于汤婆婆所精心准备的成长环境对其天性的扭曲,一旦脱离那笼罩在油屋之上的资本机器大环境,宝宝便能立马返璞归真、找回本性。

相比于已在汤婆婆的襁褓下感受过爱的温暖的宝宝,油屋对于涉世不深的无脸男而言,恐怕杀伤力最为巨大。在本片设定中,无脸男本是作为至纯的灵魂而存在,然而,这样的设定恰恰也使其最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和染污。

在进入油屋前,无脸男本是一个只敢在路边默默目送千寻的小小神灵。然而,进入油屋后的他逐渐目睹了油屋员工的势利面孔,有样学样地也开始尝试利用金钱来换取众星捧月般的陪伴和虚假的温暖,并试图用看似人人都爱的金钱来换取千寻留在自己身边,从而上演了堪称本片最终Boss战的「无脸男大闹油屋」一幕。

吃下了千寻喂的河神丸子后,无脸男才终于吐出了作为其所吸收的油屋负面能量化身的三名油屋员工。重新恢复其天然本性后,一路跟随千寻找到钱婆婆,最终被钱婆婆收留在身边,彻底远离油屋对其纯真本性的染污。

当然,在整个故事中,被异化得最为迅速、也最为彻底的,要属刚刚进入异世界、便立马被变成猪猡的千寻父母二人。千寻父母本是片中我们所能接受的正常社会人的形态——冷漠,自我中心,处处充满了小市民的精明。然而,正是这些在当代社会中随处可见、乃至演变为了人人称赞的为人处世之道的这些行为特征,使他们成为了这一世界中最易收到「异化」影响的活体小白鼠,出场不到几分钟便立刻变成了好吃懒做的猪猡。

4.

综上所述,我们既然看到了本片角色的所有异化大多发生在汤婆婆的油屋中及其周边区域,那么,油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恍若世外桃源的的妖怪世界中,汤婆婆的油屋是这一世界里资本能量所最为集中的场所——毕竟是本片所展示的异世界小镇上最为庞大的私营企业。油屋仿佛就是一个巨型资本机器的具象化,我们在这里不难发现现实世界中的典型资本主义企业的影子

油屋里的上上下下,为了金钱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取悦对方——遇见了看似大方的无脸男,便举全油屋之力大肆讨好;但一旦发现顾客无利可图,便立马换上另外一幅面孔,意欲将其拒之门外——面对被垃圾掩盖了真实身份的河神,全体员工唯恐避之不及,只派遣小千和小玲两人去遭这份罪。

在油屋中占据大半人数的广大下层员工群体,即使它们本身已经处于这一大型资本机器中的最下层,在其群体内部却依然有著显著的格差待遇: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冷眼相待,资历稍微老一点的员工也可以不留情面的欺压比自己更弱小的群体——例如小千和小玲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清理早已荒废的大浴室,而小千甚至想要一份用于清洗浴缸药浴牌也无法通过正常方式拿到。

在这个如此扭曲而又等级森严、纯粹依靠资本利益驱使而运作的油屋小社会中,但凡进入其内的个体,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异化」,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了。

5.

关于「片中角色如何被资本机器所异化」的故事讲到这里,大家恐怕有著同样的疑问:都是在油屋之中,为何如无脸男之流会生出天翻地覆的两种面孔,而千寻则始终保持了自己纯真的本来面目呢?

笔者个人认为其答案是:每个人内心贪欲种子的多少,决定了他们被油屋这样一个资本机器所异化的程度

涉世未深的无脸男贪图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白龙贪图魔法的强大力量,汤婆婆贪图物质财富和权力……只要心中残留有某种贪著与执念,就难以避免在这个以利益为一切行动出发点的资本机器之中被异化出不同面目,从而遗失自己的名字,忘记回家的路

即使善良真诚如小玲,也难免在无脸男大闹油屋之时贪图其打赏的那些金子,因而也只能在白天下班后,从阳台上远远望著海对面的城镇,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会去那里看看的」,但却毫无出离油屋之希望。

只有千寻,从头到尾都不贪著世间的一切财色名食睡,进入油屋后一心只想著救回父母,离开这一颠倒世间,才得以避免被油屋异化、最终找不到回家之路的结局。

在本片中,有这样一个经典场景——千寻在猪棚里对父母喊道:「不要吃太胖,要不然会被吃掉哦!」这句话由于其本身带有的戏谑性,因而在互联网上被作为表情包被广泛传播。殊不知,这番话实际上是对贪欲过甚、踏入资本的绞肉机中而不自知的现代人的警示良言。

如果看过本片的各位看客,能够通过各个角色的「异化」以及其结局反观自身,从而在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贪欲,有意识地防止自己在贪欲和无明的引导下逐渐被这个社会所异化,大概喊了无数次要退休却依然觉得自己还有著向世人传达什么的使命在身的宫崎骏老爷子,也会感到十分欣慰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