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院前急救常識請牢記!


上消化道出血被稱爲是肝病患者最“兇險”的併發症之一,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呢?一旦發生家人該如何對患者進行緊急救護呢?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引發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同時胃腸粘膜糜爛、門脈高壓性胃病、肝源性潰瘍、異位靜脈曲張以及胃竇毛細血管擴張症等疾病,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誘發因素。

肝硬化患者肝門靜脈血流壓力升高、側支循環開放,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並且隨着病情加重靜脈曲張程度也同時加重,當肝門靜脈阻塞和(或)合併有凝血機制障礙或進食不當、過度勞累、用力排便時,已經曲張的食道、胃底靜脈和胃腸粘膜就極易出現破裂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可危及生命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併發症之一。上消化道出血通常來勢兇猛,出血量大,病情變化迅速,短時間內失血量可超過1000ml,部分出血兇猛者甚至會影響體循環,出現頭暈、心悸、冷汗、四肢溼冷、暈厥等休克表現。尤其是急性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如處理不當,會危及生命。

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

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表現爲黑便、嘔血。當出血量較少、無明顯症狀時表現爲排便出現“柏油”樣黑便;當出血量較大、消化道反應較急時表現爲嘔血,顏色爲鮮紅色或咖啡色。

肝病患者如果出現原有症狀(如乏力、腹脹等)加重,心慌、氣短、吞嚥食物時明顯有哽咽感等,這些都在提示近期可能會發生上消化道出血。

平時生活要注意預防

肝病患者和上消化出血易發人羣,一定要按醫囑用藥,定期隨診(每半年複查胃鏡、超聲或核磁),評估病情進展;日常飲食嚴格戒菸酒,不喫辛辣、堅硬、粗糙的食物,以軟食爲主,避免食物劃破已經曲張的靜脈;注意防止腹壓突然增高的因素,如劇烈的咳嗽、用力排便等;要規律作息,注意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以及劇烈蹲坐動作。

院前急救常識一定要牢記

1.立即撥打120。同時實施家庭救護,穩定患者病情,此時不建議私家車或非救護專用車搬運患者去醫院。

2.立即就地安置患者,避免搬運。使患者儘可能取側臥位,頭偏向一側,注意保持呼吸道暢通,避免出現誤吸。出血量較大時,保持上身和下肢擡高體位,上身擡高在30°-45°左右,下肢擡高15°-25°左右,該體位可保證患者在大出血時重要器官供血,避免虛脫。

3.立即禁食、禁溫熱水,可用水漱口,不可按揉和熱敷腹部,以免胃腸充血致出血加重。有條件可吸氧。

4.對已發生休克昏迷者,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去除口腔內積血,避免誤吸;注意保暖,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脈搏,有條件可測血壓,等待救護人員到來。(肝膽相照-肝膽病在線公共服務平臺www.igandan.com)

本文轉載自“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更多肝膽資訊,免費諮詢醫生,請關注“肝膽相照一家人”微信公衆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