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考申論卷(副省級)大作文

給定資料:

請自行網路搜索。

題目:

五、參考給定資料,以「以水為師」為題,聯繫實際,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見解明確、深刻;(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3)思路明晰,語言流暢;(4)總字數1000~1200字。

範文:

以水為師,綠色發展

水利萬物而不爭,水總能改變自身形狀去適應外界。這是水的意象,也是我們領悟中國文化,學習水的智慧的關鍵所在。這智慧就是我國古人對待自然環境的方式,就是因勢利導、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去利用大自然。都江堰水裡工程就是其傑出代表。

時至今日,古人的智慧有了更現代的表達方式:「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我們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生態環境,必須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綠色發展既是羣眾的呼聲,又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看民生訴求,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大的人民福祉。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民羣眾最大的渴望,環境友好的人居模式是城市發展的方向。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羣眾對於身邊的自然環境越來越在意。綠樹成蔭,河水清澈,空氣清新,已經是基本要求。良好的生態環境不僅可以給人們更加健康的身體,同時也能大大提高人們的精神生活質量。將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相結合,讓良好的環境成為人民羣眾休閑,觀光,鍛煉,放鬆身心的場所,已經成為各地政府的實際行動。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把不損害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底線。使青山常在、清水長流,造福子孫後代。

論經濟效益,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是生產力。

一方面,某些地方、某些領域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以無節制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後期為了彌補這些環境欠賬,甚至要付出比當初取得的發展成果更大的代價。另一方面,保護好自然環境,營造綠水青山,藉助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現代農業、綠色旅遊業,能夠為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提供新動力,同時也為偏遠山區羣眾脫貧提供新途徑。我們要走生態優先與民生優先並重的新發展道路,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環境效益。

綠色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必須以系統工程的思路來解決。

自然環境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各個組成部分相互依存,微妙而和諧,人與自然的共存發展更加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環境治理也必須按照系統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態文明建設任務的落實。在制度方面,完善環境治理方面的各種法律法規,為環保工作劃定邊界,破解環保工作無法可依的難題;在工作機制方面,理清壞境治理工作中各管理部門職責交叉、權責不清,構建有統一、有分工的管理體系,破解「九龍治水」困境;在資金支持方面,加大資金投入、拓寬資金來源,為環境治理工作提供堅強後盾;最後,還要積極聽取各方意見,讓決策透明化、公開化,以開門辦環保的姿態做好治理工作。

綠色發展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智慧,西方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經驗教訓,都給了我們明確的啟發。以水為師,敬畏自然,和諧共存,堅持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保持平衡才能真正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解析:

1、此文的基本結構為:是什麼(以水為師就是學習與環境和諧共處,就是綠色發展理念)——為什麼(為什麼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怎麼做(如何貫徹綠色發展理念)。

2、此套題目考察的領域比較宏觀,考察考生對五大發展理念之中的綠色發展理念的理解程度。如果對綠色發展理念一無所知,很難把文章寫好。這也再次提醒我們,國考尤其注重對中央層面政策的考察。

3、很多機構提供的範文會把向水學習的內容理解為多個方面,類似習水之智,習水之柔,習水之仁等等,將內容延申到社會治理,廉潔自律,幹羣關係等等很多領域。科長認為這都是對給定資料主題把握不準的表現。給定資料已經說的非常清楚,水的特質就是隨遇而安,與外界和諧共存,這已經非常明確的指向了綠色發展理念,再加上給定資料中保護環境發展山村經濟的例子,更加確定無疑的表示這就是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