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本推動著各種新業態、新模式瘋狂前進的年代,傳統意義上的餐飲逐漸開始了兩級分化,傳統連鎖餐飲要麼逐步消沉,要麼推陳出新。而更多的新品牌,帶著其他業界的經驗和優勢,一股腦紮了進來。於是乎各種網紅品牌如雨後春筍般紛紛現世,一時間羣魔亂舞,亂象橫生。

一般消費者在這一波接一波令人目不暇接的浪潮中,被品牌一次次的消費,一次次的被收割。初體驗時的驚喜最後變成驚嚇的都會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最終留下來的都是「十項全能」。

視覺系+偶像系+治癒系。

上週五,小編潛入了上海餐飲連鎖加盟展覽會,除了海外傳統品牌:DQ、棒約翰,還有國內傳統品牌:家有好面、楊國福等等。接下來的 近百家品牌,完美的呈現了什麼是視覺系。

紅黑的視覺效果滿點

鮮艷的黃色,加上出挑的名字,帶來的視覺衝擊還是槓槓滴

還有偶像系

歐式美女頭像的意式冰激凌

三國IP再次被熱炒

同樣的三國IP,這個有些創意,而且和菜式很搭配

這個索性就是偶像效應了

鹿鼎記的IP

還有治癒系

一看名字就有一股清新感

有沒有化妝品櫃檯的趕腳

彷彿在和知識分子品茶

各路神仙各出奇招,小編挑選了多家進行了試喫,總體來說還是物有所值,除了幾家光靠宣傳,產品七拼八湊的品牌(不能擋人財路,故不加曝光)之外。很多品牌在健康訴求,菜式創新上還是下足了功夫的。

泉鯉的日本輕食

連鎖加盟是每個品牌能迅速拓展的一個手段,一個店鋪需要10萬~20萬的加盟費,對於品牌方來說可能這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可對加盟方來說,這可能就是他的一切,他的未來。我看到了他們在一家又一家的展臺間流連,一家又一家進行試喫比較,在價格和口味上反覆不斷地進行權衡。正是有這些熱情高漲的投資者的存在,我想至少現在不需要再去懷疑這個市場了。

我看到了站在風口的那隻豬了。

日本料理已經是中國大眾消費者評價餐飲店的一個標準,而日料則在服務,菜式,風味上都達到了一個高度。如何在滿足這個標準的同時進行突破,是很多從事日料的餐飲人共同的課題。

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的味之素,希望將成功經驗也帶給我們中國的餐飲人。去過日本的中國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那些所謂的「日式料理」了,如何將原汁原味的日本料理呈現給大眾,如何將品牌進行全方位的提升,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Eat Well,Live Well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