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

雖然大連足球已經遠離頂級聯賽冠軍很多年,但誰也不敢否認大連是中國的足球城。這不僅是因為曾經的萬達(實德)曾經統治過頂級聯賽,八次獲得冠軍,曾經是中國足壇外戰的扛大旗者,而且大連為中國足壇輸送了太多人才。大連有40所中小學被評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這是其他中國城市沒有比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濃厚的足球緋聞,才讓大連足球人才源源不斷的湧出,遠的有馬林、孫偉等,近些年的國腳級球員有王大雷、趙旭日、馮瀟霆、於漢超、李學鵬、戴琳、趙明劍等。

青島

自從青島中能降級後,青島足球也遠離頂級聯賽多年,甚至中能如今已經在乙級聯賽廝混。青島足球的衰敗,和很多青島優秀球員的出走有很大關係,而青島能夠培養出那麼多優秀球員,也說明瞭這座城市的足球底蘊。青島曾經走出過郝海東、宿茂臻、李霄鵬、劉金東、王永珀、於大寶、姜至鵬等諸多國腳,而中能在失去姜寧、鄭龍、劉健、鄒正、宋龍、劉震理等人後也呈現了斷崖式下降。

梅州

作為一個四線的小城市,梅州卻擁有兩支中甲球隊,可以看出當地的足球文化是多麼深厚。事實上,梅州是中國足球運動開展最早的地區之一,上世紀甚至有「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的說法,李惠堂就是梅州人,德國《環球》足球雜誌於曾經將他和巴西的貝利、英格蘭的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諾、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合稱為「世界五大球王」。據統計,梅州為各省市和國家隊輸送了300多名優秀球員和教練,包括祖籍梅縣的曾雪麟,謝育新等。

延邊

中國足壇有「南梅縣北延邊」的說法,雖然隨著市場經濟的大潮,讓缺少資金支撐的延邊足球長期無緣頂級聯賽,但近些年延邊依然培養出了池忠國、金敬道、樸成等實力派球星。


記得小時候聽過一篇報道,說全國一共有六個足球重點城市,大連 北京 上海 梅州 秦皇島 青島,但是要是論「足球城」還得是我們大連,畢竟足球也曾是我們的城市名片,大連以往的輝煌就不提了,隨著大連經濟近年的衰退 大連足球除了有好苗子以外啥都沒了,不過隨著去年大連隊重新會回來歸中國頂級聯賽球迷們又重新回到球場看球了,這意味著足球城開始翻新重建了,隨著萬達重新入住大連足球無論王老闆會給大連足球帶來什麼球迷們都要謝謝王老闆,終於大型知名企業願意接盤大連足球了,從打造全連班這點來看王老闆也是想拿回城市名片吧,不管怎樣都希望大連隊從此不在落寞找回昔日的輝煌。

我就喜歡大連贏!


說起中國足球,很多球迷可謂是又愛又恨,其交織的情感之複雜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而中國足球曾經輝煌一時的就是上世紀甲A時代,大連成為當時當之無愧的足球城,因為當時大連萬達統治了甲A賽場,創造了55場不敗的驚人紀錄,成為當時國內足壇霸主,而且這座城市的青訓梯隊非常完善,源源不斷地為大連輸送新鮮血液,而當時的東北路小學更是球星造血機,這裡走出來的小球員成長後幾乎撐起了國足的半邊江山,但是自從大連阿爾濱降級後,大連這座城市的足球熱情就漸漸冷卻了,到了現在除了老球迷,基本沒人知道大連曾經的輝煌。

北方有大連,那麼南方呢?那就是號稱足球之鄉的梅州了,這座廣東的四線小城市,但是卻擁有兩支甲A球隊,而且這裡培養了很多優秀的球員如球迷們熟悉的球王李惠堂、曾雪麟、謝育新、張小文等,曾經參加奧運會的國奧隊中就有六人來自梅州,亞洲杯中達到四人,所以那段時間是南派足球發展的巔峯,技術細膩的南方足球一度改變了我國足球格局。


這問題問得偏了。中國城市多,足球之鄉也不少,大連、廣州等地都是足球之鄉。至於說梅州被稱為足球之鄉,也是因為梅州人熱愛足球的程度達到了好多地區都比不上的程度。而且還出過足球名人李惠堂。

更重要的是,梅州一直以來不光出足球名人,青少年們對足球的熱愛也非同一般。同時,梅州當地政府也把發展足球運動,援興梅州足球列入重要發展規劃。截止目前,小小一個梅州市就有梅州五華和梅縣鐵漢兩支中甲球隊。目前看來近一兩年內誕生一支中超球隊也並非不可能。

近年來,梅州振興足球的腳步更加堅實有力。2010年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振興足球之鄉十年規劃,2013年出臺了《梅州市關於加快發展足球運動的實施意見》,與36個成員單位簽訂責任書,全市掀起了「五抓五實施」熱潮,

現在,經過8年的努力,梅州市已成功探索了一條「政府主導、企業支持、社會參與」的山區足球發展模式,尤其是在青少年足球培訓方面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如今在梅州,草根足球、青少年足球、職業俱樂部足球蓬勃發展,足球之鄉可謂名不虛傳。


中國公認的足球之鄉有三個,分別是廣東梅州、吉林延邊、江蘇江陰。

但我覺得,就上世紀而言,梅州在全國足球界是首屈一指的。為什麼呢?聽我慢慢道來。

梅州足球之鄉的美譽來自於1956年,上世紀五十年代,周恩來總理接待外賓時說「梅縣是足球之鄉,請外國友人去那裡參觀」。1964年全國開展足球運動的10個重點市區縣和1979年16個足球重點地區,梅州地區都榜上有名。

1、足球發源於中國,但是呢,中國內地,現代足球卻最早由外國傳教士引進到梅州五華長布。也就是說,梅州是中國內地現代足球發源地。

中國內地現代足球發源地——梅州五華長布

2、梅州出了個世界球王——李惠堂

世界球王李惠堂

李惠堂(1905-1979),世界五大球王之一,在各項足球比賽中,共射進1860個球,與巴西的裏登雷克、德國球星賓德、球王貝利以及獨狼羅馬裏奧是迄今世界上進球逾千個的五大巨星。

20世紀20年代,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一個足球運動員能夠和京劇大師相提並論,可見李惠堂成就之高,多受人民的尊敬和喜愛。

3、上世紀,梅州湧現出一大批國腳,先後為國家輸送優秀足球人才300多人。

曾雪麟、蔡錦標、池明華、楊寧、王惠良、郭億軍、伍文兵、張小文、謝育新、李雪峯、黃德寶、吳偉英、李小蘭等一大批男女國腳。單單興寧就曾經擁有「一縣六國腳」的美譽,更別提梅州了,梅州球員在上世紀就曾經佔據國足的半壁江山!

梅州足球是中國南派足球的代表之一,素有「北大連,南梅縣」的說法。

中國男子國家足球隊前主教練曾雪麟

蔡錦標——70年代末80年代初國家隊主力中衛

張小文——在國家隊進了永載中國足球史冊10佳球的兩球

謝育新,前中國國家足球隊中場組織核心,謝育新是第一個曾在海外效力的中國足球運動員,著名的天才加神經刀

伍文兵,右路悍將,94年曾經創下22秒當年聯賽進球最快記錄

4,現在梅州足球氛圍很好,4線城市擁有三支中甲球隊,聲譽響徹華夏!

小小的梅州擁有:梅州客家(男足)、梅縣鐵漢(男足)、梅州輝駿女子足球隊三支中甲足球隊

2018年的中甲開幕式也選擇在梅州舉辦

5,如今有許多梅州籍球員活躍在中超中甲賽場

如:山東魯能的劉彬彬,北京人和的饒偉輝、史亮、熊常清,天津權健的劉盛、黃龍,廣州富力的葉楚貴、梅縣鐵漢的曾超、潘佳,梅州客家的高志林、林桔源、羅足慶、劉君華、張治權,河南建業的潘嘉俊,上海申鑫的胡勇發,內蒙古中優的余文鶴,青島中能的胡威威等一大批優秀球員。

劉彬彬

饒偉輝

曾超

上世紀80年代左右,梅州球員一直佔據國足半壁江山。但是,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感覺梅州足球一直在走下坡路。但隨著中央和梅州政府的重視,梅州足球也在逐步發展,愈來愈多優秀球員湧現在各大賽場。在此也祝福梅州足球能夠展現昔日雄風,再創輝煌!


中國足球城我只知道大連。這座城市的底蘊是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首先大連一個東北路小學(並不是足球學校,只是一個普通小學)出了一百多位國腳。佔據了中國男足半壁江山。當時甲A時期多牛逼我就不說了。講講現在,雖然落寞了,大連籍球員依然遍佈各等級職業聯賽,除了上港隊(根寶基地出的)沒大連籍球員,剩下的每個隊都有。其次再說,有男足,就有女足,大連女足無敵。。好了。


大連 瀋陽 延邊 梅縣


本人40多歲,只知道中國職業聯賽之前,包闊甲a聯賽,中國老牌勁旅有大連、青島、廣州、上海。能稱得上足球場的應該是大連,這不是我說的是CCTV主持人多次說的


7t _tt


象徵發達還是落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