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化療

身體活動是緩解癌因性疲乏具有循證依據的重要方式。但是由於觀唸的滯後,運動知識的缺乏,有些患者在罹患了腫瘤之後,對運動產生恐懼、牴觸的心理,而以以“休息”爲主,放棄運動。但事實是,對於不同的疾病應選擇相適應的運動方式,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方能獲得良好的效果。運動不僅能改善患者的精神面貌,還能促進疾病的預後。

科普:腫瘤患者是否(如何)需要運動?

那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除了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健康問題之外,還可以建議化療患者,進行一些運動量較小、節奏可控、較爲放鬆、可以循序漸進的運動,比如散步、打太極、慢跑、瑜伽、八段錦等,這些運動對肢體、內臟均有好處,對心理的放鬆和舒展也有很大的幫助,經常練習可以強健筋骨,舒筋活血,愉悅身心。

適當的運動可以提高自然免疫力,但是切忌不可大量運動,運動的度要把握好,不能超過自己的體力承受限度,一般來講,運動的最佳狀態爲全身微微汗出,不感到疲憊爲佳。

運動中的注意事項

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儘量以緩和的運動爲主。

在運動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到對於患有不同腫瘤的病人,應充分考慮到疾病與治療所造成的後果,而區別對待,例如:肺患者肺葉切除術後要加強胸部的運動鍛鍊來改善呼吸功能,乳腺癌根治術後要加強上肢的活動等。

循序漸進,逐漸加大運動量。在運動鍛鍊開始時,運動量藥效,隨着病人機體功能的改善,運動量可逐漸加大,達到應有的強度後,就可以維持在此水平上堅持鍛鍊。切忌不可突然加大和無限加大運動量,以免發生副作用。

另外,如果遇到體溫升高、皮下瘀斑等出血傾向、白細胞低於正常值、病情復發等情況時,最好停止鍛鍊,以免發生意外,並及時地向醫生諮詢,獲得更多的幫助。

科普:腫瘤患者是否(如何)需要運動?

運動需持之以恆,長期堅持,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最後送大家八段錦圖解小貼士,希望有所幫助

科普:腫瘤患者是否(如何)需要運動?

以上內容來源於上海瑞金醫院腫瘤科

如果對您有幫助的話,請分享給更多的患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