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日,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了庆祝伟大的新中国70华诞,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官方微信——北京教育播报发布官宣资讯:从本月起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集采访报道活动。

本次活动自2019年3月正式启动,经过征集、采访、报道三个阶段,至12月底结束。通过寻找与共和国同龄的京城学校等4个主题,借助文字、图片、音频、视讯等新媒体传播形式,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展示教育者立德树人的精神面貌。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启动喽!

邀您参加!把您的故事写进新中国的生日礼!

讴歌新时代,不忘来时路。北京在爱国主义教育和立德树人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拥有诸多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好学校,以及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校长、好老师。作为教育媒体人,我们希望这些宝贵的精神与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这些动人的育人故事能够点燃更多人的梦想。

为此,「北京教育播报」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将通过寻找与共和国同龄的京城学校、重温三代「紫禁杯」班导的育人故事、讲述「我和我的学生」的动人瞬间、走进京城红色班集体,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现面向北京的学校、校长、老师发起以下征集:

邀您参加!把您的故事写进新中国的生日礼! 教育 第2张

征集1

「我和共和国共成长」

—— 走进与共和国同龄的京城学校

邀您参加!把您的故事写进新中国的生日礼! 教育 第3张

北京教育播报现面向北京寻找与共和国同龄的学校(部分于1949年迁址、改名、重建、撤并等「重生」的优秀学校也可以纳入其中),推出 「我和共和国共成长——走进与共和国同龄的京城学校」报道。

报道将通过梳理学校办学历史、总结办学文化,展示学校师生良好的爱国主义风貌,宣传首都教育改革的成果。每期报道将分为「图说:时光记忆」「镜头:比心新中国」「声音:我想对你说」三部分,用图片呈现学校历史变迁、用微视讯呈现爱国主义特色活动、用文字表达老师和学生的心声。

欢迎学校积极投稿至邮箱[email protected],稿件标题请注明「我和共和国共成长+学校名」。

联系人:李培(座机:52597539,手机:13552252449,搜索手机号或扫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添加微信时请注明:我和共和国共成长-姓名-学校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18号南楼300新媒体中心,邮编:100053

征集2

「我是新时代班导 」

——讲述三代「紫禁杯」班导的育人故事

邀您参加!把您的故事写进新中国的生日礼! 教育 第4张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如果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那么班导更是引领学生成长的关键人物。北京「紫禁杯」优秀班导评选已经走过了30多年,选拔出了一大批班导工作中的先锋模范。

「北京教育播报」现面向北京寻找老(已退休班导)、中(带班10年以上班导)、青(带班5年以内班导)三代「紫禁杯」班导,推出 「我是新时代班导——讲述三代‘紫禁杯’班导的育人故事」报道。

报道将通过「档案:我的名字叫班导」「故事:带班中那些难忘的瞬间」「心得:我的带班心得体会」等部分,梳理老、中、青三代「紫禁杯」优秀班导的育人故事,展示班导投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精神风貌。

添加微信时请注明:新时代班导-姓名-学校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18号南楼300新媒体中心,邮编:100053

征集3

「播报之声·我和我的学生」

——讲述立德树人的动人故事

邀您参加!把您的故事写进新中国的生日礼! 教育 第5张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校长、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在您的教育生涯中,您和您的学生一定有一个瞬间让人终身难忘、刻骨铭心。它也许改变了学生成长的轨迹,也许更坚定了您对教育的信念……

师爱无言,一段育人的小故事,在您看来可能稀松平常,但却有可能点燃更多教育人的梦想,让更多的家长、学生、老师看到立德树人的伟大力量。

请把您教育生涯中让你感动的故事分享给读者。「北京教育播报」将集结最优秀的采编团队,利用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通过「素描:我的名片」「心语:我和我的学生」「光影:难忘的瞬间」三个部分,立体化呈现您的故事,启发更多关心教育的人。

添加微信时请注明:我和我的学生-姓名-学校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18号南楼300新媒体中心,邮编:100053

征集4

「爱国主义精神代代传」

——走进京城红色班集体

邀您参加!把您的故事写进新中国的生日礼! 教育 第6张

爱国主义教育对中国小生来说都是一门必修课。京城学校就富含有这样一批具有红色基因的班集体,如八一学校聂荣臻班、汇文中学英雄班、北师大附中钱学森实验班等。

编辑 | 刘钰

鼓励一下点「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