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

脂肪肝與血脂異常需要治療嗎?!

韓大康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肝病與腫瘤生物科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佑安醫院優秀見習教師,全國肝膽病諮詢專家。工作25餘年一直從事肝病專業的臨牀醫療、教學、科研工作,對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抗纖維化、肝臟腫瘤、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療有豐富的臨牀經驗。對於肝臟腫瘤進行了靶向和免疫治療的臨牀研究。在肝膽相照上發表科普文章17篇。參與編寫《疑難及重症肝病查房實錄》《人工肝治療學》《新編臨牀實習手冊》《感染科專科醫師臨牀思維》等著作。

脂肪肝的患者常常伴有血脂的異常。血脂異常最常見的就是甘油三酯(TG)、膽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下降。臨牀上通過檢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來反映LDL和HDL的水平。對於這些指標您都瞭解嗎?

血脂就是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類脂的總稱。脂類物質在體內有多種生理功能,但是如果這些脂類物質太多或者太少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血脂主要以脂蛋白的形式在血漿運輸和被利用。常見的形式有乳糜顆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間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LPa)。

血漿中與血脂結合蛋白叫載脂蛋白,包括多種類型及亞型。臨牀上經常檢測的類型就是apoAⅠ和apoB。apoAⅠ可以反映HDL的水平,apoB可以反映LDL的水平,其數值增高與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呈正相關。

肝臟是合成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主要場所,當肝細胞合成的甘油三酯因各種原因不能及時轉運出肝細胞外,會聚集在肝細胞漿中,最終會形成脂肪肝。甘油三酯是人體儲存能量的主要形式,膽固醇在體內可以轉化爲膽汁酸和類固醇激素以及維生素D3等。

化驗單上經常看到的LDL-C其主要功能是將膽固醇轉移到肝外組織,它更容易進入動脈血管壁造成動脈硬化,因此人們常叫它爲“壞膽固醇”。另一個血脂項目HDL-C主要功能是將膽固醇從周圍組織運輸到肝臟再循環,以膽酸的形式排泄,可以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好膽固醇”。HDL-C降低是ASCVD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LDL-C是調脂治療的最主要靶點。在中國膽固醇教育計劃血脂異常防治專家的建議中,針對不同類型患者給出了降低LDL-C水平的目標值。脂蛋白(a) LP(a)升高提示ASCVD和血栓形成風險增高。

脂肪肝與血脂異常需要治療嗎?!

脂肪肝對人們健康的影響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些影響中除了我們比較熟悉的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冠心病、腦卒中以外,長期的脂肪肝也會發展成肝硬化,另外現在研究認爲脂肪肝與肥胖也是腫瘤疾病發生的高風險因素。

因此脂肪肝與血脂異常都需要治療,而治療首選的方案是以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爲主,比如適當的運動,戒菸限酒、低脂少鹽的飲食,控制體重等等。這裏說的運動最好是有氧運動,不是劇烈方式的運動,而且需要堅持持久。另外有些患者則需要藥物幹預。現在還沒有專門治療脂肪肝的藥物,根據血脂水平,有時可以使用降脂藥物。臨牀上降脂藥物很多,其中他汀類藥物是臨牀上研究最多最充分的降脂藥。有許多患者擔心其副作用不敢使用,其實這類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都比較低,其程度也較輕,大部分都是可控的。研究證實他汀類藥物不僅能夠降低血脂也能夠改善患者預後,因此他汀類藥物是臨牀上的首選,低劑量的他汀藥物一般都很安全,包括合併乙肝的脂肪肝患者都可以使用,在服用的過程中做到經常檢測並與醫生溝通即可。

脂肪肝與血脂異常需要治療嗎?!

也有些患者會問我平常不喫肉,飲食很素,爲什麼還會血脂增高。其實血脂異常的原因有原發和繼發兩大類,原發性血脂異常比較常見。但總體的原因還是比較複雜的,每位患者的情況需要具體分析。這裏只介紹一種情況。我們體內的血脂來源有外源性和內源性兩種,二者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維持着人體的血脂水平相對穩定。當人體從食物中攝取了脂類物質後,腸道對於脂肪的吸收便會增加,血脂水平也就會有所升高,這時外源性血脂水平的升高,使得肝臟內的脂肪合成受到一定的抑制。相反,如果食物中脂類物質偏少,人體的內源性血脂的合成速度便會提高,從而避免血脂水平偏低。正是這種關係的存在,機體可以保持體內的血脂水平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如果是長期高脂飲食,血脂顯然會超過肝臟的代謝負擔,引起血脂的異常升高,相反,飢餓、過度減肥等不合理的節食會使得脂類和蛋白質攝入偏少,造成營養不均衡,體內會發生脂肪動員,另外,肝臟還可以利用糖合成脂肪,所以其血脂水平並不一定會下降,因此合理飲食很重要,節食的過程中要注意營養均衡,避免極端化的節食。

更多肝膽資訊,免費諮詢醫生,請關注“肝膽相照一家人”微信公衆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