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六年(公元223),諸葛亮正式展開了對魏國的北伐,這是第一次北伐,也是最有希望的一次。可就當形勢正好時,街亭守將馬謖卻不顧諸葛亮的多次叮囑,拋棄街亭而守孤山,導致蜀軍的咽喉之地街亭卻被魏軍攻下,諸葛亮不得不放棄這次北伐的戰果,此後蜀國失去了北伐魏國最好的機會,之後的幾次北伐沒有一次能夠有第一次北伐的成果,可以說馬謖背上後世罵名是一點不冤的。

那麼問題來了,馬謖為什麼不聽諸葛亮的話當道紮營?要知道馬謖並不是一個軍事白痴,不然諸葛亮也不會把他當作心腹更不可能把防守街亭這樣的重要任務交給他了,馬謖在早期對南蠻作戰時就已經展露了自己能力,他建議諸葛亮對付南蠻要以「心戰為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街亭之戰中,馬謖屯兵孤山其實也有他的目的的,但是這些目的卻都不符合當時街亭戰場上的實際情況。

第一個目的就是居高臨下。兵法云:「憑高視下,勢如劈竹。」街亭之戰中,魏軍騎步五萬人,而蜀軍主力正在攻打祁山,馬謖的兵力嚴重不足,因此他才會想據山而守,如果魏軍膽敢進攻,蜀軍居高而下,以逸待勞還可以打一個漂亮的防守反擊。但是馬謖卻錯估了一個重要的事情,當時的諸葛亮根本不需要馬謖打什麼反擊戰只要馬謖能夠拖住魏軍主力就行了。當時的蜀國正在猛攻戰略要地祁山,祁山守將高剛已經有投降之意了,諸葛亮只需要馬謖夠撐到蜀軍主力回援,而馬謖卻想用街亭之戰作為自己軍事上的一個亮點,打一個以少勝多的戰爭,最終卻自食苦果。

第二個目的,是置之死地而後生。項羽破釜沉舟、韓信背水一戰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士兵退無可退自然會爆發出高昂的士氣和驚人的戰鬥力,馬謖自然也有這樣的想法: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但是馬謖卻又沒有考慮到,項羽、韓信都是沒有辦法而為之,而他則是自斷後路主動把水源放棄。要知道街亭又名街泉亭,是有泉水的,本來蜀軍依靠泉水完全不必為水發愁,如果當道紮營的話蜀軍就掌握了戰略主動權,張郃為了救祁山不得不進攻。而馬謖主動放棄水源,據守孤山,就相當於把主動權拱手讓人了,張郃把水源一斷,就變成馬謖不得不進攻了,為了置之死地而後生而把戰略主動權拱手讓人只能說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馬謖據山而守的目的,其實在兵書中都能找到一些影子,但是他卻只知道照搬兵書而不考慮戰場的實際狀況,如果他能夠聽從諸葛亮的建議,再加上王平的輔佐,那麼守住街亭應該不會是太大的問題,如果能夠守住街亭,穩固隴右,那之後的作戰就有了更大的贏面,克複中原也不是沒有希望。但街亭的失守直接導致了第一次北伐失敗,魏國也把防禦重心從東吳轉移到了蜀漢,蜀漢失去了北伐曹魏最好機會,馬謖即使是死也彌補不了他的罪過,背上千古罵名也是活該。


諸葛亮名氣很大,人們對他的事迹都相當了解。而借著他的光,不少和他有交際的人也因此被大家所熟知。就比如說馬謖這個人,他是諸葛亮的學生,兩人的交際也很深。可是他的這位學生,最後卻被他親手給殺了。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是因為當年馬謖駐守街亭的時候,沒有採取他老師給他的戰術布置,而是選擇用他自己的方式來應敵。結果沒有想到,就是因為他的這一個意外之舉,使得局勢被打破,諸葛亮的戰略布置也因此失敗,最後讓他不得不對愛徒痛下殺手。

在當時看來,街亭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地方,一旦失手的話,諸葛先生北伐的計劃可能就因此落空,而且這個地方還關係著三足鼎立的局勢。所以如此重要的戰略之地,自然要讓信得過的人看守,所以當初他才派了自己的學生過去。要知道這個學生和他的關係很好,雖然是師徒,但彼此之間更像是父子。結果沒有想到,馬謖居然會做出如此魯莽的事,讓諸葛亮的計劃被打亂。 為何馬謖會突發奇想,違背了老師給他制定的計劃,丟到了街亭,跑到了登山去安營紮寨。這其實是因為他們兩人的思想並不統一,諸葛亮再神機妙算,他也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沒有辦法掌控人心。同時,他也受了感情的蒙蔽,太過於盲目的信任馬謖,沒有對他進行一番詳細的了解,這其實也是他的一個大失誤。 師徒二人的想法完全不同,諸葛先生是在求穩,他希望穩住街亭,從而爭取到更多的時間,讓蜀軍能夠順利地向隴西地帶靠攏。可是馬謖這個人卻不是一個不甘平凡的人物,他認為只是守在這裡,沒有辦法真正的立下戰功。他是希望主動出擊,如果能夠打敗進攻街亭的曹魏大軍,那麼他就立下了大大的戰功,這樣才能成為傳世的英雄。 因為這樣急迫的心,他犯了致命的錯誤。最後不僅沒有打退敵人,反而丟失了重要的防守之地。這件事情也讓諸葛先生心痛難耐。其實當初先主在去世之前就對他說過:馬謖這個的學識並不是很好,不能夠當作用,只會紙上談兵,世人對他的誇讚太過於言不符實。可能就是因為這番話,馬謖才會那麼渴望證明自己。而諸葛先生在這也有問題,別人都已經看出了馬謖身上的缺點,更聰明的他應該也看得出來才對,可是因為他對學生的喜愛,導致他忽略了這個問題,所以才有了後面的敗筆。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一出在中國百姓茶餘飯後經久不衰的戲劇讓我們都很熟悉馬謖這個人。

雖然在三國鼎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制度的歷史時期國家朝臣身份有別,上下清晰,內外分明,並不像春秋戰國時期兵家那樣注重門生收徒,但是諸葛亮並不在意別人有無猜忌和攻訐之心,始終把馬謖帶在自己的身邊賬下悉心教導,以讓其觀察學習官場戰場的運行機制和運籌帷幄之術,可謂「形似師徒而更似父子」。

但恰恰就是諸葛亮用盡氣血調教的這個學生,讓用兵如神的諸葛亮天算不如人算,臨陣變陣,盡失蜀漢隴右之地,徹底打翻了諸葛亮穩紮穩打步步為營蠶食關中的戰略布局。

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街亭的價值何在?以至於諸葛亮千思萬選要派一個值得託付和信賴,並且在他看來軍事運籌能力和戰略帷幄出眾的將才來守街亭?

在荊州失手後,諸葛亮《隆中對》中所設想的出益州、荊州兩路兵馬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曹魏的戰略構想徹底無法實現,結合夷陵大敗後蜀國兵力財力元氣大傷的實力現實,諸葛亮重新構想的北伐戰略就是想通過一步步蠶食曹魏在隴西地區的人口和畜牧物資以壯大蜀國實力,以西涼地區為根據地,徐徐向東拿下關中地區後再圖中原。

而街亭正是連接關中和隴西交通的要道門戶之一,它是隴山山道的入口。而隴道就是從隴西到關中,山脈間的穀道。

守住街亭就能斷隴關中地區和隴西三郡的聯繫。因此諸葛亮要想得到天水、南安、安定3郡,就必須堵住街亭所在的這條隴道,實現斷隴。

因此街亭的重要性不僅僅關係到諸葛亮北伐的戰略部署,還關係到三足鼎立的前途命運。

對於馬謖,諸葛亮的私人感情不僅僅只停留在國家行政人事的層面上。馬謖並不是早期跟隨劉備集團的嫡系成員,但被諸葛亮委任責任如此重大的軍事任務,一方面是因為他讓諸葛亮都刮目相看的飽有詩書的兵法理論才華,另一方面則是完全建立在欣賞之上的純粹是出於私人感情的器重和有意栽培。

演義終究是藝術,而藝術並不等同於歷史。

歷史中的諸葛亮並不是《三國演義》中那樣能夠掐指一算呼風喚雨的戰神,而是一個擅長戰略規劃,用兵求「穩」的帥才。因此包括當世時魏延在內的很多將軍詬病於諸葛亮用兵過穩而無奇謀。

所以諸葛亮才會針對蜀國的現狀制定出一個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戰略構想。對於這種現狀來說,馬謖需要做的就是按照諸葛亮的部署要求嚴格落實,而諸葛亮也是有意想把這份只要按照要求即可創立的不世之功送給馬謖。

那麼身為諸葛亮最器重的學生,馬謖為什麼在關係到蜀國前途國運的關鍵時刻會違背諸葛亮的軍令,置諸葛亮的戰前布置於不顧,放棄街亭城池,捨棄山下行軍必備的水源物資而登山紮營?

根本原因在於,馬謖和諸葛亮的訴求其實是相互矛盾的:諸葛亮訴求是讓馬謖牢牢穩住街亭,為蜀軍鞏固隴西爭取時間;而馬謖,他訴求的是擊敗來犯街亭的曹魏大將張郃,立下不世之功。

諸葛亮最大的失誤就在於,即使與馬謖相識十幾年,善於用兵的他並沒有真正的認識馬謖。而善於用人的劉備,對於馬謖的認識可謂精準,針對馬謖,特意在臨終託孤諸葛亮之前進行交代。

《三國志·卷三十九·蜀書九·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先主臨終那句「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斷語是馬謖心頭永遠的痛。無論他如何的被丞相看重,他的建言獻策如何的被採納,但在蜀漢文武百官的眼裡,馬謖這人就是言過其實,紙上談兵。

對於自幼熟讀兵書,胸懷大志的馬謖,被先主一句話而定論,這是他絕對不能接受的。

所以當他第一次獲得獨當一面的機會,那麼一展自己的平生所學,讓看不起自己的那些將軍們為之一震就是他心頭最強烈的渴望。

如果按照諸葛亮的部置行事,穩紮穩打,當道紮營,就算功成也不是他想要的那種不世之功,而且也只能算為丞相運籌得當。

正因如此他才一定要違背丞相節度,他固執的自作主張。

馬謖要證明的是這個萬世之功不是丞相送給我的,而是通過自己的排兵布陣為蜀漢立下的。

因此當馬謖來到街亭後,他覺得時間很充裕,就沒有按照諸葛亮的部署。馬謖既沒有駐守現有的街亭城池,也完全沒有考慮到被敵軍切斷山下水源的不堪後果。

也正是如此,當富有經驗的副將王平一再指出他上山紮寨的危險之處後,剛愎自用的馬謖越是認可自己所謂的模仿韓信所進行的背山一戰的戰略思想。

可時間並非馬謖想得那麼充裕,山上修築營地需要額外花費時間,而同樣領兵如神的張郃恰恰是抓住了戰場上最寶貴的時間因素,帶著兩千精兵輕裝簡從,從洛陽急行軍20天700公里火速殺到街亭。

所以這場戰前爭論的關鍵就在於,包括諸葛亮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有體會到這位年輕參軍內心渴望一戰功成的強烈企圖,諸葛亮以為自己了解馬謖,實際上他真的不了解:馬謖忠誠,馬謖有才幹,馬謖不會辜負老師的信任。

但是諸葛亮也並不是對於預防馬謖的兵敗沒有應急預案。

在馬謖被張郃擊潰時,諸葛亮已經派出援軍,就在街亭數里外,可惜馬謖敗的太慘,不但沒能守住,連給諸葛亮拖延時間都沒有。

劉備做為一名集團領導的特別之處在於,包括善於治國理政的諸葛亮事後才看到的問題,他通過之前的察看,便可洞悉得極其精準。

劉備看得出馬謖胸有帥才,然而性格上的問題讓他的才能必須限制性的使用。

劉備看出恃才傲物的馬謖不堪大用,靠的正是一個統帥者察人用人必備得基本素質。也正是依靠洞悉人性的特別之處,劉備才能從一介布衣在群雄中起兵穿梭直至建立一番霸業。

而馬謖的心結正在於此,即使他在王平的壓力下,聽從諸葛亮事先的布置牢牢地守在街亭,骨子裡恃才傲物、剛愎自用、好大喜功、紙上談兵的他在後面的作戰中,會不會再次君命有所不受,都是很難說的。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指的是像衛青、蘇定方、徐達這樣的真正能夠獨當一面的帥才,而他們身上都有一個特點,即使他們戎馬一生未嘗敗績,他們也從來沒有倚仗自己的軍功和才華云云謂雲。


建興六年(公元223年),諸葛亮率軍北伐,開始了他第一次北伐的征程。一開始,蜀軍節節勝利。不過自從馬謖失守了街亭後,蜀軍立即陷入困境,諸葛亮不得已將軍隊撤回漢中。並揮淚斬馬謖,自降三級。

千百年來,很多人都責罵馬謖,說他徒有虛名,完全不懂兵法,居然不聽諸葛亮的勸阻,沒有步步為營,而是選擇在山上紮營。

那麼,問題來了:駐守街亭的馬謖為何不聽諸葛亮的戰術布置?

我個人認為,馬謖之所以不聽諸葛亮的戰略部署,是因為他這樣做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我將根據演義和正史的記載,分析為以下三個道理。

第一,居高臨下,勢如破竹。

馬謖沒有在五路總口下寨,而是選擇在山上紮營。道理很簡單,居高臨下,以一當十。如果魏軍敢去進攻,必定是有去無回。馬謖的相關論述如下:

汝真女子之見!兵法云:「憑高視下,勢如劈竹。」

並且馬謖也說過,按照諸葛亮的話去做,是行不通的。因為諸葛亮給馬謖選擇的位置,一路平坦,沒有關隘險阻。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此地奈無城郭,又無險阻,守之極難。司馬懿非等閑之輩;更有先鋒張郃,乃魏之名將:恐汝不能敵之。

簡而言之,馬謖如果聽從諸葛亮的話,選擇在平地紮營,是很難守住街亭的。因此,馬謖才會違背諸葛亮的命令。而在山上紮營,四面皆不相連,並且樹木極廣,乃天賜之險。敵人從下往上攻,如何攻得下呢?

第二,置之死地而後生。

話說王平勸諫馬謖,山上乃是絕地,如果敵人只圍而不攻,斷我軍水源,又該當如何?馬謖回答道:

汝莫亂道!孫子云:「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可當百也。吾素讀兵書,丞相諸事尚問於我,汝奈何相阻耶!

馬謖說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魏軍如果真的斷蜀軍水源,蜀軍可能無動於衷嗎?顯然,蜀軍定會用自己的生命,跟魏軍決戰到底。士氣大振,以一擋十。

馬謖第一個沒想到的是,魏軍真的就圍而不攻,斷蜀軍水源;第二個沒想的是,蜀軍幾天沒喝水後,個個饑渴難耐,無精打采,完全沒有了戰鬥。

其實馬謖本來是有望勝利的,那就是在他得知魏軍圍而不攻後,立即下令讓山上的蜀軍,一鼓作氣,衝下山去,跟王平的軍隊會合一處。哪裡知道,馬謖一開始並沒有把魏軍放在眼裡,等到山上完全沒有了水源,再讓士兵去山下打水。這個時候,為時已晚了。士兵由於幾天沒喝水,已經沒有精力去打仗了,乃致不戰而亂,都喊著要投降魏軍。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山上無水,軍不得食,寨中大亂。嚷到半夜時分,山南蜀兵大開寨門,下山降魏。

第三,馬謖考慮到敵眾我寡,不得已而選擇在山上紮營。

正如諸葛亮所言,街亭既沒有城池,也沒有險阻之地,可以說是無險可守。毫無疑問,以諸葛亮交給馬謖的二萬五千精兵,要想抵抗司馬懿的十幾萬大軍,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的。再加上,司馬懿何許人也?他是曹魏著名的軍事家和謀略家,深諳兵法,極懂行軍用兵之道。並且魏國還有大將張郃,他是「五子良將」之一,驍勇善戰,武藝高強。而馬謖的軍隊中,沒有像張郃這樣的將軍。

馬謖自幼飽讀詩書,喜歡談論軍事,可謂是才華橫溢,諸葛亮對他也是很佩服的。《三國志·馬良傳》相關描述如下:

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

就算是劉備在臨死前,跟諸葛亮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勇,君其察之」之類的話,諸葛亮也是不聽的,依然重用馬謖,提拔他為參軍,經常跟他一談就是一整天。

大家想一下,馬謖如果是一個言過其實、不懂軍事的人,諸葛亮可能佩服他,並且時常找他談話嗎?

有個例子能證明馬謖很有軍事才華,諸葛亮南征的時候,馬謖提出過著名的十六字方針,即「攻下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我認為馬謖在山上紮營,還有一點考慮,那就是他自以為,蜀軍居高臨下,魏軍會望而生畏,不戰而退。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馬謖在山上屯兵呢?

專註三國史,喜歡三國的朋友,歡迎關注、轉發和評論!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總結三個點:

一:「「馬謖」」其人確實有真才實學!先不說之前擔任過錦竹縣令、成都縣令、趙巂太守,諸葛亮評價:曠世奇才,器量過人,熟習兵法!且時常與武侯談兵法計謀到深更半夜!最為重要的是為武侯平南蠻出的計謀確實是玄妙之極!

後有小說評論家,毛倫、毛宗崗點評,他所說的「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在原兵法基礎上確實是前無古人!七擒孟獲,終將其招降,為往後蜀國發展提供重要戰略意義。

二、 至於劉備所說的:「馬謖言過其實,不堪重用」就一定是絕對客觀的評價?真理?諸葛亮眼光就這麼差?

三、馬謖守街亭是自薦的,諸葛亮也相信他。

當時具體的戰場情況誰也不知道,就算正史也未必能全信!我們要有個人的思考理解(個人意見)首先馬謖非一般儒子,不聽諸葛武侯的肯定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能打贏的想法!也許是大膽的嘗試!?但天公不作美,天意如此,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其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謝謝邀請。

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回顧諸葛亮為什麼要把堅守街亭的重任交給馬謖而不是其它人。

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懿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

諸葛亮明知道街亭之戰是第一次北伐極為重要的一戰為什麼不用宿將魏延、吳懿而是「違眾拔謖」(違背眾人的意見提拔馬謖),而在《三國演義》中馬謖為了得到這次機會還立下「軍令狀」。

這難道僅僅是諸葛亮犯了用人不慎的低級錯誤嗎?諸葛亮一生謹慎,為什麼在這麼重要的戰役中使用從未有獨立指揮大戰經驗的馬謖?諸葛亮不僅違背眾人的意見而且也沒有聽從已逝劉備的勸誡。

「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劉備

個人覺得諸葛亮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一意孤行「違眾拔謖」是有自己的打算,這個打算就是為自己內定的繼承人馬謖積累政治資本。

謖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除綿竹成都令、越嶲太守。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

說完前提條件,我們再來看街亭之戰中諸葛亮的作戰策略以及馬謖的作戰策略,分析馬謖不聽諸葛亮意見的人原因。

諸葛亮:屯兵當道,堅守不出

馬謖:謖舍水上山,舉措煩擾

諸葛亮的作戰方案依然是保守防禦的作戰策略,在交通要道修建營寨堅守不出阻擋張郃的大軍。

第一,諸葛亮的策略能不能阻擋張郃的大軍,理論上是沒有問題的。有人說,張郃大軍五萬而馬謖只有一兩萬人就算蜀軍在諸葛亮的訓練下戰鬥力強也不可能以一敵五。但是諸葛亮的策略是據營而守,雖然營寨沒有辦法與城池的防禦力相比但在山林中急行軍的魏軍也缺乏攻城器械,再加上「屯兵當道」限制了魏軍的展開,即使士兵再多一次性投入戰場的士兵數量有人說有限地堆(這與《亮劍》種攻打狗日的山崎大隊兵力展不開是一個道理)

第二,這個策略的優勢與劣勢。優勢,之前講的差不多了,即是可以用最小的代價堅守街亭至諸葛亮所需要的時間;那麼劣勢呢?諸葛亮策略的劣勢只能禦敵而不能滅敵。也就是說,如果馬謖採用諸葛亮的策略守住街亭問題不大但是想要殲滅魏軍軍團是很難的。

而馬謖為什麼要違背諸葛亮的策略選擇屯兵山上呢?

第一,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馬謖還是具備一定的軍事才能的,這一點與趙括很像(鄙人不認可趙括只會紙上談兵的論斷),馬謖熟讀兵書當然知道「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也知道居高臨下佔據戰術優勢的理論。在理論上佔山而守確實比屯兵當道更具有戰術優勢。

第二,如果(只論證佔山的原因的假設)馬謖的軍隊佔據南山的同時佔據水源。那麼魏軍要佔街亭勢必要攻山,不攻而過的話魏軍的補給將完全暴露在佔據南山的馬謖軍之下。而魏軍攻山的話是自下而上仰攻佔據極為不利的地位,馬謖不但可以從容的用弓弩反擊魏軍還可以利用山地的優勢利用滾木擂石大量殺傷敵軍。這與據寨而守一樣可以達成阻敵的作用,而且可以極大的殺傷魏軍。在理論上佔山而守可以獲得比「屯兵當道」更大的戰果。

第三,回到這個問題的前提條件,諸葛亮之所以「違眾拔謖」是為了給馬謖積累政治資本(因為諸葛亮清楚只要馬謖按照自己的策略即便不能堅守兩個月也不會有大敗);而另一個方面馬謖也極為珍惜這個機會(在演義中有馬謖立軍令狀的情節)。馬謖當然希望希望通過這一戰獲取更多的資歷資本,這也凸現了馬謖好大喜功的性格缺點。

第四,馬謖雖然常跟在諸葛亮身邊討論軍事但是卻沒有大戰的經驗,因此他認識不到水源對於軍隊的重要性。也沒有預料到張郃所率領的魏軍圍而不攻,將馬謖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面戰術優勢盡失還因為水源問題導致軍心大亂而不能守。

可惜諸葛亮一心設計為馬謖,最後卻毀在馬謖自己的手裡。


這個問題我之前說過,馬謖為什麼以全家老小性命作押也要去。

三國時期,蜀丞相諸葛亮為了光復漢室,實現劉備的遺願,出兵北伐曹魏。諸葛亮一共北伐了六次,其中以第一次準備最為充足。首次北伐前,諸葛亮先是親自率軍前往了南蠻,平定了南方作亂的孟獲,得到了安定的後方和孟獲每年上繳的財寶,有了糧草基礎。此外,諸葛亮還使人去魏國散布流言,說司馬懿懷有疑心,魏主曹叡信以為真,罷免了司馬懿的官職,諸葛亮少了一大勁敵。出兵前,令大將趙雲出箕谷做疑兵,自己則出了祁山,使得魏軍主力被趙雲牽制,諸葛亮出祁山後未遇到像樣的抵抗。

諸葛亮北伐時趙雲已經年過半百

就這樣,諸葛亮很輕鬆的就取得了南安,安定和天水三城,雍州刺死郭淮也被擊敗,躲在了上邽死守待援。這時候曹叡派出了駙馬夏侯楙前來應敵,無奈夏侯楙是個無用之輩,完全被諸葛亮吊著打,自己躲在長安城內不敢出來。諸葛亮率軍渡過渭水,準備出擊長安,拿下了長安,就可以直接虎視中原了。一時間,魏國上下甚為慌亂,魏帝曹叡不得不親自率領大軍前往長安拒敵。

這不只是曹叡出來迎戰諸葛亮了,而是整個魏國的西部可機動兵力都來攻擊諸葛亮了。連皇帝都親自觸動了,各個地方的太守和刺史不得已紛紛前來助戰。像什麼大將張郃,涼州刺史徐邈和金城太守全都出動了,諸葛亮被各方軍隊從各個方向進攻。諸葛亮就是諸葛亮,完全能招架得住,分別派遣各將前去應敵,但是,蜀軍糧草要道街亭卻沒有合適的人去守。

魏帝曹叡

這時候,參軍馬謖站了出來,要自薦去守街亭。這下可炸了鍋,因為馬謖之前都是跟隨諸葛亮當參軍的,從未自己帶兵打過仗,可以說實戰經驗並不多,眾人都擔心馬謖不能勝任,所以就提出了反對意見。就連諸葛亮也覺得馬謖去守街亭不合適,可靠消息是魏國大將張郃進攻,張郃可是一代名將,馬謖恐怕不是張郃的對手。諸葛亮都發話了,一般來說馬謖也就聽命了,但是這次,馬謖卻依然不依不饒,非要去守街亭。

諸葛亮和眾人還是一番勸說,但是馬謖就是不聽,依然要去,甚至立下了軍令狀,要以全家老小和自己的性命作為抵押前去。話都到這份上了,眾人也都不能再阻止馬謖了,諸葛亮還是不放心,就派了為人十分謹慎的大將王平和馬謖前去。臨行前諸葛亮還特意安排,讓馬謖在當道口下寨,這樣就能完全抵擋住魏軍,就這樣諸葛亮囑咐了好幾遍才讓馬謖率領好幾萬人出發了。街亭這個地方可以說是蜀軍的命脈所在,失了街亭不僅這次北伐前功盡棄,幾十萬大軍也可能無法回到蜀中。

魏國名將張郃

但是馬謖卻好像沒有感覺到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到了以後沒聽諸葛亮的安排率領大軍上山了。魏將張郃來了以後,以為馬謖會在當道口下寨,正犯愁的時候,卻突然得知馬謖把兵駐紮在了山上。這一下張郃樂的都快笑死了,一邊笑一遍誇馬謖是個「蠢材」。張郃先是派人斷了馬謖的水源,而後放火燒山,馬謖由於第一次帶兵,威望不是很高,在加上張郃整這一出,馬謖帶領的蜀軍軍心全亂了,不少人都投降了。馬謖見大勢已去,率領精銳部隊突圍下山,逃往了蜀中。

諸葛亮得知街亭失了,當場崩潰,使出了畢生所學,又是派趙雲斷後又是演空城計,廢了好大力氣才把蜀軍帶回蜀中。回到蜀中後,諸葛亮第一個就要辦的就是馬謖,因為事情的關鍵都在馬謖身上,不殺馬謖,軍隊軍心恐怕會亂。就這樣,諸葛亮含著淚把馬謖殺了,念及之前的情誼並未動其家人。那我們看,為什麼馬謖這次不顧眾將和諸葛亮勸說非得要去守街亭呢?

馬謖

有一個原因是想建功,因為當時諸葛亮北伐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接下來就要攻下長安平定中原了。馬謖見眾人都立下了很多功勞,自己也想立個大功,這樣論功行賞時可以獲得封賞。但是帶兵打仗是諸葛亮的事,自己完全幫不上手怎麼辦呢?這時候正好有個街亭要守,這下馬謖來了希望,守城畢竟比較容易,所以馬謖很想搶到這個功勞。

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諸葛亮收服了姜維。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在收服姜維是對姜維十分青睞,馬謖跟隨了諸葛亮多年,一直鞍前馬後,總不能後來還不如一個降將姜維吧。馬謖就很想證明自己,向諸葛亮證明自己才是更有能力的人,才更能做為諸葛亮的親傳弟子。就這樣,馬謖就想證明自己,正巧街亭要守,馬謖便自薦去守,眾人勸說當然勸不住,因為這是馬謖和姜維的較量,但是很不幸,成了兩人最後一次的較量。


首先我們來看看諸葛亮的這次部署,諸葛亮派給馬謖的任務其實很簡單:堅守街亭,為諸葛亮爭取兩個月的時間,期間儘可能的避免與張郃正面作戰。對於馬謖而言,他很清楚諸葛亮派他到此的戰略意圖,他也很清楚,憑藉他手上的精銳兵力,如果僅僅只是阻擋張郃麾下這五萬援軍的前進,並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事情,他只需要嚴格按照諸葛亮的部署堅守街亭不出戰,就可以為諸葛亮贏得充足的時間來消化隴右地區。可以看得到出來這是一套非常穩妥且保守的戰法,因為對於馬謖來說有種毫無挑戰性。但是馬謖也看出來了,即便街亭能夠守住,諸葛亮就一定能夠成功佔據隴右嗎?這個答案事否定的,諸葛亮能力雖然強但也達不到百戰百勝的地步。再說曹魏的國力雄厚,又是在本土作戰,不管是糧草還是士兵,都可以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前線。長此以往,蜀漢軍隊真的能撐得住嗎?面對這些問題,馬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何不以攻為守幹掉張郃這員猛將主力軍呢!你要問馬謖哪來的這份自信,就是諸葛孔明給的。孔明和馬謖的關係是非常好的,有「常與之謀」的證據,事實上馬謖確實是很有才幹,基本的軍事素養絕對是合格的,七擒孟獲,攻心為上都是出自馬謖和孔明的討論。孔明也很重視馬謖,待之猶如兄弟!但是由於經驗的不足和低估了對手還有自己那份爆棚的自信心,一個不小心,非但沒有殲滅掉敵人的有生力量,反倒被敵人給殲滅。其實,就王平和馬謖兩個人相比較,如果僅僅考慮宏觀戰略層面的話,馬謖這方面的能力應該在王平之上,畢竟馬謖自幼熟讀兵書,又長期跟隨諸葛亮等人南征北戰,相當於高學歷加名師指點,平日里接觸的圈子也都是蜀漢高層,相對而言在看待問題時往往會看得更遠,考慮得更全面一些。但如果比較具體的戰術實施,那王平絕對有能力完爆馬謖,雖然他是個文盲,據說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但他卻是從最基層一步步憑藉軍功爬上如今的位置,實戰經驗絕非一般人可以比擬,人家可是出了名文盲大將軍啊!最後殺馬謖也只是為了緩和蜀漢內部的諸多矛盾而已。現在的大多數大學生剛畢業就是屬於馬謖這種類型的,而王平就像是一個公司普通主管(班組長主任)從底層上來的,他們更多是講究實戰型的而不是理論,當然這是個題外話。


謝謝邀請。 街亭之戰,局勢已經很明顯,這裡不需要什麼高深理論,只需要守住必須扼守要道,這樣才能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跑到山上,把道路讓出來,既擋不住敵人,自己又面臨被圍的風險。這傻事基本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會做。 可偏偏馬謖就做了。他之所以這樣做,其一,是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比「諸葛亮」高明,逆反心理偏不按諸葛亮布置辦,成功後讓諸葛亮對自己刮目相看。這就像一個孩子心理一樣。 其二,是馬謖有他所謂的理論,兵法上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法。秦末項羽的破釜沉舟、韓信的背水之戰,都是有這種理論依據。但是馬謖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事,就是軍心和士氣。 項羽帶領的是自己培養出來的江東子弟兵,他的部下都有為之效死的決心。韓信攻更是一位名將聲明在外,部下對他的信賴可以說是讓部下死部下都相信的地步,認為按他說的去做就一定能打勝仗。而馬謖這時只能說是剛剛出師但沒有打過仗,部下將士對他都是半信半疑。《三國志》曾說,當時大家都認為該用老將將魏延或趙雲,諸葛亮對馬謖的提拔並沒有得到下面的認可。當馬謖的部下沒見多麼好,可能隨時因此喪命。 當司馬懿的降卒也不會多麼壞,。 所以,當馬謖部隊在山上陷於絕境時,部下就紛紛投降魏軍了。 馬謖之所以不聽諸葛亮的話歸根結底是太想急於表現自己做出成績給別人看,所以想出其不意。但畢竟沒有真正實戰過,書本學來的東西是死的。


大家好,我是史海尋蹤,今天為大家分析一下馬謖不聽諸葛亮戰術布置的原因

馬謖曾經當過縣令,太守。後擔任參軍一職,深受諸葛亮的器重,被諸葛亮視為接班人。本來前途光明,卻因為街亭大敗,白白丟了性命。縱觀馬謖丟失街亭的整個過程,我認為無非是兩個原因:狂妄自大又急功近利。

馬謖狂妄自大

馬謖有多狂妄自大呢,我們來看他對副將王平的態度。王平曾勸阻馬謖,說:街亭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魏軍圍困街亭,切斷水源,斷絕糧道,則蜀軍不戰自潰。王平的看法可以說是一針見血。但馬謖連這種真知灼見都聽不進去,反而譏諷王平。說王平連字也不識,又何知兵法。王平是大字不識幾個,可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沒讀過兵法可經驗是有的。放到現在,馬謖就是剛剛進入職場的大學生,王平是幹了十幾年,但學歷不高的老員工。人家王平是你馬謖的前輩,你不認同人家也就算了,還鄙視人家。你說馬謖有多狂。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有些不解了。這馬謖怎麼連前輩都能不放到眼裡呢。大家看一看馬謖對王平說的另一段話就明白了。馬謖說:吾通曉兵法,世人皆知,丞相也得請教於我。好啊連丞相都得請教於他,這相當於是諸葛亮的老師啊。就算不是,那也得跟諸葛亮差不多才敢說這話吧。可見在馬謖心裡。自己是跟諸葛亮同等地位的人。那教訓一個小小的王平又怎麼了。在這個的基礎上,我們就不難理解馬謖為何不聽諸葛亮的了。因為他在某種程度上,把自己看的比諸葛亮還高,自然不會事事遵從丞相的吩咐了。

至於馬謖為何如此的狂妄,一是因為,諸葛亮把他當做接班人,遇到問題總是和他討論。馬謖又擅長這個,所以諸葛亮多次誇獎過他。且諸葛亮征討孟獲時,馬謖提議,攻心為上。諸葛亮這才七擒七放,收服了孟獲。於是馬謖便以為自己很高明。二是因為馬謖從沒上過戰場,卻研究過很多兵法。便以為打仗很容易。就像小孩子總是以為大人掙錢很容易。因為他還沒有步入社會。所以馬謖自大也就可以理解了。馬謖太過於急功近利

馬謖雖然自大,但軍中認可他的人卻不多。因此他急需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街亭之戰對於馬謖有著特殊的意義。正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馬謖想要通過街亭之戰震驚世人。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馬謖之前對王平說,連丞相都請教於他。諸葛亮的戰績擺在哪裡,珠玉在前,馬謖的首戰要是太平庸的豈不令世人嘲笑。所以諸葛亮守住街亭的命令和馬謖的所思所想是完全相悖的。而按照馬謖的性格,遇到這種情況當然是選擇相信自己了。

總結

諸葛亮命令馬謖守住街亭,而馬謖需要的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勝利。當自己的想法與丞相的命令相悖時,狂妄自大的馬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冒險,選擇了相信自己。最終付出了血的代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