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鑒。我要強調一下,這個問題的邏輯完全是錯誤的。

什麼所謂的「千古第一奇文」,什麼「文筆沒有獨到之處」,作為曾經教過語文的老師,我都快被這種無知的問題氣死了。


首先,《出師表》並不是所謂的千古第一奇文。而是堂堂正正公開給蜀漢皇帝上書的表文,何來民間獵奇心理的奇文一說?

其次,自從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準備北伐,上書劉禪以來,近兩千年的時間裡,《出師表》都是文人寫作文章的典範,忠臣上書勸諫的典範,大臣自述心志的典範。

無論從文章立意,格式,用情,文筆,《出師表》都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精品,這也是兩千年後依然出現在語文課本上的原因。不知道題主何來文筆沒有獨到之處的說法?

看看陸遊、文天祥這些人是怎麼評價《出師表》的?


一、文以載道

《出師表》可以說通篇就八個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可以說是諸葛亮的道。

三國之後,這八個字甚至成為各個朝代文臣武將行為的典範。哪怕是敵對勢力,在這一點上也都沒人說一句諸葛亮的不是。

《出師表》里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不厭其煩的教導劉禪要用怎樣的人,遠離怎樣的人?

蜀漢大臣中誰的才能可以負責哪一方面?

諸葛亮要北伐的意義何在?

是個人讀完《出師表》都會為諸葛亮這種為報答劉備知遇之恩,而一心恢復漢室的忠心而感動。

二、情真意切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多次追溯當日劉備和自己探討天下大勢,追究漢朝天下大亂的原因,根本就出在漢桓帝、漢靈帝的昏庸無道上。諸葛亮此時提出,就是希望能為後來者戒,希望劉禪可以繼承劉備的雄風,而不是成為桓靈二帝這樣的昏庸之主。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這樣樸實無華,卻又充滿情真意切的文章,哪怕稍微讀懂一點文言文的人都可以看得懂,能看出諸葛亮的真實感情。這樣的文章從古至今能有幾篇?


要是尋找辭藻華麗的千古奇文,我貼一段以辭藻華麗著稱的千古名篇在這裡,請問有幾個人看得懂?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 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 俯則未察,仰以殊觀。 睹一麗人,於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

我最看不得,不讀史書的人在亂黑諸葛亮,言辭激烈之處還請讀者見諒。

我是以史為鑒,每天都有靠譜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自古以來諸葛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形象廣為人贊,而他對漢室對的一片忠誠也在《出師表》中展現得淋漓盡致,讀來常常引得流涕。《出師表》一文歷來被奉為圭高,但語言簡樸無華,在文筆上似乎並無獨到之處,那麼這表文又是如何贏得"千古第一奇文"這樣高度的評價的?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辭的華麗與否並非評價文章的唯一標準,過於重視辭藻的修飾往往會以辭害志,使文章流於表面,而諸葛亮的《出師表》雖然語言樸實,但期間蘊含的情感深重萬分

一、忠心不二

諸葛亮自從起於草廬,"草草隆中對,後來語皆酬。"就與安逸的生活告了別,此後追隨劉備,為"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殫精竭慮,輔助漢室完成興復大業,矢志不渝,只為報劉備一句"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百年明素志,三顧起新恩。"《出師表》中可見其苦心孤詣,決定出征北伐奪取涼州的前行之夕,奉上一表勸諫與方案,懇請後主能"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遠佞",萬望蜀國能安穩存活。開篇先是勸諫主上要開張聖聽,不能妄自菲薄、偏私袒護,對後主劉禪治政的擔憂溢於言表,劉禪當時沉緬於聲色犬馬,玩物喪志,親近小人,遠離賢臣,是國之將衰之兆,諸葛只能為後主將能用之才一個個指出,將宮中之事與軍營之事的賢才能才都做了細緻的分工,猶如一位慈祥的先輩對將要遠行的子孫的諄諄教誨,為報先帝知遇之恩,諸葛亮早已將後主劉禪視為自己的親輩,言辭懇切,反覆叮囑。諸葛武侯那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國盡忠、為民謀命精神,那字字珠璣,字字啼血的文辭實在是使人不忍猝讀。

二、謀慮長遠

世稱諸葛亮多智近妖,這在他未出茅廬時的那番著名的"隆中對"中可見一二,僅在方寸之地即可預知天下將要三分之勢,這般對天下局勢的宏觀把握與細緻觀察令人嘆服。"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表》中諸葛亮的智慧不僅顯現在那興旺蜀漢的一系列的政治和經濟措施,與他識人以才、任人唯賢的慧眼,更在於他依希望實現興復漢室的宏偉目標與對漢室忠貞不二思想向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的劉禪輸出自己的治國之策,引桓、靈二帝覆滅之例,明親疏賢臣奸佞與否致使先漢興隆、後漢傾頹的不同結局來警示劉禪;在陳述漢室不易後勸諫道:"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世稱諸葛公,用眾有法度。"諸葛亮自感時日無多,加之劉禪難以寄望,只能拖著老體,出征北伐的決定其實是孤注一擲的無奈之舉,"崎嶇巴漢間,屢以弱攻強。暉暉若長庚,孤出照一方。勢欲起六龍,東回出扶桑。"在如此弱勢艱峻的情況之下,最佳的方案只有為國開出一條路來,以保漢室不致傾覆。"諸葛經行有夕風,千秋天地幾英雄。"其謀慮長久,其計深遠,為後人感慨,這一派耿介與謀慮為人瞻仰。

三、寫作筆法

《出師表》表面看來並無出彩之處,然而細品實是言簡意深,可上溯先秦史書那皮裡陽秋的筆法,行文曲折但是暗含褒貶,用詞細密而含義顯豁,如實記載而含蓄深遠,婉轉而有條理,窮盡而無所歪曲,懲惡而勸善。從一方面看,諸葛亮這一表是借忠誠報國之名行勸諫箴言之實,再三明示自己對漢室的忠誠於"興復漢室"的光明前景,既不會引後主反感憤怒又能使得自己的進言更可能得到接納,使得君主潔身自好、專心治國。從向後主諫言推舉人才到回憶往昔先帝與自己的相會相知,再推回到當時進一步勸進後主,這由近及遠,再由遠及進的反覆回沓的手法達到了深層推進的效果,更具信服力與感染力。本文中的對比手法也耐人尋味,親賢遠佞的對比前文已述,這裡來說說文章的最後,"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66),不效,則治臣之罪"說到自己與臣子則以"不效"的後果為按,寫到後主即以正面"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72),察納雅言(73),深追先帝遺詔",通篇行文皆以陛下為尊為重,並無令人不適之感。

《出師表》中滿是諸葛亮的一片至誠,對漢室的赤誠之心,對先帝的知遇之情,對後主的計遠之慮,堪稱"千古第一奇文"!


一 「表」是個什麼?

是戴在手腕上的奢侈品么,非也。

題主認為《出師表》文筆不好,可能是對錶這種古代文體缺乏了解。

表是大臣寫給皇帝的一種文章。先秦時期,大臣寫給大王的文章,一般統稱叫做書。到了漢代開始出現了細化,有的叫章,有的叫奏,有的叫表,有的叫議,各自承擔不同的功能。

文學評論家劉勰定義說:

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

可見,表是用來陳述情狀的。這裡要說明一下,表是沒有標題的,所謂《出師表》不過是後人添加的標題,方便人們識別,中國古代有兩張表最有名,一個是李密的《陳情表》,你一看這個名字就知道是後人加上去的,「表以陳請」嘛。另外一張就是諸葛亮的《出師表》,它也是有很多代號的,《文心雕龍》裡面說:

文舉之《薦禰衡》,氣揚采飛;孔明之《辭後主》,志盡文暢:雖華實異旨,並表之英也。

你看,那個時候《出師表》的名字叫《辭後主》。

劉勰還說:敷表絳闕,獻替黼扆。言必貞明,義則弘偉。肅恭節文,條理首尾。君子秉文,辭令有斐。

所以說,君子寫表,一定是文采斐然的。諸葛亮的《出師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如果文筆上沒有獨到之處,大才子陸遊如何能對諸葛亮的《出師表》給予這麼高的評價。

二 《出師表》好在哪兒?

我們評論一篇文學作品,除了討論它整體的思想水平和藝術水平之外,還喜歡看看這篇文章給人們留下多少可以借鑒借用的名句名言。那麼這篇短短的《出師表》給我們留下了哪些成語呢?

妄自菲薄、引喻失義、裨補缺漏、有所廣益、貞良死節、計日而待,危急存亡,開張聖聽、不知所言。

簡單盤點一下,就有九條成語之多。

至於中間的名句,也是句句經典。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現在人們只要看見這兩句就知道說的是諸葛亮。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這兩句幾乎成為討論君王用人之道的必備素材。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這句話也成為了千古名句。

多少在危難之際勇擔重任的豪傑,會用這兩句話來給自己打氣加油。

別的先不說,就憑上面這些成就,《出師表》還不夠優秀么。

至於《出師表》到底好在哪裡,文學評論家劉勰用一個字定義:實。

可謂是一錘定音。

所謂實,就是陳實情,論實理,講實事。

我相信,對於那些在困局中苦苦掙扎過的人,對諸葛亮的《出師表》一定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文觀止》評價開頭這兩句話說:

萬難心事,已傾瀉此二語。

整個一篇文章,諸葛亮就做了兩件事,第一件,告訴劉禪治國之策,消除北伐後顧之憂;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文章寫到這個地方,諸葛亮完成了三個任務:講明大勢,推薦人才,給皇帝提供興國之道(親賢臣遠小人)。

接下來諸葛亮要完成第二件事。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一言以蔽之,諸葛亮要乾的第二件事就是:表忠心。

有人說諸葛亮貴為丞相,阿斗尊稱為相父。還用得著向小皇帝表忠心嗎?

當然需要。

諸葛亮權力越大能力越強,阿斗越無能,越需要表忠心。因為阿斗需要,滿朝文武需要。劉備白帝城託孤,告訴諸葛亮,如果阿斗無能,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消息,也是籠罩在諸葛亮身上的魔咒。唯有常常表忠心,諸葛亮才能取得劉家人的信任。儘管從諸葛亮接受的傳統忠君思想分析,他沒有稱帝的慾望,只願意做一個名垂千古的丞相。

在表忠心的同時,再次提醒劉禪重用重臣,繼承先帝遺志。

整個一篇文章概括下來就是:袒露忠心,報恩先帝,忠於陛下,推薦忠臣,建議國政。在平實的語言中,表達了一個忠臣名相對蜀漢的赤誠忠心。

忠臣的心事,只有忠臣可以理解。一千年後,岳飛路過武侯祠,看完前後出師表,淚如雨下,問道士要來紙筆,寫下了流芳千古的岳飛手書出師表。鐵鎚將這篇書法放在後面,讓大家在岳鵬舉銀鉤鐵畫的的線條中,揣摩一下忠烈之臣心中的抑鬱之氣吧。


小時候上語文課,讀到諸葛亮的《出師表》,每每總是落淚,這篇文筆並不獨到,詞藻並不華麗的文章,卻有著打動人心的力量。

我們把它稱為「千古第一奇文」不是沒有道理的,現在讀來,字裡行間所展現的諸葛亮的忠君愛國思想依然是那麼讓人感動。那麼這篇《出師表》為什麼會被稱為千古第一奇文呢?要知道,在諸葛亮之前,各種文章比比皆是,人們為什麼獨愛《出師表》呢?我細細分析,當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這篇文章真情流露,真實寫出了諸葛亮為國操勞,忠君愛國的思想。這篇《出師表》,諸葛亮不是在用筆寫,而是在用心寫。字裡行間透露出他願意為了蜀漢復興大業貢獻全部身家的意願,更寫出了他自跟隨劉備出道以來,無論是多麼艱難困苦的境地,都沒有放棄過,一心只為國家。

正因為是用心而不是用筆寫出來的,後主劉禪在讀到出師表時,才會落淚不止。自古真情流露的文章才能打動人心,而《出師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是這篇文章雖然沒有華麗辭藻,構思上也不是特別精彩,但是文法上還是有一些可取之處的。特別是其中大量採用了四字排比句,對偶句,十分工整。

在三國時代,駢體文還沒有大量的運用開來,所以這種寫法讀起來讓人覺得十分有味道,這也使得《出師表》在當時的文壇是很有特色的一篇文章。

第三是這篇文章分析天下大勢十分到位,充分展現了諸葛亮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出師表》實際上是一篇表奏型文章,而表奏型文章如果不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寫,就會顯得十分空泛。

所以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對當時的政治形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同時給劉後主提出了十分具體的建議,具體到劉禪應該怎麼做,怎麼用人,對劉禪治國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只可惜這個扶不起的阿斗後來辜負了諸葛亮的一片苦心,把個蜀國的大好江山生生給斷送了。

《出師表》看起來好像是一篇有些平鋪直敘的文字,但是由淺入深,由勢入理,抒情和勸諫相結合,既不是死板的規勸,也不是毫無原則的請求。這樣一篇勸文讓任何一位皇帝看了,都會心服口服,並且願意去執行,而不會認為是臣子在故意為難自己。

《出師表》一共有前後兩篇,我們一直會拿出師表和前朝的一些勸文相比,例如和楚大夫屈原進行比較。屈原的文章就是十分直白的勸諫,語氣相對生硬,雖然能表達自己的一片拳拳愛國之心,但是卻忽視了高高在上的王的接受能力。

而諸葛亮的《出師表》則充滿了直率坦誠的意味,表達了自己願意和後主一起為國家復興而努力的意願,從而得到了後主的首肯。

總的來說,《出師表》真情動人,入情入理,說它是「千古第一奇文」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


《前出師表》諸葛亮不臣之心躍然紙上。完全以攝政皇的口吻教訓兒皇帝。稱為千古第一奇文並不為過。請讀者以後主劉禪的心態來體味。劉禪畢竟是君,而諸葛是臣。諸葛文中幾乎處處訓斥劉禪。『』內為原文,「」內為翻譯。再加點評分析。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劉禪啊!你)要打開耳朵多聽話,不能妄自菲薄,言論不當,堵塞了忠良的進諫言路。」

這難道不是批評劉禪閉目塞聽,排斥忠臣良諫嗎?「忠諫」大概是諸葛亮比喻自己吧!臣子有這麼和皇帝說話的嗎?臣子對皇帝正常進諫是:聖明莫過於皇上。您如果想繼承先帝的功業、完成先帝的遺願,應當學習先帝廣開言路,多聽善辨啊!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朝廷和丞相府應該一體;賞罰褒貶、提拔罷免,不應該不一致。」

這句話直接說你皇帝的朝廷應該和我丞相府保持高度一致,賞罰、任免不應該和我丞相府相反。完全沒有臣子應有的身份,君臣顛倒。正常說法應該是:皇上聖明獨斷,微臣輔佐執行;微臣所說都是肺腑之言,如有忤逆皇上,罪該萬死,惶恐,惶恐,頓首,頓首(磕頭)。

『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如果有作姦犯科和善良忠心的人,應該交給相關官員去處理賞罰的問題,陛下您就不應該有所偏私,使得朝廷(內)和丞相府(外)的賞罰不一致。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都是忠良之人,是先帝提拔的,我認為宮中事無大小,你都應該諮詢他們,然後實行,就不會犯錯。」

這段明示劉禪應該怎麼做,諸葛亮已經在劉禪身邊安排好了人,郭攸之、費禕、董允都是諸葛亮的人,無論大小事務都要聽他們的,當然他們都聽諸葛亮的,只是沒說出口而已。古今一大奇葩,臣子在皇帝身邊安插自己的人還說得這麼明目張胆。

如果真是推薦賢良應該說: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臣觀察已久,都是賢良之人,也許對陛下有所裨益。請陛下試用,如果行,那是陛下善用人才;如果不行,那是微臣舉察失職,請陛下治罪。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將軍向寵,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軍事,從前試用時,先帝稱讚他有才能,因此大家舉薦他做督(軍)。我認為軍中事無大小,都應諮詢他,必定能使軍隊團結一心,明辨優劣,各安其所。」

不但要把劉禪的行政權力架空,還要把劉禪的軍權也架空,軍營中事無大小都要聽向寵的,還用先帝的名義來壓劉禪,先帝說向寵有能力,反正先帝就是大,先帝說的都對。兵權是皇帝的權力核心,安排提拔什麼人都是皇帝說了算,臣子是不能置喙的,否則等同謀反。最多皇帝諮詢你,你才能推薦,還要小心翼翼。先帝也是稱讚了向寵有才能,群臣才敢推薦的。哪有臣子直接指派,還軍中事無大小都要聽他的?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甞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親近賢臣,遠離小人,使大漢興盛;而親近小人,遠離賢臣,使漢朝衰落。先帝在時,每每與我談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桓、靈二帝(的昏庸)啊!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都是忠貞亮節之臣,願陛下親近信任,那麼漢室興盛,就指日可待了。」

能力和忠心是兩碼事,只要對皇帝忠心就是忠臣,如果能力大而對皇帝不忠心,那皇帝就危險。漢獻帝不就被能臣曹操當成傀儡來操控嗎?皇帝用人首先看忠心,然後看能力。賢臣小人對皇帝都不是那麼重要。還把桓、靈二帝拿出來,教訓劉禪不要成為昏君。這不是臣子該說的話,大不敬!而應該說:陛下富有春秋(年輕),如果能學習先帝和前世優秀帝王,親近賢臣,採納良諫,必定能成為堯舜那樣的聖君啊!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臣本來是平民,在南陽務農親耕,於亂世中苟全性命,不求聞名顯達於諸侯之間。先帝不因為我身份卑微、見識短淺,而屈尊降貴,三顧茅廬拜訪我,徵詢時局大事,我感激萬分,願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在兵敗之時接受任務,在危難之際奉行使命,已經有二十一年了。」

三顧茅廬有爭議,裴松之給《三國志》作注,引用《魏略》說:劉備在襄樊屯兵之時,是諸葛亮去見了劉備。並且《九州春秋》記載一樣。

「魏略曰:劉備屯於樊城……亮乃北行見備……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當時兵荒馬亂,劉備忙著招兵買馬和打仗,哪有閑功夫「三顧茅廬」?諸葛亮當時只是一介書生,沒有實際經驗,不會真以為他像《三國演義》所寫,智近於妖,神機妙算,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吧?受命兵敗之際也是錯的,裴松之指出:諸葛亮在劉備兵敗的前一年相遇!從兵敗到出師表,整整二十年。諸葛亮為了抬高自己,連履歷都篡改了。

「臣松之案:劉備以建安十三年敗,遣亮使吳,亮以建興五年抗表北伐,自傾覆至此整二十年。然則備始與亮相遇,在敗軍之前一年時也。」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奉受遺命以來,我早晚憂嘆,懼怕先帝託付的大任不能實現,以致損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不毛之地。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員裝備已經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竭盡全力,剷除姦邪兇惡的敵人,復興漢室,光復舊都。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且盡忠陛下的職責本分。」

又拿先帝出來壓人,請問是先帝重要還是當今皇帝重要?沒有什麼先帝的意識形態是不能改的,漢初崇尚黃老,劉邦不喜儒生,但是到了漢武帝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是不是忘記祖宗啊?而尊儒成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定製。劉邦定白馬之盟,非劉氏不能封王,呂后掌權就大封呂氏為王,翻臉比翻書還快。當時蜀最弱,人口最少,少數民族也多,不好管理,經不起耗費,就算要光復漢室也要等國家充沛,魏、吳發生危機,然後出兵才能有勝算。諸葛亮等不急了,不知道成功不必在我。而違背劉禪的意願,刻意急功進取,結果勞財傷命地出師,沒有獲得半點好處,反而身死軍中。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至於酌情處理事務,盡忠獻策,那就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希望陛下能夠把討伐曹魏,興復漢室的任務託付給我。如果不成功,就治我的罪,來告慰先帝在天之靈。同樣也要責罰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和過失。陛下也應思考、徵求治國良方,觀察、採納善言,遵循先帝臨終遺命。」

文章臨近結尾,再次強調劉禪要聽從郭攸之、費禕、董允的意見。言下之意不聽你就是昏君,聽了就是明君。請問朝中除了這三個人就沒有賢臣了嗎?皇帝應該廣納意見,而不能有所偏私。這是要劉禪以三個人當朝廷。

『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我因受到恩賜而非常感動。今天將要遠行了,面對這份奏表禁不住熱淚縱橫,也不知說了些什麼。」

最後這個尾巴有意思。諸葛亮被自己的奏摺感動得流涕,而不是當面對劉禪感激得痛哭流涕。可能覺得自己的文章天下第一了吧,這是文人才有的自戀,對待自己的大作才會感動流涕。「不知所云」表面是自謙,但從諸葛亮說話的口吻,和給劉禪安排的行政、軍政人事任命來看,確實是古今臣子未曾有的囂張,因為諸葛亮手掌行政軍政大權。所以說這篇文章是「千古第一奇文」並不為過。


看到這個問題時,就想起了《三國演義》中的相關情景,真的是要落淚的感覺,再想到扶不起來的阿斗,更是說不出的心酸。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特意又去讀了幾遍《出師表》。《出師表》是不是千古第一文章我不敢說,但是如果說感覺它並沒有什麼獨到之處,我真的有點想罵人了。

曹丕死,魏明帝曹叡繼位,正是司馬一族野心勃勃之時。於是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決定北上伐魏,擬奪取魏的長安,臨行之前寫了《出師表》。《出師表》其實是寫給劉禪的奏章,但是讀來卻很像是「遺書」。

主題:親賢臣,遠小人。

看到有答主說《出師表》的主題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我是一萬個不贊同的。如果說主題是這個那《出師表》不成了一篇「表忠心」的文章了,那諸葛亮就被大大的低看了。所以,我覺得全文的主題應該是「親賢臣,遠小人。」

《出師表》大致可以分為3段。這三段其實都是明著按著再勸誡劉禪不要再過分親近宦官近侍,朝中內外忠心的大臣很多,該多多聽聽他們的。

  • 第一段:

古人不是最講究孝道嗎?所以,諸葛亮一上來並沒有直接講你劉禪要親賢遠佞,而是講先帝創業。然後再分析現在的天下。之後便花費了很大的篇幅寫朝中內外的忠臣猛將。一方面這是在暗示劉禪我走了之後你該聽誰的,不該聽誰的。另一方面其中的幾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從這裡也可見劉禪的性格,至少劉禪應該是有自知之明的,只是缺少謀斷,但本性不壞。所以,諸葛亮這裡也是鼓勵劉禪多多自己拿主意。

  • 第二段:

有了第一段的鋪墊,第二段說起來就比較自然了。直接說出漢室衰頹的原因就是親近宦官小人。但他沒有直接說:你要遠離宦官,而是再次告訴劉禪朝中哪些大臣是忠心耿耿的賢臣。

  • 第三段:

第三段也是讀著最感人的一段,前面已經講好了道理了,後面就要以情感人,以情升華主題。字面上來看,就是講了先帝劉備對自己的知遇之恩,講了自己21年的功勞苦勞,但這並不是為了表明自己「勞苦功高」,而是要劉禪相信自己的苦口婆心。然後,告訴他自己之所以要北伐是要完成劉備未完成的遺志。這裡又再次提到要劉禪「亦宜自謀,察納雅言」。這也是要劉禪自己能做到「親賢臣,遠小人。」

劉備在臨死前曾對劉禪說:「我聽說你有一定的智量,希望劉禪能『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其實,諸葛亮的「親賢遠佞」是於此呼應的。

文字

看一篇文章的文字功底怎麼樣,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看這篇文章好不好背。在生僻字比較少的情況下,通暢的,凝練的會比較好背。《出師表》我記得我當時很容易就背下來了。當然這個只能是一句玩笑話了。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篇《出師表》流傳的名句很多!

《出師表》幾乎沒有多餘的文字。很多時候是「欲語還休」,所以讀著更令人回味。比如「爾來二十有一年矣。」這裡,再比如「臣不勝受恩感激。」直接就結束了。然後末尾最後一句:「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寥寥數字,卻很有畫面感。一方面,諸葛亮確實感情真摯,另一方面實際上就是表忠心+苦口婆心的勸說。難怪陸遊曾借詩明志說「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可能,只有真的身處那樣的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處境,才能體會到他們的心境吧。艾青有一句:「為什麼我的眼淚常含淚水,因為我對著土地愛得深沉。」這一句也是很符合諸葛亮《出師表》給人的形象的。

如果覺得《出師表》太過於平淡,建議多去聽幾遍《義勇軍進行曲》。

我是阿斗,喜歡歷史,喜歡逛博物館。歡迎關注。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遊《書憤五首·其一》有這樣一句詩詞!意思是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可見《出師表》的精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古往至今的影響力有多深?

題主說《出師表》文筆沒有獨到之處,那我問一句什麼樣的文筆符合出《出師表》?我們知道出師表可以用八個字就概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們讀過之後是一種感動,有種油然淚下的感覺和心酸。文章每一句讀過後可以在讀者腦海中形成一個情景和影像,整篇讀完,彷彿自己也身臨其境的體會了諸葛孔明的一生。試問有哪些文章能這樣的?

至於《出師表》被稱為千古第一奇文,這沒有任何依據,有點胡扯的感覺。我們都知道《出師表》這一篇表文,裡面的君臣之道和孔明為報先帝興復漢室的夙願讓人感動難忘!

君臣上體現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每一次讀,都能深深的感受到孔明那種磅礴的氣勢和堅定偉大的理想!不禁讓人佩服

電視劇《三國》中角色是刻畫的最好的,特別是諸葛亮,曹操,司馬懿。大家覺得呢,歡迎一起探討。


牛逼你寫啊,怕是連《出師表》裡面的字都寫不全。我不是諸葛粉,但還真的不是啥都可以噴。無論從表達情感還是文學藝術方面,《出師表》都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不知道你是有啥膽量敢說文筆一般,既然敢說想必你文采斐然,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表現一下,不然的話回幼兒園深造下,不要你母親含辛茹苦生下你撫養你長大,卻變成了一個傻缺,豈不嗚呼哀哉!


現在一些人吶,真的是大言不慚,前有蘇軾不如方文山,曹雪芹文筆不行,李清照不知所云,這又出現了《出師表》文筆不好。

在這個看《海賊王》都會被草帽海賊團的偉大理想感動的時代,《出師表》的偉大理想竟然只能出現在中學課本上,我也不知道該怒還是該哭。

讀《出師表》不哭者為不忠,《出師表》言辭懇切,情深意長,丞相為報先帝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可惜,這一切在沒經歷或不了解那段歷史的人看來,內心毫無波瀾。有心的人可能會一聲嘆息,別有用心的人就只會diss了。

文筆

不說多了,就這一篇文章,創造出了20多個成語,還不足以說明其人文筆之好么?

總結起來,《出師表》全文只講了一個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多難啊,你連保證明天早上7點鐘起床好好吃早餐這麼點事都不到,人諸葛亮從27歲出茅廬,到54歲病逝五丈原,幾十年如一日,為的是什麼?

他本是一介布衣,隱居於在南陽,耕田種地,閑來沒事唱唱歌、讀讀書,順便幫鄉里鄉親搞點發明創造,提升一下生產力,輕鬆自在,為何要讓自己投身亂世?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這就是原因,是為了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所以他願意做牛做馬,即使處於危難,即使大廈將傾,也絕不推脫搪塞,至今足足21年。從出生到大學畢業的年紀了。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篇《出師表》,為後主構建了一幅藍圖,包括君臣之道、宮中制度、對外政策等。

君臣之道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這段話,是諸葛亮對賢臣和小人的預言,是整個三國時期的縮影,更是整個中國歷史的縮影。你縱觀上下幾千年,哪一朝的興起不是因為親賢臣,又有哪一朝的滅亡不是因為親小人?

不僅用於歷史,即使用於當今也非常合適,上至上市企業,每個企業都有努力幹事的賢人、也有偷奸耍滑的小人;下至普通家庭,誰家又沒有幾個奇葩親戚了?

宮中制度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賞罰分明,不偏私。這樣,既能讓陛下顯得英明,又能真正做到維持內部穩定。

偉大理想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如果說報答先帝知遇之恩是原因,那麼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就是理想。是先帝的理想,也是丞相的理想。

定南方,聯東吳,養精兵,他都做到了,現在要做的是北伐,定中原,這裡最讓他擔心的不是個人的安慰,卻是「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太多了,十萬字也說不夠,就到此為止吧。



在中國,諸葛亮真可以說是婦孺皆知,不含一點點虛誇的成分。諸葛亮可以說是人格完美的化身,美到人們懷疑他是否真實地存在過。經過歷史的演繹,那就更加地光彩照人了。對於一個熱愛生活而又渴望展現自己才華的年輕人,諸葛亮一定是第一個被他認真揣摩的人!

當歷史學家們告訴我,諸葛亮舌戰群儒是子虛烏有的事情,我忍著內心的怒火,因為我知道我辯不過他們!可是在我心裡,一定有一場兇險無比的辯論,在那場辯論中,亮亮哥哥憑藉他非凡的智慧扭轉了乾坤,說服孫權出兵,與劉備聯手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曹操!

諸葛亮為什麼要幫劉備,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當時的英雄那麼多,劉備於文於武都算不上出類拔萃,胸懷大志的諸葛亮幹嘛要投靠劉備!老實講,劉備也沒少幹缺德事,心眼一點也不比曹操少,那麼諸葛亮到底圖個啥呢?一個人當他沒有政治資本自己又不想別開生面的時候,在亂世之中,找一個賢主便是最好的選擇!然而君臣自古難以遇合,你有才人家不聽你的,要麼對你產生猜忌,這實在是一件讓人既傷心又惶恐的事情!一個才華蓋世的英雄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才華只能用於自保,和空耗在無聊的人事鬥爭中!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講,「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臣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由此可見,諸葛亮是被劉備的誠意打動,看到了劉備的真心實意,所以自己的機會也便來了!我相信諸葛亮內心一定有一片非常強烈的安邦定國,建功立業之心,但是想一想前塵往事,人世實在是太複雜了,只能是躲在田野里一邊耕地一邊讀書!

一個人一生只有一種職業,只能做一個夢想,上天只給他安排了一種社會角色!而對於諸葛亮,老天給他安排的就是一個政治家。他不可能做文學家,因為那時候還沒有那個職業,就算別人成功了,像司馬相如,但他諸葛亮沒有那種可能性,從他一生的愛好和所做所為就可以看出來,文學只能是他的一種愛好,他沒有在中國文學史上大放光彩的資質!他也不可能去搞科學研究,他也沒有那種資質!他內心所想的,實際中所做的就是成為一個肝膽赤誠的政治家,就算前方一片迷茫,就算有萬丈深淵,因為這是一條必然要前行的道路,他也沒有其他的路可走!這就是諸葛亮寫作《出師表》時的心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有一分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當你考慮諸葛亮的時候,你千萬不能以現在的民主社會為背景,他也不可能具有共產主義理想,他不知道議會民主,他不知道天圓地方,他在那個他所處的世界中,按照他所認為正確的規則生活!所以他成就了他自己的偉大,簡單而任性!

至於《出師表》沒有文彩的說法,這種觀點不值一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