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演播室聲學裝修 演播室吸音隔音裝修設計

根據用戶需求,在裝潢之前要先做聲學設計,聲學設計分建聲設計及電聲設計兩部分部分演播室聲學設計主要是雜訊控制和混響時間控制。

天創華視演播室聲學裝修設計思想:

滿足演播廳最佳混響時間RT60的要求

混響時間過短時,聲音乾澀,沒有豐滿感,聲場分布不均勻。混響時間過長時,聲音渾濁,有嗡嗡聲,講話聽不清,像似在浴室中講話的聲音。

混響時間與演播廳的容積大小和吸聲面積及吸聲係數直接相關,最佳混響時間為0.6s±0.05秒。

天創華視演播室建築聲學設計內容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根據演播廳、錄音室的使用功能,確定室內聲學設計音質指標,使各室均有較好的聲學環境,避免一些常見的聲學缺陷;

對演播廳、錄音室及其控制室提出相應的建築聲學處理方案,主要包括圍護構造隔聲性能指標的確定,以及提高圍護構造隔聲能力的措施,具體包括隔聲牆體、隔聲吊頂的結構做法要求等。上述聲學用房室內混響時間的計算、所需設置吸聲材料的數量、構造和配置方式等;

天創華視演播室隔聲和吸聲處理

為了滿足錄音/攝像和安靜地需要,環境雜訊的控制也是建聲設計中必須考慮的一項重要課題。環境雜訊來源於周圍的空調機房(應採取防震措施)、環境噪雜聲、空調出風口的雜訊(應採用消聲器)、安全指示燈、燈光系統和擴聲系統的雜訊。為此,隔牆必須採用至少240mm厚的雙層隔聲磚牆分隔;此外,在後牆等表面還需採取適當的吸聲措施。

建聲設計與裝潢藝術達到完整、和諧的統一

建聲設計為了滿足廳堂的聲學特性要求,往往在各牆面的處理上與裝潢的藝術效果要求會發生矛盾。這種矛盾只有在室內裝潢與建聲設計處在同一承包單位時,通過承包單位的內部協調可獲得統一解決。

防火、防霉、防蛀和無毒考慮

建聲材料必須是無毒、防火、防霉、防蛀的材料。必須使用的木板材料其表面應塗上防火塗料,以確保安全。

A. 上述功能用房的音質設計指標

房間名稱

混響時間特性 RT60(sec)

室內本底雜訊

聲場不 勻度(dB)

錄音室

0.40±0.05,中頻500∽1000Hz,頻率特性基本平直

NC—15, LA≤20dBA,浮築構造

NC—25, LA≤30dBA,無浮築構造

±2.0

控制室

0.35±0.05,中頻500∽1000Hz,頻率特性基本平直

NC—25, LA≤30dBA

±2.0

演播廳

0.60±0.05,

中頻500∽1000Hz,

低頻允許提升10%

NC—25, LA≤30dBA

±3.0

B. 天創華視演播室 演播廳、錄音室及其控制室隔聲設計要求說明

上述功能用房的室內允許本底雜訊指標均為NC—25曲線,錄音室若做浮築構造,室內允許的本底雜訊可達到NC—15曲線,這是一個比較高的專業聲學用房的標準;若不採用浮築構造,室內允許的本底雜訊可放寬為NC—25曲線。

為使錄音室達到較高的室內允許的本底雜訊指標NC—15曲線,如現有結構荷載允許,錄音室擬採用半浮築構造,既地坪為浮築構造,而隔聲、吸聲吊頂通過彈性吊鉤與上層樓板相連。這樣可適當減少整個浮築套房對現有建築樓板荷載的要求,同時又具備對低頻振動所引起固體聲隔離,從而使錄音棚棚內允許的本底雜訊可達到較高的專業錄音用房的標準NC—15曲線。

為達到上述室內允許的本底雜訊指標的要求,專業聲學用房的圍護結構牆體常規做法是採用輕體磚,內層再做輕鋼龍骨石膏板或高壓纖維水泥板輕質隔聲牆體,構成重牆、輕牆複合牆體,以達到牆體隔聲的要求。

C. 上述功能用房的聲學設計目標

各室的混響時間及其頻率特性應符合設計聲學指標要求;

各室無回聲、顫動回聲及聲染色等音質缺陷;

室內聲場特性良好,聲場分布均勻,滿足現場錄音及後期製作的要求;

室內足夠安靜,建築外環境及空調、通風系統無雜訊干擾;

聲學材料的選用和構造的設計、配置具有良好的裝修視覺效果,在達到聲學要求的同時,具備較好的技術經濟性;

聲學材料和構造的選用、設計應滿足有關消防要求。

演播中心裝潢必須達到視聽系統廳堂擴聲聲學特性指標聲音質量主觀評價技術指標要求。地板鋪設防地板,安排管線。用鋼管格柵吊頂並噴黑處理。牆體安裝吸音材料,隔斷外面自然光線。

要求設計多個場景,能夠配置活動背景,可滿足日常更換背景及後期摳像需求

演播室工程建築聲學專業設計內容範圍及設計說明

演播室工程與建築聲學相關的內容主要包括:演播廳及其導控室。

裝潢部分設計說明及方案

根據建聲設計方案,在裝潢時要對以下幾部分著重考慮:

雜訊控制

演播室的雜訊來自多方面,既有演播室外部的雜訊,又有演播室內部的雜訊。

演播室的外部雜訊可分為二類,一類來自演播室建築之外,例如過往車輛、飛機所產生的交通雜訊;另一類來自建築物之內,但又在演播室之外的雜訊,例如學生下課時的喧嘩聲。

演播室的內部雜訊主要來自空調系統,燈光控制系統和演播室工作時,攝像機的移動雜訊和工作人員的走動雜訊等。

雜訊傳入演播室主要通過三種途徑:

一是聲波的透射性,雜訊作用於牆壁、地板、天花板而產生振動,把聲能輻射進演播室;

二是通過施工時留下的縫隙傳入演播室;

三是通過固體傳聲而進入演播室。

牆體

採用滿槳滿縫的磚牆隔聲,造價低而且隔聲效果好。不同質量的磚牆具有不同的隔聲量。

磚牆的隔聲量與牆體單位面積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其隔聲量也越大,當磚牆的材料選定後,單位面積質量取決於牆體厚度。

演播室使用240mm厚磚牆已可以滿足隔聲設計要求,為了填重起見,在演播室的內牆面加75系列的輕鋼龍骨雙層石膏板隔牆系統,在石膏板面上貼穿孔吸音板,以增大牆體的隔聲量。

門的隔聲量主要取決於它的質量,剛性及氣密封性。用質量大的材料製造隔聲門時隔聲量就大,但製造安裝工藝比較麻煩,而且整個門看上去顯得笨重。該室的隔聲門使用輕質材料製作,在三層12mm厚的木板中夾兩層11mm厚的玻璃棉,兩面再各加一層五合板和一層飾面板,門框及門的邊緣敷上毛氈對門縫進行密封處理。

為了隔絕空氣聲,該演播室不開設直接通向室外的窗口,導播室的觀察窗採用雙層玻璃窗。窗口的隔聲量主要取決於玻璃,中低頻時玻璃的隔聲量由密度決定,故最好選用厚一點的玻璃板。

混響時間控制

混響時間是演播室音質好壞的重要因素,混響時間過短,演播室內聲音發乾,過長聲音拖尾.混響時間控制包括二方面,一是適當選擇演播室長寬高的比例,使室內聲音的任一頻率信號都不會過分加強或減弱;二是合理設計室內吸聲裝修,使混響時間按近設計值.

吸聲處理

吸聲處理是為混響時間而設置,它對隔聲同樣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吸聲和隔聲是兩不同的概念,隔聲是指隔斷外界雜訊對室內的影響,而吸聲主要是指室內吸聲層的設置對混響時間的影響。

吸聲牆面

演播室牆面吸聲結構採用75系列的輕鋼龍骨隔牆系統,後置100mm空腔,內置玻璃隔音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吸聲效果,起到調節混響時間的作用。

地面處理

演播室室內地面在外觀上起裝璜作用,聲學上有吸聲效果,在採用地毯,有利於降低室內低頻混響時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