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目前已批准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和阿法替尼在中國作爲治療EGFR突變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一線治療藥物,同時也批准奧希替尼用於二線治療 EGFR-T790M 突變陽性的晚期 NSCLC。

然而 EGFR-TKI 導致的皮膚不良反應,不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還可能導致正常治療無法繼續,嚴重影響腫瘤的治療效果,其中又以皮疹/痤瘡樣皮疹和甲溝炎兩類不良反應最爲常見。

EGFR-TKI 所致皮膚不良反應的類重程度不僅與 EGFR-TKI 的種類和治療時間相關,同時也與患者自身因素相關,如吸菸、免疫狀態、遺傳變異(如K-ras 突變)等相關。加重皮膚不良反應的因素:陽光暴曬、同期進行放射治療、皮膚保溼不充分、老年人、曾接受細胞毒藥物治療繼而導致皮膚屏障改變的患者等。

EGFR-TKI 所致的皮疹形態單一,以丘疹膿皰疹爲主,多在靶向藥物治療後 1 周-2 周發生,常發生於皮脂腺豐富的部位。主要表現:無黑頭粉刺;常自覺瘙癢;常發生於面、胸、上背,也可累及身體任何部位。指甲改變多出現在 EGFR-TKI 初始治療後 4-8 周,可發生於任何指甲或腳趾甲,通常由指(趾)甲根部的邊緣開始出現紅腫、疼痛,之後兩側甲溝逐漸有發炎、潰瘍、出現化膿性肉芽組織等症狀,使指(趾)甲內嵌,造成患者活動不便。塗片可見革蘭氏陽性菌(G+)、革蘭氏陰性菌(G-)以及白色念珠菌感染。

痤瘡樣皮疹和甲溝炎的分級標

↑點擊查看大圖

EGFR-TKI所致皮膚不良反應預防:①向患者及家屬進行宣教,EGFR-TKI所致的皮疹不具有傳染性;②皮疹與普通痤瘡具有差別,部分非處方藥(OTC)類的痤瘡治療藥物缺乏療效;③注意防曬,建議使用防曬係數( SPF≥30)的廣譜防曬用品;④每天保持皮膚的清潔與溼潤,溫水洗浴後適當塗抹保溼乳霜;⑤治療過程中需穿寬鬆、透氣的鞋子,堅持溫水沐足後塗抹潤膚霜可預防足部皮疹的發生,治療足癬等原發疾病。

EGFR-TKI 相關皮膚不良反應預防措施

↑點擊查看大圖

EGFR-TKI所致皮膚不良反應處理

痤瘡樣皮疹的治療

↑點擊查看大圖

甲溝炎的處理

↑點擊查看大圖

參考《EGFR-TKI 不良反應管理專家共識》

編輯:decie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