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冰期(little ice age)是近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在東西方都造成了很大影響。有學者認為其起因為歐洲對美洲的殖民導致美洲本土農業社會崩潰,大量農田被廢棄成為森林,固定了太多碳,最後導致小冰期。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下降可由南極冰芯得到證明。並認為這一事件可以作為地質年代「人類世」的肇始,因為這是人類驅動的全球生態同質化的轉折點。這種說法有足夠的科學依據嗎?

Defining the Anthropocene

Planting the Anthropocene』s roots in globalization


我對這種說法持保留意見。我認為即使歐洲人殖民美洲是導致小冰期的因素之一,那也最多是一個十分次要的因素。另外,「明清小冰期」是一個比較本土的說法,個人覺得它和全球範圍內的小冰期在概念上並不完全對應,時間、空間和降溫幅度上都有所區別。如果說歐洲人殖民導致了全球範圍內的小冰期,這個說法還能算一家之言,那麼說歐洲人殖民引發了明清小冰期,就更值得商榷了。

下面是推理:

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幾個小問題來談。

第一,明清小冰期的氣溫變化幅度有多大?持續有多長?初期降溫的速度有多快?

第二,要達到這樣的降溫效果,通過固化大氣里的碳能否做到?如果能做到,需要什麼條件?

第三,歐洲人在美洲的殖民活動,引發的連鎖反應,能否提供這樣的條件?

(以下所有溫度單位都是攝氏度)

第一個問題

明清小冰期的氣候變化幅度具體是怎樣的,目前根據不同的研究方式和數值模擬方式,並無定論。首先我們可以看看王會昌(1992)《中國文化地理》中的氣溫vs朝代的圖表:

這張圖是中國歷史地理界非常經典的圖,最初來源是竺可楨的研究,其中的冷IV期就是明清小冰期。我們可以看到,這次低溫期如果從廣義上來看,其實從宋末就開始了。如果再推廣一點,說它從唐末五代開始的也不為過。唐朝後期,中國歷史上的暖III期步入尾聲,氣溫開始下滑、降水量也在下滑,到了宋朝,中國進入了冷III期,最著名的記載就是公元1111年太湖完全結冰。宋朝長期面臨北部邊界的壓力(來自遼、西夏、金等),其實和北方氣候轉冷、游牧民族必須南下定居、甚至建立漢化的中原王朝不無關係。南宋後期到元朝,有一段氣溫回升的暖IV期,但這個溫暖期是否存在其實是有爭議的,就算存在,也只是相對溫暖,和商朝、秦漢、隋唐這前三個溫暖期比,它的溫度並不高。在元朝,氣候再度轉冷,進入了冷IV期。不過,這一寒冷期的開始時間發生在歐洲人的殖民以前,它開始的時候,歐洲還是中世紀,因此它肯定是和殖民活動無關的。如果把條件稍微控制得嚴格一點,我們也可以說明清小冰期的高潮部分是明朝後期開始的。上面的圖中,我們可以發現氣溫曲線在1600年前後(萬曆年間)有個明顯的下行。這一次的氣候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明朝的滅亡,也確實是和歐洲人在美洲的殖民活動,在時間上是吻合的。

根據這張圖,明清小冰期的降溫幅度在1-2攝氏度之間。如果按照比較基準線(現在的溫度),明清小冰期的最大降溫幅度在2度左右,如果只看1600年前後的那次降溫,降溫幅度在1攝氏度左右。另外,明末這次降溫的速度非常的快,短短四五十年,氣溫就下降了1攝氏度。

上面這張圖是中國的氣溫,那世界其他區域的呢?

Loehle and McCulloch, 2008

這是從12個不同地方的數據構建的北半球歷史平均氣溫。藍線是平均氣溫走勢,紅線是95%置信區間。根據這張圖,我們也確實能明顯看到中世紀結束之後的「小冰期」,而且氣溫曲線的大致走勢也和中國的相同:在1000年前後,氣溫開始下行,到1200年左右有一次小回升,然後繼續下跌,在1600年前後到達谷地。不過北半球的平均走勢,到達低谷的時間比中國的似乎要早一些,根據這張圖,小冰期的高潮部分大致在1500年左右(弘治年間)就開始了。如果看氣溫變化的幅度,北半球的平均變化似乎沒有中國的變化這麼大,按照基準線,北半球平均的最大降溫幅度只有0.6度,就算加上置信區間也只有不到1度。如果看降溫速度,北半球平均曲線下跌最快的部分是在1400年到1450年之間,50年間大約下跌了0.5攝氏度。而在1600年前也有比較快速的下跌,在100年間大約下跌了0.4度(這和歐洲殖民美洲的時間比較吻合)。

第二個問題

如果按照北半球的平均水平,通過「被動退耕還林」來固化二氧化碳,能做到嗎?

我們只考慮二氧化碳,不考慮時間因素也不考慮大氣層里的其它複雜能量轉化,更不考慮前面兩張圖裡數據的可信度。讓北半球的氣溫下降0.6攝氏度,需要固化多少二氧化碳?這個其實很難估計,因為氣溫上升和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之間並不是簡單的線性對應關係,目前這個關係尚不十分明確。有個概念叫平衡態氣候敏感度(Equilibrium Climate Sensitivity,ECS),意思是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工業革命前的2倍,氣溫會增加多少攝氏度。目前這一數值根據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結果,大致範圍在2度-4.5度之間。工業革命之前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大約是275ppm,因此根據這個敏感度,275ppm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大致對應2-4.5度的氣溫變化。這個變化範圍這麼大,就是因為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和平均溫度之間的關係尚不明確,具體原因有很多,比如地質/冰芯數據的匱乏、proxies的精度不夠,歷史實際觀測數據的時長不夠,計算機模型的參數考慮不全面等等。

由於其中的對應關係不明確,我們也很難反推氣溫下降1度或0.5度,需要固化多少二氧化碳。比如我們先看看近百年的歷史記錄:

修改自Clark et al. 2016

這是Nature的一篇論文,橫軸是時間線,從2萬年前到現在(0)再到1萬年以後(預測)。上面的曲線是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及預測,下面的曲線是溫度變化及預測。那一小條綠色陰影標註的區域是從1900年到現在的區間。這一區間里,全球氣溫增加了0.85度,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從295.7ppm增加到了大約410ppm(注意二氧化碳縱坐標軸的單位變化)。也就是說,如果按照這個數字推測,0.85攝氏度的氣溫變化,對應的大約是115ppm的大氣二氧化碳含量,而明末那1度的氣溫變化,對應135ppm的二氧化碳含量。

但135ppm這個量顯然不靠譜,如果按工業革命前的275ppm再減去135ppm,那大氣里的二氧化碳就不剩什麼了。實際上,小冰期本身也被科學家用來研究氣候敏感度,比如Rubino et al. (2016)在Nature的這篇文章,他們通過冰芯碳同位素的方法推測出了小冰期前後的二氧化碳濃度,進而研究氣候敏感度:

圖a的最下面一行紅色方框是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

不過這篇論文里說,導致二氧化碳濃度下降的原因是植物呼吸作用的減緩,而不是長出了更多的森林。這裡我們只用他們的數據:在小冰期到來的時候,二氧化碳濃度大約下降了9~10ppm。

現在開始換算:

大氣中的1 ppm 二氧化碳 ≈ 7.8億噸二氧化碳

10 ppm ≈ 78億噸二氧化碳

1噸二氧化碳固化之後,大約對應0.27噸碳(44比12)

因此:

78億噸二氧化碳≈21億噸碳

這就是,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新長出的森林需要固化的碳的量。

第三個問題

這是北卡州立大學的一個網站,上面有一些關於樹木的數據:https://projects.ncsu.edu/project/treesofstrength/treefact.htm

根據這裡的數據,一棵樹平均每年能吸收22kg(48 pounds)的二氧化碳。美國的平均森林樹木密度是大約50棵樹/英畝(trees per acre),也就是大約12350棵樹/平方公里。那麼,每平方公里每年理論上可以吸收271700kg二氧化碳,50年理論上可以吸收13585000kg二氧化碳,也就是0.13億kg二氧化碳。而如果要達到50年吸收78億噸(78000億kg)二氧化碳的效果,需要60萬平方千米的森林。這是什麼概念?這個面積已經快趕上法國那麼大了。

可能有人說,這個森林密度是平均值,可能不具有地域代表性。確實是,在美洲的不同地區,森林裡的樹木密度是不同的。比如在新英格蘭,平均每英畝的森林有大約202棵活樹(Brooks et al., 1992),四捨五入換算一下,每平方公里的森林有5萬棵樹。而在新墨西哥這種地方,樹的密度就要低得多。怎麼辦呢?我們換一種演算法。

我們現在先看美國。既然是固化二氧化碳,那麼最後二氧化碳里的碳都會變成植物的生物量(living trees dry biomass)。美國的森林植物生物量分布如圖:

Woodall et al., 2006

地圖的單位是噸/公頃。白色區域是沒有森林的地方。

那麼歷史上歐洲人殖民在北美洲殖民之後,自動退耕還林的地方在哪呢?

左邊是1500年左右北美的人口密度,右邊是主要殖民勢力的分布圖 by Treuer

北美主要原住民分布示意圖,修改自https://www.tribalpedia.com/home/maps-for-various-tribes/

歐洲人到達北美的時候,北美原住民的人數在4百萬到1.8千萬之間(根據不同的估計),他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多種多樣(詳見:Shan Ye:美國本土的原住民(印第安人)部落都有哪些?)。並不是所有部族都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上圖中用黃框標示的部族(比如夏延、科曼奇、阿拉帕霍、蘇族、黑腳、克羅、肖松尼等)都是兇悍的游牧部落,逐水草而居,不會伐木墾荒去種地。紅框表示的是主要靠漁業、採摘業和叢林狩獵為生的部族(比如支奴干、內茲佩爾斯、齊佩瓦、伊利諾伊等),也不會砍伐森林。紫紅色標示的是半定居的部族,生產方式包括狩獵、農牧業和商業,其中西南地區以阿帕奇人、納瓦霍人為首的半定居民族,其據點多位於沙漠之中,主要靠狩獵和商業為生,農業生產的地域範圍很有限(綠洲式),主要種植玉米、南瓜和豆類。阿巴拉契亞山北麓的肖尼人倒是有不錯的農業基礎,他們一般在山谷進行農業活動,但農業也不是他們的全部經濟來源,他們也進行商貿和狩獵。

真正的以農業為主的部落,基本上都在東海岸,其中又分為兩部分。北部的那一堆(易洛魁、佩克特、特拉華、波華坦等)進行的是規模較小的河谷農業。美國東海岸北部的土壤比較貧瘠,在當時的條件下,只有沿著河流兩側的狹長地區才有能支持農業發展的土壤,因此他們的農業規模也不大。東海岸南部那一堆部族(切諾基、喬克托、賽米諾等)的活動範圍里,土壤和氣候才是特別適合農業的,因此他們的經濟來源才是山區+平原農業。他們是文明程度最高的原住民,也是思想最開放的原住民部族。中部大平原也有一些比較小的農耕民族,比如曼丹人。但對比一下生物量的那張地圖,他們活動的區域並沒有太密集的森林覆蓋。

因此,我們可以看,就算歐洲人到來之後把原住民立即斬盡殺絕,讓他們的田野荒廢,退耕還林,能做出「最大貢獻」的也就只有東海岸南部的那幾個部族。可是,當地的平均biomass是有森林的地區里最小的。就算按照每公頃50噸來計算,如果要固化21億噸碳,需要42002945.5公頃的森林,也就是大約42萬平方千米,這基本上就是伊拉克的面積,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有多可怕。

況且,歐洲殖民者到達之後,真的就讓大量的土地荒廢了么?並不見得。詳見:Shan Ye:在美國和加拿大獨立建國之前,北美洲不同殖民地之間的歷史和關係是怎樣的?

上面是對美國的討論。如果是整個美洲呢?南美那些茂密的雨林,會不會湊齊這些巨大的數字呢?個人認為,仍然不太可能。亞馬遜雨林的單位面積可以固化的碳確實應該比美國的森林多。根據Kauffman et al. (2018)的最新研究,亞馬遜雨林碳儲量最高的森林,碳儲量為每公頃361到746 Mg(megagramme,其實就是噸)。我們就按最高的每公頃746噸來計算,固化21億噸碳需要2815210.82公頃也就是大約2.8萬平方千米的森林。這大約是比利時的大小,而且都是碳儲量最高的森林,這樣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明清小冰期的曲線降溫幅度更大,就更不必說了。

比利時和亞馬遜地區的對比,而且這是最保守的估計。美洲原住民沒有大型牲口,以工業化之前的生產力,以及原住民的人口數,要開闢這麼大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還是比較困難的,更何況還要讓這麼大一片地區在50~100年的相對較短時間內恢復到最茂密的森林的狀態,更是難上加難。

以上是碳量的問題。其實還有時間的問題。還記得第一部分嗎?小冰期開始的時候,氣溫下降是比較快的,萬曆年間甚至在大約50年里就跌了1攝氏度。北半球平均雖然沒有這麼誇張,但是也有在50年里下降0.5度。就算亞馬遜真的在歐洲人殖民以後「退耕還林」出了這麼大的一片高密度森林,那也不可能是一夜之間完成的。從農田到森林的轉化需要時間(特別是轉化到成熟的森林),而從二氧化碳被固化,到大空間尺度上的平均溫度有所反應,更是需要時間(因為大氣也是有inertia,也會自我調節的)。

我們來捋一捋美洲殖民史上的重要事件: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521年,西班牙擊滅阿茲特克帝國,此後五十多年,墨西哥遭遇幾次瘟疫,人口減少;1533年,印加帝國滅亡;1565年,西班牙人在佛羅里達建立北美第一座城市聖奧古斯丁;1558年和1589年,南美爆發大規模天花和流感,原住民損失慘重。注意這已經是16世紀下半葉了。然後很快,到了16世紀末17世紀初,北半球的小冰期就開始了。我們知道在討論空間和時間上的大尺度問題的時候,一般要給系統留出一定的反應時間(lag time),而這裡的lag time在我看來實在是太短了。

可是在這之後呢?1605年,尚普蘭帶著毛皮商人、探險家和傳教士,在聖勞倫斯河流域正式建立了法國的殖民地;1607年,英國在弗吉尼亞建立第一個永久據點詹姆斯敦;1610年,西班牙人在沙漠里開闢聖塔菲據點,正式在北美腹地站穩腳跟;1614年荷蘭人抵達紐約,佔據哈德遜河流域,北美洲的大規模殖民歷史這才正式拉開序幕。1614年南美爆發白喉疫情,1618年南美爆發麻疹疫情,北美也出現了大規模的天花、流感等疫情,這些瘟疫進一步摧殘美洲原住民。也就是說,無論是北半球範圍內的1600年之前的降溫,還是中國明末的氣溫驟降,它們發生時,美洲的殖民歷史還尚未進入高潮。在那之前,基本上是西班牙人在唱獨角戲,英法荷俄瑞等勢力尚未介入。南美雖然爆發了幾次嚴重疫情,但其中最嚴重的人口崩潰發生在16世紀中後期(墨西哥等地1545-76年之間的cocoliztli瘟疫),留給地球系統的反應時間不夠;而北美的原住民,除了極個別的部族以外,別的都還保有自己的地盤和生活方式。多數北美原住民開始受到嚴重的影響,是在18世紀中葉英法七年戰爭的時候才開始的。因此在時間線索上看,歐洲人殖民美洲導致氣候變冷是說不過去的

但是(However!)

我只是對這種說法持保留態度,但並沒有把話說死。為什麼呢?

第一,我前文強調過,二氧化碳濃度和氣溫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線性的。我第2部分的推測只是根據Rubino et al論文中的同位素推測出的二氧化碳濃度進行的推算,不一定符合實際,也比較粗略,其結果可能和實際情況相去甚遠。也就是說,讓氣溫下降0.5度或1度,有可能並不需要長出那麼大面積的森林、固化那麼多二氧化碳。當然也可能需要更多。

第二,氣候系統是個十分複雜的系統,也許歐洲的殖民活動不是導致小冰期的直接因素,但這並不等於說,殖民活動在氣候變化中一點作用也沒有。要想更準確地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做詳細的推演甚至數值模擬才行。

REF:

王會昌(1992)《中國文化地理》

竺可楨(1972)《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

Anton Treuer (2013) 《NG: Atlas of Indian Nations》

Loehle, Craig, and J. Huston McCulloch. "Correction to: A 2000-year global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non-tree ring proxies."Energy Environment19.1 (2008): 93-100.

Woodall, Christopher W., Charles H. Perry, and Patrick D. Miles.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forests in the United States."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26.1-3 (2006): 368-372.

Clark, Peter U., et al. "Consequences of twenty-first-century policy for multi-millennial climate and sea-level change."Nature Climate Change6.4 (2016): 360.

Rubino, M., et al. "Low atmospheric CO 2 levels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 due to cooling-induced terrestrial uptake."Nature Geoscience9.9 (2016): 691.

Ruddiman, William F. "The 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era began thousands of years ago."Climatic change61.3 (2003): 261-293.

Brooks, Robert T., et al. "The New England forest: baseline for New England forest health monitoring."Resour. Bull. NE-124. Radnor, PA: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Service, Northeastern Forest Experiment Station. 89 p124 (1992).

兼聽則明,這是支持這種說法的論文:

Nevle, R. J., et al. "Ecological-hydrological effects of reduced biomass burning in the neotropics after AD 1500."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Meeting, Minneapolis MN. Vol. 11. 2011.

Faust, Franz X., et al. "Evidence for the postconquest demographic collapse of the Americas in historical CO2 levels."Earth Interactions10.11 (2006): 1-14.


這麼大的問題,好多人關注了沒人答,試著答一下,如何論證的沒答,回頭再補,見諒。

《nature》和《Quaternary International》上的文章主要講「人類世」,從題目來看,顯然明清小冰期與歐洲殖民美洲的關係更吸引人眼球,那我們何不腦洞大開,更進一步,討(強)論(行)一(聯)下(系):「歐洲殖民美洲」----「明清小冰期」----「明朝滅亡」的關係。


1. 先簡單介紹《nature》科普性質的小文章。

沒什麼意義,就為了好看吧

1864年,古生物學家在法國南部發現猛獁象的碎片,上面記載了人類對猛獁象的描述,並發現地球的氣候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穩定,與人類共存的物種可能滅絕。

就是這貨

自人類誕生以來,人類活動就以各種方式影響和改造著地球,從極地融化到森林破壞,人類驅動的這些變化正在引起科學家對未來地球環境能否繼續維持人類文明的擔憂。之所以要建立以「人類世」為名稱的新地質年代概念,是因為人類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入,從而廣泛影響了地球演化,造成了地球表面的顯著變化。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人的主觀活動已經擴展到世界的各個角落,人的作用幾乎影響了所有自然過程。因此,把「人類世」作為一種新的地質年代名稱是必要的,也是適時的。

一句話,創建人類世,是為了幫助我們自己更好的理解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

但是如何定義「人類世」,以及它從何時開始,或者說它的底界是哪兒,地質學中稱為「金釘子」,卻經歷了曠日持久的爭論。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這一關乎人類,關乎地球,關乎地質歷史的重大事件,開始的標誌需要是全球範圍內同步的,其次,它必須描述一個過程,包括地球的某一段歷史和將來。

「全新世」能否等價於「人類世」?(這裡解釋一下全新世的概念:全新世是地質時代最新階段,第四紀二分的第二個世,開始於12000~10000年前持續至今。全新世與更新世的界限,以第四紀冰期一次亞冰期結束、氣候轉暖為標誌,因此又稱為冰後期。全新世時,人類已進入現代人階段。)

人類文明發展中經歷了四次重要的革命,其中兩次是公元前11000年到5000年間農業的興起,以及從十八世紀到今天的工業化。這些過程共同導致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巨大的環境變化。

學者研究發現,歐洲和美洲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則可以作為「人類世」的合適的開端。1610年,從南極冰芯中檢測到,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出現了輕微但是明顯的下降,作者認為是由於歐洲對美洲的殖民統治,在暴力和帶去的疾病的壓力下人口大範圍縮小,大量農田被廢棄成為森林,固定了太多碳,最後導致小冰期。

不知道這圖幹嘛用,原文扒的

2. 關於「人類世」

2.1 「人類世」的提出

人類世是在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性環境問題這一背景下提出的,強調人類活動也是一種重要的地質營力,其對地球改造的程度與後果足以與傳統意義上的地質營力( 地震、造山運動等) 產生的影響相匹敵。2009年,國際地層委員會( ICS) 專門設立了以Zalasiewicz 為主席的人類世工作小組( The Anthropocene Working Group),以考察人類活動引起的變化是否滿足正式開創一個新的地質時代的標準。該小組將於2016年在南非舉辦的第35屆國際地質大會上遞交最終報告,然後通過投票表決的方式為這一地質時期最終正名——人類紀( period) 、人類世( epoch) 或者人類期( stage) 。

新生代(第三紀,第四紀)時間延革表

2.2「人類世」的概念

自18世紀末開始,人類活動作為主要的地質外營力,對地表形態起到深刻作用,對地球環境產生重大影響,使地球演化改變原有速率,自然與人類的關係密不可分,並且共同影響地球未來.至於人類世的最後時限,應當是到人類自然消亡的那一天,這個時間估計會持續幾萬年甚至更長。

提出人類世及人類世地質學的概念,最主要的依據就是把人類活動當作一種地質營力,並且運用這種觀點解釋近300年來以及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的地質過程及地球演變。把人類活動作為一種新的地質營力並不否定原有的有關地質營力體系,人類活動可以歸結在外力作用範疇,不過由於近幾百年來,人類活動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因此可以把其作為一種獨立的地質營力概念予以描述,這樣更顯具體和科學。

人類活動營力的表現與作用結果

2.3 「人類世」的研究方向及前沿研究熱點

「人類世」主要揭示的是地球的現在與未來,而不是過去。

2.3.1 「人類世」的研究方向:

①人類活動的特點決定了地球演化的規律、速率和方向, 這也是人類世地質學主要的研究論點。②預測地球的未來。③人類世環境。這種「環境演變」主要是指環境問題的演變, 和傳統的自然環境演變有本質區別。

2.3.2 人類世研究前沿熱點:

① 人類活動導致了海水的不斷酸化。② 人類活動驅動的大氣圈變化。③ 人類活動驅動的生態系統變化。

2.4 「人類世」的下限,即起點

人類活動——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的人類經濟活動對氣候和環境造成了全球尺度的影響。這些影響涉及沉積、大氣、生物、海洋、冰凍圈等多個圈層, 在地層中留下了可見、可測的標誌, 能夠為人類世( 統) 下限( 底界) 的確立提供地層學上的證據。

這是與題目問題最直接相關的問題(關於具體的證據以及論證過程,我卻回答不了那麼細緻,捂臉…)。有多種不同的意見。

① 原全新世下限。建議直接用人類世取代全新世,強調從全新世開始人類的作用就已發生, 人類作為地質營力對地球產生的全面影響。

② 全新世早期,即把下限推到數千年前。(吐槽,這是說人類毫無下限啊。。。)強調在前工業時代人類的農業活動所造成的大氣改變就已經很可觀了, 所以將人類世的下限定為全新世早期。

③ 工業革命開始。提議將西方國家 工業革命的開始時間即 18 世紀下半葉,作為全新世 和人類世的界線,因為根據冰芯記錄,自那時起大氣中數種溫室氣體濃度激增,並且人類對地球產生了清晰可辨的、全球性的影響。

④ 20世紀中葉。依據是與 19 世紀相比,由於化石燃料燃燒造成大氣中CO2含量增加。

⑤ 人類世應該從13400年前就開始了,這與人類首次大規模遷移至美洲的時間相一致。晚更新世人類的狩獵導致美洲巨型動物滅絕,並造成甲烷排放量顯著減少。

⑥ 前文提到的1610年,歐洲開始對美洲進行殖民統治。

其中,③④為主流意見。


3. 明朝滅亡與「小冰期」

了解了「人類世」的概念,我們可以了解到說「歐洲對美洲殖民統治」導致了「小冰期」是有一定道理的,(具體論證有時間再補...逃...) 而「明清小冰期」與明朝滅亡的關係,同樣有歷史學家做了研究。

3.1「小冰期」的概念

「小冰期」一詞最早由Matthes提出,用來描述「全新世最暖期之後冰川中等規模復活的寒冷時期」。由於小冰期的大部分時間與我國歷史上的明清兩代相合,因此在我國也被稱為明清小冰期。

3.2明朝滅亡與「小冰期」千絲萬縷的聯繫

明朝滅亡距今已有近400年,然對其滅亡原因的探究,各家依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事實上,認真研究中國古代王朝興替原因後就會發現,無論是夏、商、周的更替,還是漢唐的興盛,抑或明朝的滅亡,都與氣候變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小冰期氣候會導致自然災害多發、農牧業減產、人口遷移,甚至政權的更迭和政治疆域的變化。

① 「小冰期」與農業

小冰期無論對身處中原的大明王朝還是遠在東北的後金女真族來說,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尤其是氣溫的降低和降水量的忽高忽低,使農作物的生長條件變得苛刻,從而導致農作物的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牧草死亡等致命性打擊。

② 「小冰期」與社會動亂

氣候溫暖時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綜合國力最為強盛的時期,此時期也更容易出現盛世,如漢唐的強盛都是出現在氣候溫暖期。而氣候寒冷期則更容易出現災荒、社會動亂等不穩定因素。

③ 「小冰期」與明末軍事戰爭

多數王朝更替與溫度的冷變存在著大體同步的共振關係,而戰爭的高發期也多出現於氣溫冷變時期。儘管氣候變遷對戰爭的走向不會產生決定性作用,但其必然會影響到戰爭的進程。

「氣候決定歷史」理論尚存在很大爭議,一個複雜社會問題的解決需要從多角度出發,既要運用到社會科學的相關知識,同時也不能忽視自然科學中自然環境變遷這一客觀事實對人類歷史進程所產生的作用力。

當然,這觀點矮大緊肯定不同意。

再也不熬夜答題了,頭昏眼花。

參考文獻

Head M J, Gibbard P L. Formal subdivision of the Quaternary System/Period: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5, 383:4-35.

Smith F A, Elliott S M, Lyons S K.Methane emissions from extinct megafauna[J].Nature Geoscience, 2010, 3: 374-375.

Crutzen P J, Stoermer E F.The「Anthropocene」[J].IGBP Newsletter,2000,41: 17-18.

易山明. 明朝滅亡與「小冰期」[J].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5):145-148.


這個……應該風牛馬不相及吧?


如果是的話,將是歐洲殖民主義危害中華文明的又一鐵證

在做金融風險分析的時候,有時需要故意混淆「地質尺度」與「社會尺度」,這樣就把價格炒得高高的,把股民騙進去,呵呵,然後偷偷賣掉,賺大錢,休假刷知乎,聽地質學PhD們普及知識。

下回繼續改進混淆方式,賺更大的錢,聽更大的牛出來講話,再蒙更大的局,樂此不疲。

賣環保設及其股票也可以啊,油氣都可以啊,哈哈。

沒有比愚弄人的智商更快樂的事兒了,賺錢都沒那麼過癮。


這個問題,有點「見風就是雨」吧。

明清小冰期,Nat Geo 曾經科著過,其中一個解釋是太陽黑子活動的顯著減少。上圖:

1600年-2000年 太陽黑子 (Sunspot) 活動的歷史趨勢

Sunspot numbers over the past 11,400 years have been reconstructed using Carbon-14-based dendroclimatology. The level of solar activity beginning in the 1940s is exceptional – the last period of similar magnitude occurred around 9,000 years ago (during the warm Boreal period).[6][7][8] The Sun was at a similarly high level of magnetic activity for only ~10% of the past 11,400 years. Almost all earlier high-activity periods were shorter than the present episode.[7] Fossil records suggest that the Solar cycle has been stable for at least the last 700 million years.

科學家利用「碳十四定年法」量度了過去一萬多年太陽黑子的活動。20世紀下半葉,太陽黑子活動史無前例的高。相對而然,在過去10000年,只有10%的時間,太陽黑子活動達到今天這樣高的水平。

化石顯示了,太陽活動周期在過去700萬年都是比較穩定的。

==========

這說明了,在地球歷史的大部份時間,地球氣溫都是比現在冷的(90%的時間)。在1650-1700年期間,太陽黑子活動剛好到達了底谷,因而導致全球變冷。20世紀以來,太陽黑子的活動剛好達到了最高水平,某個程度上助長了全球變暖。


有些法國人就是去考據巴黎植樹情況對馬奇諾防線的守軍心理影響,以此證明貝當投降的歷史必然性和法國無上的天命,也不願意好好地思考一下應對希特勒的方案。


明清小冰期主要是歐洲,亞洲人口大爆炸造成的,美洲人口少,非洲因為賣黑奴引起頻繁的戰爭所以人口也不是太多(廢奴後人口爆炸,但是相對於歐亞大陸簡直可以忽略)


這得先找到美洲本土農業社會變化的可信數據,而且要求數據大於全球其他地方加起來的數據,然後還要驗證數據確實促進碳固化,再證明碳固化是溫度變化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其他。

冰芯的碳量可能因二氧化碳逃逸而減少,也有可能因森林火災或者火山爆發而增加,又受當時的氣壓、風力等影響,用不同時期的冰芯碳含量來判斷全球大氣平均碳含量不嚴謹,可能不同地方不同。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沒那麼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