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臺灣體育名嘴傅達仁

臨終安樂死畫面曝光,兩分多鐘的視頻,記錄了傅達仁在家人的陪伴下吞下藥劑,平靜倒下的過程——平和、莊嚴,又不免令人心碎。

作為中國第一個選擇安樂死的人,傅達仁生前一直致力於讓安樂死合法。據悉,家人之所以選擇公開這個視頻,也是想以此來推動這個議題的合法化。然而,尚且不講這項議題在現實層面的重重阻礙,在意識層面,我國大部分人仍停留在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階段,所以有關臨終關懷和尊嚴死的討論一直缺乏羣眾基礎。

好在,除了傅達仁的身體力行,還有一些影視作品關注到了這一議題。

紀錄片《生命裏》,就講述了舒緩療護區(安寧病房)裏發生的故事。

病房裡收治的都是癌症晚期患者,平均生存時間不超過三個月。在這裡,死亡和喫飯一樣平常,醫護人員以及家屬的任務不是全力挽救生命,而是默默陪伴他們平靜而有尊嚴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醫院的牆壁聆聽了比教堂更多的禱告……」粉紅的花瓣隨風緩緩墜落,故事從這裡展開。

記得

這裡是上海臨汾社區服務中心的舒緩療護區,乳腺癌晚期患者魯勝蘭老人只剩下一個月的生命。護士小心地試探她對死亡的接受程度,有太多剛進來的病人接受不了隔壁病友相繼離去,在他們眼裡,醫院是救人的。

醫院對面的居民樓外牆上也掛滿了鏡子,意在將「死亡之氣」反彈回去。醫院也不得不為逝去的病人單獨開闢一條通道。這些現象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關,死亡向來為人所忌諱,「把一羣將死之人聚集在一起姑息治療」也不為大多數人接受。《2015 年度死亡質量指數》中顯示,公民死亡質量英國居全球第一,而中國大陸則排第 71。

在「公眾對姑息治療的認識」評分中,中國得分為 2 分(滿分為 5 分)。

這意味著,在我國,公眾對於姑息治療服務的瞭解和認識有限,可以從政府門戶網站或社區機構中獲得的有關姑息治療的信息很少或沒有,大多數的醫療資源都集中在治癒性治療上。因此,在這個充滿「死亡氣息」的特殊病房裡,難免有人心態會崩,僅有少部分的患者能直面死亡,魯勝蘭便是其中之一。她曾堅定地表示「就是這個等死的毛病,一點壓力都沒有……」

在魯老的心中,自己得了這個毛病,活一天就賺一天,在最後的日子裡,她最愛做的,也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回憶往事。尤其是當年在新疆的苦辣酸甜。「新疆的哈密瓜太好喫了……人家喫瓜像是吹口琴一樣一口氣吹過去」

丈夫忍不住誇她:「當年我們在新疆很幸福,你媽媽真的厲害,養了雞、兔子……」

繪聲繪色地誇讚裏充滿著愛意。當然記憶也不全是美好的,魯老也向護士悄悄袒露自己曾有過自殺的念頭。最後因為捨不得四十多歲的兒女而放棄了。果然兒女永遠是母親的心頭肉。胃癌晚期患汪明昌被問道:「當年是她(老伴)追你還是……」提問者話音未落,老人家笑著搶答:「我追她(老伴)」

還不忘稱讚老婆年輕時的容顏。

豎起大拇指:「算好的。」

回憶起當年甜蜜的二人世界,老人的眼裡寫滿了懷念。

令肺癌晚期患者黑子叔記憶猶新的,是 17 歲那年抗戰勝利時,解放軍在武漢遊行。

他甚至清楚地記得遊行的路線。

47 歲的王學文 26 歲就得了腫瘤,最讓他引以為傲的是年輕時幾段青澀的戀愛。

即使生命即將走向終結,幸運的是,他們還有記憶,在最後的日子裡停下趕路的腳步,看看身後或深或淺的腳步,盡情去感悟、回味這一生。

陪伴

「你(鬍子)長得很快嘛!」陳曉軍的女兒正在幫他刮鬍子。說起自己的女兒,陳曉軍總是一臉驕傲:「哎呀!我這個女兒養得不錯。」

除了驕傲,陳曉軍對 30 歲還沒結婚,為家庭付出所有的女兒更有著深深的愧疚。

病榻前,家屬的陪伴給了病人最大的慰藉,魯老一家帶著年夜飯到病房裡過除夕。

擁有如此和諧的大家庭,魯老很知足,她經常對親兄弟姐妹說「謝謝!」 多少個「謝謝」,都表達不了對親人陪伴的感激。除了親人,沈和敏的病牀前還時常圍繞著一羣老朋友,送飯、送禮物、看望聊天……老人們堅守著不似親人,勝似親人的珍貴友誼。認識一年多的朋友變著花樣地給沈和敏做病號飯,增加營養。

一起跳舞的舞伴輪流結隊探望,陪著聊天解悶。即使身患重病,沈和敏的心情總是很愉悅。當丈夫誇自己有魅力時,她打趣道:「我剛喫的飯都要嘔出來了!」

彌留之際,親朋好友的陪伴和悉心的照顧帶給患者無盡的溫暖,也將患者對死亡的恐懼驅散大半。回味這一生,汪明昌覺得自己很幸福,他早已平靜地將自己的後事安排妥當——一切從簡,不辦葬禮,接受海葬。心願當生命即將走向終結,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尚未了卻的心願,此刻家屬最大的願望是幫助患者達成最後的心願,盡量讓患者不留遺憾地離開。吳留生最大的心願是再看一眼家鄉——浙江海鹽,即使路途並不遙遠,由於病情加重,吳留生久久未能了卻這樁心事。

兒子只能獨自前往家鄉,把家鄉的一草一木用相機記錄下來給母親看。看到照片,也算是解了鄉愁。

吳留生是幸運的,更多的患者未能達成心願,只能帶著遺憾離開。卵巢癌患者朱慧芳的心願是看一眼十多年未聯繫的女兒,這也是她一直以來的心結。醫療人員也加入到尋親隊伍,通過各種方式找人。遺憾的是,老人最終沒能見到女兒。腫瘤擴散到全身的沈和敏的心願是捐出自己的眼角膜,為社會做出最後一絲貢獻。

然而,最終家屬沒有在器官捐獻書上簽字,沈和敏帶著遺憾離開了。「有人說,懂得了遺憾也就懂得了人生,遺憾的人生,可能纔是真正的人生。」片中的臨終患者是不幸的,但同樣也是幸運的,更多的臨終病人只能以更悲慘的方式離開人世。截止 2017 年 6 月 13 日,全國設有臨終關懷科的醫療機構共 2,342 家,而據《「中國城市臨終關懷服務現狀與政策研究」總報告》推算,全國每年需要提供臨終關懷服務的病人超過 750 萬。也就是說,一家臨終關懷機構需年服務約 3,202 人才能滿足需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 年我國 60 周歲以上人口達 2.4 億,佔總人口的 17.3%,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與之相伴的,是高齡患者數量急劇增加。對於已經進入生命末期階段的臨終患者來說,如何治療、如何面對死亡以及身後之事,是一個嚴峻的醫療和社會問題。而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每個人都嚮往「優生」,可當生命即將走向盡頭,「優死」也是人的基本權利。死亡是不可避免和讓人悲傷的,在彌留之際,是在痛苦的搶救和孤獨的忍受中離去,還是在溫暖的陪伴下安靜地走完最後一程,也許護士張敏的一番話能給你答案:「我們的目的是能讓患者有尊嚴地、安靜地離世,但有時接過來的病人,醫生採取醫療行為,或者家屬要求患者吊液,其實病人有時候活得很辛苦,他們為家屬而活,或者為整個大的醫療環境而活,其實他們到了最後一刻,都沒能為自己的生命做主……」對待死的敬意,猶如對待生的真誠。誠如一位臨牀醫生所總結的那樣,「死亡,不是醫生的失敗,而是每個人都會到達的終點,如果能夠讓晚期患者的餘生盡歡,那麼,我也就練就了世間最好的葯。」截圖:紀錄片<<生命裏>>題圖:騰訊視頻截圖責任編輯:joy

參考文獻:《2015 年度死亡質量指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