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組異質性很強的惡性血液系統腫瘤,其中往往存在著多種基因突變,這些基因突變將會明顯的改變腫瘤的生物學特性並影響患者的治療及預後。近年來不斷有研究顯示,多種基因突變的相互作用對於指導診斷與判斷預後具有重要意義。

Juan Ma等的一項回顧性研究共納入132例AML患者,經研究發現,在中危AML中,FLT3-ITD僅在伴隨DNMT3A突變時顯示預後不良,而與NPM1基因是否突變無關;在DNMT3A突變陰性時,FLT3-ITD陽性和FLT3-ITD陰性患者的總體生存率並沒有顯著差異(圖1、圖2)。目前FLT3-ITD陽性患者被認為是高危AML患者,DNMT3A可能需要納入其中來改善預後並指導AML的臨牀治療。

圖1 FLT3-ITD與DNMT3A突變對中危AML患者總體生存率的影響。

圖2 NPM1、FLT3-ITD、DNMT3A突變對患者存活率的影響。

Elli Papaemmanuil等的回顧性研究也支持上述觀點,他們的研究共納入1540例AML患者,經研究發現,86%的患者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驅動突變,同時存在的驅動突變可能會對總生存期產生顯著影響,單個突變基因的預後意義有時也會因其它基因的存在而改變,這種基因與基因間的相互作用在NPM1突變的AML中尤其明顯。

圖3 基因與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對總生存期的影響

研究者通過NPM1、DNMT3A雙突變與FLT3-ITD及NRASG12/13之間的相互作用來舉例說明。當DNMT3A、NPM1雙突變陽性,FLT3-ITD陽性的AML患者預後明顯更差,而NRASG12/13突變陽性的患者預後則明顯轉好。AML中廣泛認為具有預後意義的突變基因包括NPM1、FLT3-ITD和CEBPA,研究者認為TP53、SRSF2、ASXL1、DNMT3A和IDH2也應納入預後指標,因為它們是常見的突變類型,且對臨牀療效有一定的影響。

以上研究都表明,綜合考慮多種突變基因的相互作用,可以幫助臨牀更好的指導治療及判斷預後。

參考文獻:

1. 王芳, 張陽, 陳雪,等.初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十種常見突變基因的突變組分析[J]. 白血病·淋巴瘤, 2015, 24(3):161-164.

2. Ma J,Dunlap J, Paliga A, et al. DNMT3A co-mutation is required for FLT3-ITD as an

adverse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intermediate-risk cytogenetic group AML[J]. Leukemia & lymphoma, 2018, 59(8):1938-1948.

3. Papaemmanuil E, Gerstung M, Bullinger L, et al. Genomic classification and prognosis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6, 374(23): 2209-2221.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