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畫10說

2019年5月29日 三分鐘速覽《光明日報》↓↓↓

1

世界經濟秩序,到底誰是破壞者?(2版)

世界經濟秩序,到底誰是破壞者? 【光明日報】 自媒體 第1張

世界經濟秩序,中美到底誰是破壞者?為何美國如此針對中國?一直以來,在對待中國方面,美國的基本經濟政策是,將中國作為製造國家納入美國主導的全球體系,但要阻止中國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遏制中國的發展,以維持和確保對美國最為有利的垂直分工體系,從而榨取更多利益。打斷中國的高科技發展進程,是美國維護美元霸權的內在要求。

點擊世界經濟秩序,到底誰是破壞者? 【光明日報】 自媒體 第2張閱讀原文

2

可以閉上眼睛,用耳朵去“聽”電影是什麼樣的(9版)

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光明影院”公益放映,志願者團隊在活動現場。資料圖片

今年5月19日,第29次全國助殘日,由中國傳媒大學、北京歌華有線和東方嘉影共同舉辦的“光明影院”公益放映活動在北京朝陽劇場舉行。200餘名視障人士欣賞了由“光明影院”項目團隊研發製作的無障礙電影《流浪地球》。有視障人士表示:“我們以前看電影只能聽到對白,但是通過他這樣的講解,能完整地知道電影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能完整理解一部片子,也就達到了看電影的目的了。”

點擊閱讀原文

3

知人、知面,還要知心,大數據這樣為人物畫像(8版)

觀眾在數博會遵義“大數據+教育”分會場體驗機器人教學。羅星漢攝/光明圖片

“知人、知面,還要知心”。大數據為用戶畫像,精準對接了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還要更深入地挖掘文化內涵,提高文化產品的情感溫度,才能更有效地配置資源、促進文化產業供給側改革,滿足人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5月27日,在2019年貴陽數博會期間,光明日報舉辦了“大數據推動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座談會,邀請數字文化領域的從業者、研究者共同探討文化產業大數據應用的新實踐和新思維,傳播大數據應用的新經驗和新路徑。

點擊閱讀原文

4

孟子的思想對宋代有什麼影響?(16版)

《四書章句集註》

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中注孟子所言“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時說:“惻傷之切也,隱痛之深也。”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對別人的不幸表示同情、憐憫,而心有所不忍,見到遭受災禍或不幸的人產生同情之心。

點擊閱讀原文

5

絲綢之路是如何促進佛教的發展及傳播的?(12版)

莫高窟第254窟內景,公元5世紀晚期。作者供圖

佛教起源於印度,在沿着絲綢之路傳播時,佛教思想和圖像隨着當地的文化傳統和信眾不斷變化的興趣而興衰。在跌宕起伏的政治環境中,絲路沿線各國的政權交替、王國之間復雜而難解的關系、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政權等都影響着佛教藝術的傳播。我們從絲路沿線與佛教相關的視覺證據,可以感受絲路上諸多互相交織的文化體系如何促進了佛教的發展及其在亞洲地區的傳播。

內容來源:綜合自5月29日《光明日報》

視頻製作:姚瑤 鄒蘭斯 陳祺鴻 孫金行 王倩 樑書達 

圖片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王子墨

本期編輯:孫岱 王遠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