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失街亭,孔明淚泣流;

獨愧愴然處,感懷先帝明。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只因街亭之失,造成了全線大軍的敗退,也進一步將劉備的識人之能推向神壇。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劉備白帝城託孤之時,曾對諸葛亮言及:「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就真是為了單純的提醒諸葛亮嗎?

其實,以祥子淺見,其中可能大有文章。

其一:劉備話中有話,借小小馬謖,從側面提點諸葛亮的用人之能有所不足。

當時,劉備正處於生命的彌留之際,每一字一言一語,自當不會無的放矢。為何要單單提出和諸葛亮情同師生父子的馬謖呢?

只因,劉備非常了解諸葛亮的才能與缺點,而諸葛亮的缺點又很難令劉備放心。那就是諸葛亮的用人之能不足,主要是較為感性和苛刻。

從一句「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就不難看出,蜀國後期人才極其凋零。

因此,劉備才利用自己生命的最後寶貴時間,借用小小馬謖側面提醒諸葛亮的用人短板。可惜的是,劉備的話還沒有說完就溘然離去了。是否還有讓諸葛亮多給馬謖基層歷練機會後再行重用的意圖,就不得而知了。

其二:並非劉備看透馬謖,而是劉備看透了諸葛亮。

那麼,劉備主要從那些方面看透了諸葛亮呢?

一是當曹操用假信欲將徐庶騙至曹營前,徐庶曾前往諸葛亮處,並向其推薦劉備為可輔之主。當時,以諸葛亮之能,不可能看不出其中有詐,但其並未提醒一二。

因為,諸葛亮非常想要一個能夠實現自己心中夢想的舞台,而這個舞台的主角只能是自己。如果,他沒有一個遠大的人生理想與抱負,就不會費盡心機去研究各諸侯的優劣了。

由此可見,其性格較為獨權,一但掌權也更加容易信任和重用緊隨自己之人(也就是比較聽自己話的人)。

二是諸葛亮的威望不足,在指揮魏延、李嚴以及陳到等大將不順的情況下,可能會盲目重用馬謖。實事也正如劉備看透的一樣,果然在決定街亭防守將領時,將大將魏延置於並不重要的列柳城,用於策應馬謖,最終導致第一次北伐的失敗。其實,除了大將魏延足勝街亭防守重任外,李嚴也是個不錯的人選。只為李嚴同為劉備託孤之臣,諸葛亮怕其影響自己的權威,所以將其置於江州之地,用於防守江東孫權。同樣,作為劉備的侍衛長陳到,一生追隨劉備南征北戰,戰功赫赫,自然能力不俗。

但最終的結果,諸葛亮並未將此三位大將列為自己心中的重用名單。

三是歷練是人生必經的發展規律

馬謖自從跟隨諸葛亮以來,並未經歷太多的戰事,也未有前線作戰的經驗,如果臨陣重用,後果自然無法想像。而如果能多給馬謖一些錘鍊的機會,以馬謖之智也必然會是一個可造之才。但遺憾的是,這些話劉備是沒有機會再跟諸葛亮講了,而諸葛亮也正如自己擔心的那樣,臨陣重用了馬謖。

最後淡淡來了一句「悔不聽先主之言」,便將自己用人不當的重大過錯掩飾了過去。


三國時期,群雄並立,諸侯爭霸。從董卓入主朝政起,再到最後劉備、曹操、孫權三人三分天下。這之間出現的能人巧士數不勝數。可在這之中也有一些人湊數其間,雖有一定能力,卻實在是不堪大任,最後落得凄慘結局。如「紙上談兵」的馬謖,罔顧兵法,失守街亭,最後被諸葛亮揮淚斬殺,實在令人嘆息。

其實對於馬謖的不足,蜀漢早有一人看了出來,並提醒了諸葛亮。原來在白帝城託孤之際,劉備就曾對諸葛亮說過:「馬謖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對他多加考察。」這點就可以看出劉備的先見之明,可劉備又是怎麼知道馬謖不可用的呢?筆者認為主要有如下幾點原因。

一,長期相處為伴,深知馬謖實幹。

先說馬謖這人,馬謖年少頗有才氣,在很早就跟著劉備做事了,最初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隨劉備進入蜀地,入蜀後又先後任綿竹、成都縣令和越嶲太守。建興三年(225),諸葛亮率軍討伐雍闓,馬謖給出了有效建議,七擒、七放孟獲,使南中人心歸服,為後來爭霸中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些可說馬謖這個人還是有些才幹的。

可是,馬謖兄長馬良也是同期和他一同入蜀的, 作為馬謖的哥哥,當然會十分了解自己的弟弟。而作為二人上級的劉備,在長期的相處中,不僅可以從馬良處了解到馬謖的不足,更是能通過平常看出二人的強弱,了解到馬謖於馬良的差距之處。

二,劉備慧眼識人,眼光獨到。

在亂世中,劉備能從一個普通的「村夫」,一步一步不懈努力與奮鬥,到最後建立蜀漢。可以說在東漢末年鮮有人能和其匹敵。曹操評價他時說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又說:「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將生憂寡人。」能為人君,劉備絕對有自己獨到的眼光和能力。

他能在市井之間識得關羽、張飛的不凡,後又得趙雲,請諸葛亮出山,並都使他們的才能得到很好的展現。又用龐統,法正進川取益,用魏延得漢中太平。這些可以說劉備的一生之中,幾乎沒有看錯人,也沒有用錯人。甚至包括他死後留下的費譯,郭攸之等臣子也都是蜀漢骨幹。而對於馬謖,眼光毒辣的他自然深諳其真實能力。

三,作為一個帝王,劉備無疑更加明白知人善任的道理。

多年的戰爭下來,劉備自然可以分清,誰是大才,可委以重用。這點從馬良身上就可以看出,同在劉備手下任職,無疑更有才華的馬良更受寵愛。而觀之馬謖,劉備則逐漸發現他的諸多缺陷,並在託孤的時候告訴了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可事與願違的是,對馬謖極其器重的諸葛亮並沒有將此放在心上,依舊一如既往。到最後釀成大禍的時候,已悔之晚矣。

我們不得不說,劉備作為一個開國君王,他幾乎做了自己該做的一切。他當之無愧是那個時代的梟雄之一。而馬謖的誤用,也非全是諸葛亮的過錯,在人才極度缺乏的蜀漢,馬謖是諸葛亮眼中少有的希望之一。太過著急導致用人不清才是主要原因,不過這也給諸葛亮帶來了一輩子的遺憾,實在可惜。


劉備發動夷陵大戰失敗,壯志未酬,氣恨交加去世。在臨死前,他該有多少話要交代啊。可為什麼別的話不說,卻偏偏給諸葛亮說一句「馬謖不可大用」的話,彷彿他已經預測到未來馬謖會「失街亭」一樣。難道劉備有這麼神嗎?

當然了,「神話」是不可信的。劉備之所以在去世前,特別給諸葛亮交代這一句,我覺得,有四種可能。

(劉備劇照)一、劉備看出來諸葛亮會重用馬謖。

劉備既然已經把劉禪及整個朝廷都託付給了諸葛亮,他當然知道接下來諸葛亮會有一番人事安排。諸葛亮如果要進行人事安排,必然要重用馬謖。為什麼呢?

因為在之前,馬謖已經多次來到京城活動,找諸葛亮談心。諸葛亮對他也非常喜歡,經常和他抵足而談。而且常常一談就到天明,通宵不睡。這種情況,劉備當然是知道的。

在劉備看來,馬謖這樣做是有問題的。一者,說明馬謖這個人有機心,他知道諸葛亮深受劉備信任,劉備肯定會重用他,他因此結交潛力股。二者,馬謖這個人只會夸夸其談,其實並沒有真本事。所以劉備一直並沒有重視他,最多讓他當一個太守,而且多半還是看在他哥哥馬良的面子上。三者,馬謖這個人,人緣其實不好,他太孤傲,看不起別人。因此如果他將來當了高官,必然管理不好。

正因為看出了諸葛亮必然重用馬謖,而馬謖又不是一個可靠的人,所以劉備特別給了諸葛亮一個提醒。

(諸葛亮劇照)二、劉備害怕諸葛亮重用馬謖而做大。

劉備在臨終前,把兒子及整個蜀國都託付給了諸葛亮,可見他對諸葛亮的信任。他信任諸葛亮,那是看出諸葛亮這個人「志慮忠純」,絕對是可以忠心耿耿輔佐他兒子劉禪的,絕對不會成為第二個霍光,第二個曹操。

但是,劉備雖然絕對信任諸葛亮,但是他也有擔心。擔心將來諸葛亮身邊的那些人,會給諸葛亮進讒言。他們會對諸葛亮說,整個蜀國都是你維繫下來的,你功勞如此大,而劉禪又沒有什麼本事,你為什麼不廢了劉禪自立呢?儘管諸葛亮沒有那樣的想法,別人反覆不斷地述說,說不定諸葛亮就會動心思了。儘管諸葛亮不會動心思,但是很可能其手下會對諸葛亮進行「黃袍加身」,那樣一來,諸葛亮也就身不由己了。

在劉備看來,喜歡投機鑽營,又誇大其詞的馬謖,將來絕對會是一個鼓動攛掇諸葛亮做大的「奸臣」。因此,劉備要給諸葛亮打預防針,提醒他千萬不要重用馬謖。

(馬謖劇照)三、劉備給諸葛亮交代時沒有史官在場。

劉備當初給諸葛亮交代的話,肯定不只是一句「馬謖不可大用」的話。還有很多話。有交代諸葛亮全權處理蜀國大事的,有交代讓李嚴掌管軍事的,等等。

但是,當時蜀國沒有史官,也沒人把劉備的這些交代全記下來。而後世之所以記得劉備交代諸葛亮「馬謖不可大用」的話,是因為後來馬謖失街亭以後,諸葛亮痛哭,說當年劉備就給他交代過「馬謖不可大用」,自己沒有聽劉備的話,結果才造成失敗的結局。正因為諸葛亮把這個話說出來了,史官才知道當年劉備給諸葛亮說過那句話。也因此,史官特別把那句話記了下來。

四、劉備當年壓根沒說過那句話。

這是一個大膽的猜測。對不對,我說在這兒,大家來評判。也許當年劉備壓根兒就沒有給諸葛亮說過「馬謖不可大用」之類的話。只是後來馬謖失街亭後,諸葛亮想尋找一個說辭,才故意這麼說罷了。

諸葛亮的這個說辭,其實是在表揚劉備。表揚劉備,就是在讚揚劉備英明正確。他通過讚揚劉備的英明正確,一方面,讓蜀國人繼續支持劉家天下。另一方面,也讓劉禪對他有好感,藉以鞏固自己的地位。

當然了,這四種情況中,究竟哪一種情況是真的,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


1.劉備在社會上混了60多年,看人還是有一套的。縱觀劉備一生,在用人方面基本上沒出過錯。劉備去世前,比諸葛亮大30歲左右,閱歷豐富,更能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中看出優劣點。劉備說馬謖.「言過其實」,是平時留意了馬謖的言行。人之將死 其言也善。劉備沒必要臨死時詆毀馬謖這個年輕人,所以才給諸葛亮提個醒。

2.馬謖與諸葛亮關係非同一般,是諸葛亮的關門弟子。劉備想提醒諸葛亮不要任人唯親,不要因為私人感情而濫用職權,誤了國家大事。

3.劉備擔心馬謖會像紙上談兵的趙括一樣,一旦重用會給國家造成毀滅災難,當然這可能是劉備的直覺,沒有直接證據,所以防微杜漸,讓諸葛亮提防一下,不要重用馬謖。


你好,本人是三國迷,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還特意去看了劉備託孤白帝城這一集。

劉備問孔明說:你覺的馬謖之才如何?

孔明到:當世英才,不次於江東陸遜。

劉備又說:幼常是讀過不少兵書,可朕總覺得他言過其實,只怕不可大用。

從這一段對話可以看出,劉備是信不過馬謖的所以在臨終之際特意囑咐諸葛亮不可重用。

但是我們可以想到的是,劉備之所以會這麼說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然後經過深思熟慮的。

之後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馬謖鎮守街亭,馬謖好大喜功不聽孔明之言當道紮營反而紮營于山頂,直接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諸葛亮仰天長嘆痛恨自己未聽先帝之言,痛心疾首。

這一事件也從側面說明正如劉備所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感謝邀請!

對於馬謖其人,我們都知道,他在諸葛亮北伐過程中奉命鎮守街亭,結果因為採取了錯誤的戰略,加上指揮失誤,致使街亭失守,最終導致諸葛亮北伐失敗。

結果諸葛亮為了嚴明法度,揮淚斬馬謖,馬謖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名不副實,紙上談兵的代表人物!

其實對於馬謖的華而不實,劉備早就有所提到。他在臨終之時曾對諸葛亮說:「馬謖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對他多加考察。」

為何諸葛亮看不出來劉備卻能看出來呢?

這就是老闆和員工的差距了!

作為一個老闆,你的能力不一定要是公司裡面最強的,但你一定會看人。這樣才能給出合理的安排,實現公司效率的最大化!

劉備從買草鞋發家,創業數十年,規模從小到大,做到今天,可以說是閱人無數,他的識人能力絕對是超過諸葛亮的。

馬謖就好比現在的中國學生們,會考試,不會做事,諸葛亮只看中馬謖考試能力,卻忽略了其實踐能力,而這恰恰是劉備所看重的,最終造成了這場失敗!

所以,劉備能成為當時的三國一霸是有道理的,那可不是憑運氣!

您好,我是白話歷史君,請多指教!


眾所周知,三國的劉備是一位仁主,他胸懷大志,求賢若渴,手下人才濟濟,其中多半為他誓死效忠。然而,鮮為人知的是蜀國後期有兩位文武牛人死得太冤枉,沒有死於一線戰場,卻殞命於「內耗」,最終導致蜀國走向滅亡。

首先,來看這位被「內耗」掉的超級文人,他的名字叫:馬謖。

在三國演義中,馬謖成了「紙上談兵」的著名人物,街亭之戰就是最好證明。事實卻並非如此。

馬謖一共有兄弟五人,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其中哥哥馬良在蜀中是一位名人。馬謖才氣過人,最初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隨劉備進入蜀地,後深得諸葛亮的器重,在他的推薦和支持下,馬謖先後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和越嶲太守。

然而,劉備白帝城託孤時,明確要求諸葛亮扶持一個人,並且要「提防」一個人。扶持的當然是他的兒子劉禪,而「提防」的人就是馬謖。當時劉備對諸葛亮說了這樣一句話:「馬謖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不可委任大事,不可不明察啊。」

結果一向忠心聽話的諸葛亮這次卻一意孤行,沒有聽取並遵詢劉備的叮囑,而是繼續重用馬謖,並把他當心腹,留在身邊,日夜潛談。

後來,諸葛亮征南中之時,馬謖充當諸葛亮的參謀,諸葛亮因為採納馬謖的建議,斬殺雍闓,赦免孟獲,以使南中人心歸服。

然而,隨及,劉備的魔咒就開始顯靈了,諸葛亮磨刀霍霍多時,北伐之際,諸葛亮對馬謖委以重任,讓他守街亭,結果他在排兵布陣上有誤,被張郃所敗,最終導致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功虧一簣,以失敗告終。

為了給天下人以交代,諸葛亮只好上演「揮淚斬馬謖」的悲慘一幕。

當然,其實馬謖還是一個非常出眾的謀士,他才華橫溢,謀略過人,可以說是中流砥柱式的人物。當然,馬謖有一個致命弱點就是,8個字:不能獨自領兵作戰。原因就是馬謖的理論知識明顯強於實戰能力,他沒有衝鋒陷陣的經驗和能力,結果挂帥第一戰就是鎮守街亭這樣的重要關口,結果因「失」而被斬,蜀漢後期最優秀的謀士就這樣被內部消耗掉了,誠為可惜。

首先,來看這位被「內耗」掉的超級武將,他的名字叫:魏延。

魏延屬於路出家的人,他是在劉備應劉璋之邀入川時歸順劉備的,並立下赫赫戰功。公元219年,劉備於沔陽自稱漢中王,並定治所於成都,結果在選留守漢中大將軍時,魏延力壓人氣頗高的張飛成為鎮遠將軍,可見其才能深受劉備的器重和讚賞。

兩年後,劉備稱帝,建立蜀漢,結果魏延搖身一變,成了名震一時的鎮北將軍,成了蜀漢炙手可熱的武將。

公元230年,曹魏三路大軍進攻蜀漢漢中地區,魏延奉命前去抗敵,結果他師出西部的羌中,進擊曹魏涼州地區,結果在陽溪大破費瑤、郭淮的曹魏大軍,一舉粉碎曹魏的進攻。

公元231年,魏延在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於南圍大敗魏兵,獲甲首三千級。

魏延不但武蓋三勇,而且多智謀。史書記載,他曾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建議由他帶五千精兵出子午谷直取長安的奇謀,出意不其一舉拿下魏軍首城長安。結果過於警慎的諸葛亮並沒有採納。

魏延能文能武,可以和五虎上將相媲美。然而,他致命的弱點就是:為人耿直。而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得罪了很多人。其中楊儀可以稱之為他的第一號仇人。諸葛亮雖然積極化解,但收效甚微,原因是諸葛亮喜歡並且重用才能平平的楊儀,而「打壓」和「雪藏」能力出眾的魏延。更為可悲的是,諸葛亮死後,魏延最終死於內鬥中。據史書記載,楊儀殺死魏延後,還用腳踐踏他的頭顱,怒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么?」結果連魏延的三族都被誅殺。

可憐蜀國後期最厲害的蜀將就這樣死於內耗,而其中都跟諸葛亮有直接的關係。可以說正是因為最忠於蜀國的諸葛亮錯用一個人和打壓一個人,導致人才凋零,出現「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尷尬場面,最終導致蜀國走向了滅亡。


劉備雖然在治國理政、行軍作戰等方面的能力很一般,但在識人、用人方面的表現卻是可圈可點,比如在臨終前,他刻意囑咐諸葛亮不要重用某人,後者置若罔聞,結果最終釀成大禍。這個讓劉備很是不放心的人物,便是馬謖。

馬謖字幼常,是蜀漢侍中馬良的幼弟,雖然才能不及長兄,但非常喜歡議論軍事,而且觀點多有可采之處,由此深得諸葛亮的賞識。馬謖雖然很早便追隨劉備,並因功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和越嶲太守等職,但劉備對他的印象卻並不好。在劉備的眼中,馬謖屬於趙括一般的人物,只知道「紙上談兵」,卻無真才實學。

所以彌留之際,劉備特意囑咐諸葛亮道:「馬謖雖然健談軍事,但言語浮誇、華而不實,跟趙括屬於同一類人,所以丞相絕不可以對他委以重任,否則恐將貽害國家。」諸葛亮雖然點頭稱是,但心中卻並不為然。不僅如此,諸葛亮還提拔馬謖做參軍,經常整日整夜地談論軍事謀略,可見對他的器重。

初,越巂太守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深加器異。漢昭烈臨終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見《資治通鑒·卷七十一》。

其實諸葛亮之所以器重馬謖,有很大的苦衷。蜀漢自建國後,大謀士凋零的現象很嚴重,如龐統、法正一般的奇才不再出現,健談軍事且屢有高人一等見解的謀士,也就剩下馬謖一人而已,如蔣琬、董允、費禕等人,都是治國理政的能臣,但絕非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謀士。所以,為了完成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大事業,諸葛亮卻不能不重用馬謖。

而且馬謖的參贊之功,也的確對諸葛亮助益良多,其中最明顯的案例,當屬征討南中戰役。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率軍討伐叛軍雍闓、孟獲等人,臨行前,馬謖為他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策略,希望用施恩招撫而非軍事征服的方式,來贏得南中異族人士的真心歸附。

諸葛亮依言行事,果然斬殺雍闓、降服孟獲,使得南中再不敢反叛(「亮納其策,赦孟獲以服南方。故終亮之世,南方不敢復反。」見《三國志·卷三十九》注引《襄陽記》)。經此一事,諸葛亮對馬謖的才能讚賞不已,所以在第一次北伐中原事業中,便將他帶在身邊。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馬謖唯一一次跟隨諸葛亮在前線作戰,便因為驕狂斷送性命。

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在這次戰事中,諸葛亮使用疑兵之計,聲言將由斜穀道攻取郿城,並使趙雲、鄧芝據箕谷為疑兵,但實際上卻率主力進攻祁山。曹魏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自知難以抵抗,便全都叛魏降蜀,一時間雍、涼震動,長安有被蜀漢攻佔的危險。

魏明帝曹叡聞訊後,即刻命令大將軍曹真駐軍郿城,命左將軍張郃率軍五萬進攻街亭,意在阻斷諸葛亮的進軍路線。諸葛亮聞訊後,派馬謖為前鋒,率領王平等人防守街亭。但讓諸葛亮沒想到的是,馬謖卻犯下低級錯誤,並沒有佔據街亭城迎戰張郃,而是在高山上紮營,意在憑藉居高臨下的優勢衝擊、殲滅魏軍。

然而讓馬謖沒想到的是,張郃進佔街亭後,並沒有急著跟他交戰,而是在四處斷絕蜀軍的水源,讓對方陷入無水可飲的境地。蜀軍饑渴難耐,體力迅速下滑,戰鬥力更是無從談起,最終被魏軍擊潰,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最終,蜀軍部眾四散奔潰,被殺傷、俘獲者極多,只有王平率領的一千人毫髮無傷地返回大營。

經此一役,諸葛亮進無所據,只好在攻取西縣後,率千餘家降民退往漢中,而趙雲、鄧芝亦兵敗於箕谷,至此,第一次北伐中原戰役以失敗告終。諸葛亮退往漢中後,向後主劉禪自請貶官三級,並將導致軍隊戰敗的罪魁馬謖斬首。馬謖被殺時,年僅39歲。

馬謖死後,諸葛亮親自前往弔喪,為他痛哭流涕,安撫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樣恩待他們(「亮自臨祭,為之流涕,撫其遺孤,恩若平生。」見《資治通鑒·卷七十一》)。不過回憶起劉備臨終前的殷切囑咐,諸葛亮是否會心生懊悔呢?

史料來源:《三國志》、《資治通鑒》


感謝邀請,《三國志》中關於馬謖的記載屬實不多,總結起來有三條:第一,馬謖是以荊州舊部的身份隨劉備入蜀,任縣處級、後升廳局級幹部;第二,劉備臨終勸諸葛亮不要重用馬謖,然而諸葛亮偏偏十分器重;第三,馬謖因失街亭被斬殺。這一系列事迹被《三國演義》傳神的刻畫出來,為世人奉上了 「揮淚斬馬謖」 這一出經典橋段,從一定程度上凸顯出蜀漢後繼無人的尷尬局面。

相對於膾炙人口的「失街亭」,劉備臨終遺言這一段並未被大加渲染,然而這卻是史書上非常重要的一筆:

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三國志·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 》

劉備為何會在臨終這麼重要的時刻,抽出寶貴的時間對一個廳局級幹部做一番評價呢?可能有三點原因:其一,劉備確實有精準的識人眼光;其二,馬謖在某些方面是真的不行;其三,諸葛亮當局者迷,認不清馬謖的真實能力。因此,劉備對諸葛亮重用馬謖感到十分擔憂,作為過來人,劉備十分清楚一個錯誤的決定會給帝國帶來怎樣的傷害。

總結起來一句話:在用人方面對諸葛亮並不放心。


識人:

史評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劉備作為一位成熟的政治家,最拿手的便是收服人心和人盡其用,所謂「高祖之風」,就是將識人用人做到極致。在用人制度上比較,劉備和孫權都沒有曹操那樣具有改革精神,東吳依舊是依賴大士族階層,而劉備則是運用超強的政治手腕和人格魅力去吸引人才。因此劉備在時完全可以掌控一切,但是臨終之時,他就開始擔心繼任者和輔政者的用人眼光了。

腹黑的講,劉備並不是完全對諸葛亮沒有防備的,在入蜀之初,劉備原本是帶著龐統和魏延開疆擴土,後期也曾重用和扶植魏延,在一定程度上牽制諸葛亮。在入蜀之後,劉備又培養益州勢力,與舊荊州集團相制衡。我們都不願意相信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竟然還有猜忌,但是政治本身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試想一個毫無防備心的君主,怎麼能在混亂異常的三國亂世生存,躲過一輪又一輪的大清洗,最終完成鼎立霸業呢?

說到這裡我們再插一句題外話,先主託孤,無論在《三國志》還是《三國志·裴松之注》都沒有提及讓諸葛亮取而代之,僅是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段精彩的描述:

劉備命令內侍扶起諸葛亮,一手掩淚,一手拉著他手說:「朕我要死了,還有心腹之話相告!」諸葛亮問:「有什麼聖諭?」劉備哭道:「你的才幹十倍於曹丕,必定能夠安邦定國,終成大事。如果我的兒子可以輔佐就輔佐;如果他才幹不濟,你自己可為成都之主。」諸葛亮聽完後汗流遍體,手足失措,哭拜在地說:「臣我怎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說完後叩頭流血。 ——《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

從「汗流遍體」、「手足無措」和「叩頭流血」三組動作就可以看出,此實乃誅心之言,防範的語境遠遠大於真心將帝國相讓。因此,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都千萬不要將劉備想得那樣單純簡單。

才拙:

劉備是具有超凡的識人能力的,馬謖也許確實是有一定能力,否則史書上也不會用「才器過人」來形容他,一定是他在地方上工作有一定成績。

然而到了中央,身處政治中心,經過一定時間的接觸,一把手和二把手對這位同志的能力有了不同的評價,一把手認為此人才拙,二把手認為此大才。諸葛亮看中的是「好論軍計」,而劉備卻認為「言過其實」,事實是最好的評價標準,一切結果表明劉備是對的。

尹禾本人其實也有同樣的毛病,與人交談時夸夸其談,偶爾引經據典,大家都覺得很厲害的樣子,然而遇到現實事情時,處理的往往並不是很好,這就是空談和實幹的區別。先賢曾經給我們留下過十分寶貴的哲學道理,叫做「知行合一」,後來有類似的理論叫「用實踐檢驗真理」,我們很多人都折在了實踐這一步上,馬謖也是如此,因此他看似很行,但是其實是不行的。

偏愛:

如果單單是前兩條,也無關痛癢,我知道你不行,不用即可。但是要命的是,帝國下一任的實際掌權者,會重用這個人,那就很危險了。因此劉備不得不在臨終時勸誡諸葛亮,事實上諸葛亮在用人上確實有用人唯親的嫌疑,《資治通鑒》中對於諸葛亮的用人,總結起來就是親近趙雲等老臣;打壓法正為代表的益州集團;保護荊州後續勢力,重用「眾事不治,時又沉醉」的蔣琬、氣量狹小的楊儀和本文所說「言過其實」的馬謖等人。因此先主的遺言算是勸誡,也很有可能是敲打。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現在便可以扣題了:原因很明了,在用人方面劉備對諸葛亮並不放心。


劉備確是難得的雄才之主,而諸葛亮也是毋庸置疑的千古賢臣典範,史書上如此,在人們心中亦是如此。不過人無完人,總有些地方不盡如人意,但是瑕不掩瑜,微小的瑕疵並不有礙兩人的偉大。

尹禾有詩云:

高祖雄風攬俊傑,先主仁德引賢能。

卧龍豈是池中物,得遇恩主定風波。


馬謖這個人其實是很有才能的,當初和哥哥一起投奔劉備的時候才是個二十齣頭的毛頭小伙。他是個標準的軍事迷,張口閉口都是行軍布陣,但是劉備卻把他當做文官使喚。乾的都是縣令,後勤等等文職的活。而馬謖對這些都不感興趣,不像一些文官能那麼細緻周到的完成人物,所以給了劉備一個不踏實,不實幹的印象。

馬謖最後的失敗也是吃虧在了在軍中資歷太淺,不能服眾,也缺少實戰經驗。可惜了馬謖,曾經是丞相諸葛亮親手提拔起來的學生,最後諸葛亮不得不忍痛割愛,以正軍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