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4月起,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将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BBGA),并将在20个月内分步完成;而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债券指数和富时罗素指数也将在不久后采取行动。

  机构预计,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三大主要固定收益基准指数,将带来高达2500亿~3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从相对价值来看,中国债市的高收益对海外投资者具备吸引力。目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降至2.4%,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0.095%、-0.083%,全球负收益国债已经高达10万亿美元,而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维持在3.1%左右,相对收益明显体现。

  实际上,海外投资者早已抢先配置中国债市。截至2018年年末,境外机构共持有人民币债券1.73万亿元,年度增速达51%。从持有存量的结构来看,国债占63%、政策性金融债占21%、同业存单占11%,国债占比相较2017年年末提升了10个百分点。

  但目前外资对中国债市仍存在着完善回购市场、对冲工具方面的诉求。接下开,如果中国债市能够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包括允许境外投资人与境内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优化境外投资人参与利率互换 (IRS)市场流程,并进一步开放回购市场,这将有助于改善市场流动性、加速吸引外资流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