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見仁見智的。曹操和齊桓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所處的歷史背景不同,所面臨的時事不同,所以歷史任務不同,後世評價也不同。

如果要做比較的話,我們不如從一些共同點去做比較:中國的政治最核心的觀念就是中央集權,政治一統!有人說齊桓公時代是封建諸侯,其實其中的政治精神是追求政治一統的。齊桓公所處時代,是天下的共主周天子以及周王室勢衰是時代!諸侯並起爭雄!政治秩序混亂!齊桓公「尊王擾夷」,尊的就是「政治一統」!使天下有序!春秋五霸也好,戰國七雄也好!最終被秦王掃六合,開創了中央集權的兩千多年郡縣制,政治最終一統!毛主席有詩句:百代猶行秦法政!中國歷史上也有過分裂多統時代,但最終走向一統,政治一統是中國政治的核心價值觀!

曹操所在的時代是一個多統的時代!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並起,演變成三國鼎立!其中,勢力最大的為曹操!曹操招賢納士,強兵秣馬,一統北方!北拒蠻夷,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民生的措施,在政治上有大的抱負和措施,具有宏大的政治眼光!毛澤東也說,曹操統一北方,採取利農政策,功不可沒!並非是演義的白臉角色!三國時代,有志於天下,結束政治對立,政治統一,推進歷史進程,使天下安定,百姓安居樂業的政治家,可謂偉大!也正是曹操統一北方打下的基礎,日後曹魏日益強大,可調動資源豐富,國力強大,司馬氏在此基礎才一統江山!曹操歷史功績,不可磨滅!曹操其人政治理想之遠大!人格魅力之高,觀其詩,可見一斑!

綜合論述,我國古代凡是有遠大政治理想政治家!無不追求「政治一統」之目標!在所處的時代,竭盡全力而為!齊桓公為此,曹操亦然!時至今日,「政治一統」之政治理想依然未變!

短淺評論,各位看官請指教一二!


這個問題本來就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處的問題,被提問者強行綁在一起。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本身就是諸侯國之一,當時的情況也不容許齊桓公有圖謀天下的心思。最多也就是當個霸主,感覺人生已經達到巔峯的心態。曹操是權臣,至死也沒有謀朝篡位。如果和曹操類比的話,也只能拿歷史上的權臣來比較,比如漢朝的霍光,同時期的董卓,大理的高氏。即使曹操沒有篡位,後人對曹操的評價也是奸臣。曹操沒有篡位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天下沒有一統,何必給自己一個惡名。至於齊桓公,諸侯而已。


什麼意思?評價不同指什麼?誰的評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