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洪興」大哥有關的日子

來自專欄娛樂資本論7 人贊了文章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港劇《上海灘》製作完畢,不長時間,這部劇在中國內地的傳播,讓無數青年熱血沸騰,那是一個黑白電視都尚未完全普及的年代,用彩電看《上海灘》,很多時候是一群人的觀摩,甚至是一個上檔次的聚會行為。這部周潤發和呂良偉的出道作,讓內地觀眾知道了,黑幫電視劇是這麼有意思的事兒。

沒有幾個人有姜文的條件:認識一個叫英達的鐵磁兒同學,可以邀請他到家裡去欣賞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塑造的黑手黨故事。英達的父親,時任文化部副部長,北京人藝的台柱子英若誠先生,特喜歡姜文這個內務部衚衕出來的小夥子,姜文對《教父》的情結和電影的啟蒙,就是在英達家養成的。

又過了近十年,香港電影導演吳宇森,成功模仿了美國電影導演科波拉的這部《教父》,本土化創新了《英雄本色》,加上之後的《喋血雙雄》《縱橫四海》,讓「槍戰片」成為了內地了解香港的一個文化標籤,「武打」和「槍戰」的香港影視審美,也讓錄像機成為了那個時候的流行大件,錄像帶的耗材也是巨貴的,誰有設備又有耗材,誰就能錄片兒了,誰就等於是個電影院,那比今天去買部IPHONE XS,讓人恨多了。吳宇森東方「暴力美學」的風格,也吸引到了好萊塢工業的注意。吳宇森多次坦言,自己拍片的靈感,很多源自青少年時期的回憶,因為他成長在惡劣的,黑幫染指的群落環境中。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香港的黑幫槍戰片由於錄像帶這種介質的幫忙,在內地已經過多過濫了,《古惑仔》返璞歸真的無槍激斗,開始生逢其時。很多年後,外界還有傳言,《古惑仔》是一個月甚至兩周就可以做完的爛片,劉偉強最後悔的事就是拍攝過《古惑仔》,最嚴重的的說法是,《古惑仔》這種文化符號都可以出現,可見香港是一片多麼荒蕪的文化沙漠。

通過一部成系列的黑幫題材電影去了解香港的底層青年和邊緣社會,曾經是一件爭議很大的事情,這的確不假,但是今天看來,其實沒什麼問題,在香港,不止金庸梁羽生是一種文化,林夕黃霑也是一種文化,娛樂事業更是一種文化,《古惑仔》電影系列則是是娛樂文化里不可或缺的那支亞文化。

暑期檔的頭炮,一部高度類型化、商業化的華語漫改電影《動物世界》,讓市場眼前一亮:「順風不浪,逆風不慫」八個字也成為了萬眾醒目的勵志銘。

為電影興奮的觀眾有理由雀躍,覺得是這個片,打開了本土漫改電影的正確姿勢,視覺和影調呈現上,賊華麗。

但是他們忽略了一件事。

最成功的香港漫改電影大IP,上歲數的人似乎頃刻間忘了。

在內地只有文化宮、勞動宮和人民劇院大幕布的投影時代;街邊犄角旮旯的錄像廳和VCD出租點開始漸次出現,這是因為標準大銀幕娛樂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二十年前,香港電影是小玩物,是電視上的存在,彼時你的身份是懵懂無知的少年,或者血氣方剛的青年,俱繞不開一個集體記憶:那就是,《古惑仔》。關於這份熱血情懷的關鍵詞就那麼幾個:銅鑼灣,浩南哥,山雞,洪興,扛霸子,小結巴。那時的精神消費,無所謂降級升級的區分。

屬於香港下層社會的,倔強不羈的迷惘青少年電影故事,才是一個真正不加修飾的動物世界。

我不願意稱呼那些主角們為古惑仔,矮啰子,明明不是。無所事事的混子無賴,猥瑣雞賊的地痞流氓,方才自帶烏合之眾的角色臉譜和人設標籤,這群人不管銀幕內外,都不帶凝聚力、戰鬥力跟意志力那個架兒,歷朝歷代皆為是。

想好好經營一塊地方几間PUB的人,沒事不惹事,來事不怕事,就算沾染了有爭端不求警察解決的壞習慣,也是陽光大氣的有志青年。關於這一點,管虎導演的《老炮》,把這樣的青年變老的樣子,做出了一個更為主流、有力的電影解讀。

即便這些角色是在用張揚的方式揮灑青春,輕信他人和虛擲光陰,與你我在校園社會裡的狗血肆意,年少輕狂,沒有大的本質不同。缺爹少娘,沒有家庭是他們的標配,電影賦予的殘酷則是快意恩仇的砍刀與拳腳,當然還有死亡教育,讓他們學會能活下去的道理,是仁義和靠譜。有家裡大人約束的我們,面臨的困境何其不是在叛逆的夾縫中,如何自處,怎樣長大。

二十年不短。慢慢捋起來。

相約九八。

剛上初中的熊孩子,愛擺弄個銅版紙啥的。全年級的圈層中,大家放學購買最盛,課餘傳閱最廣的青春偶像海報,大概只有浩南哥和後面呈隊形散開的黃金兄弟,非常透視,相當拉風。他們的主要造型就是上身赤裸,臂間Tattoo, 下穿牛仔,光腳而立,手持寒氣森森,銀光閃閃的西瓜大片刀,東北小孩稱之為「鈍板兒」,白茫茫背景的冷色調下,英氣逼人,眾人眼神的穿透殺傷力,專治青春期各種不服,專治崑山龍哥這一路貨色。

那時,我害怕。因為,沒見過。表面上還要裝著無所謂,校規校紀的威懾紅線和好孩子的傳統認知,能保證大部分男生不越雷池一步,看見廁所吸煙大街上染黃毛的,打心眼兒里膈應,自動隔離,透著一股非我族類的優越感。一想到《古惑仔》里就演這些,聽說電影里還有髒話,就覺著,13歲看這電影也忒大逆不道了,豈不知,人家這個IP都出了六七部了。

就算這樣,在初中生的階段,還是見證了不可能沒有暗黑死角的校園暴力:兜里沒個塊八毛零花錢就賭別人班門口,抓老實孩子要錢的;毛都沒長齊,卻無知可笑搶對象的;走廊里,你瞅我一眼,我撞你一下不忿而約架「放學別走」的。

乖乖,學校是那個小城最好的初中,家長多為基層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職工,然而,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從學習成績上看不是差生的同學,卻都有各自的校外勢力範圍,具體來說,就是找了職高、技校、體校的哥哥們拜碼頭,經常在放學後,找到校園附近的隱蔽地界對峙,聚集,團建。有時候大家圍觀多打一,或者一方被動的單挑,之所以一方被動,完全不是個人實力所致,是對方的親友團戾氣壓人。

這些時光很荒誕,不得不承認,社會和校園的秩序管理存在漏洞,對時任青少年的我們疏於管教,而這,幾乎不能算到古惑仔電影帶來的影響。

在電影里,陳浩南和山雞從來沒有教小孩子去欺負人,去濫用人氣資源打擊形單影隻,也沒有引導誰一言不合就掄拳頭解決問題。對《古惑仔》危害做意義的建構,本身就缺乏實證和對電影故事的基本了解。很多人會說,最喜歡古惑仔電影的那撥大哥,現在都在蹲監獄,這是放屁之論。犯罪分子誤入的歧途,不是一個友情歲月為主題的故事群,所能推動的。如果真是那樣,《美國往事》、《教父》、《盜火線》大概都可以涼涼了。

父母沒給家裡購置VCD影碟機,是怕我上天,讓我只能探究鄭伊健,陳小春的電視畫面和文字報道,而沒有機會看到他們演繹銅鑼灣暴力美學的任何片段。

那時候,謝天華、錢嘉樂根本不可能進入中學生的視線里,鄭伊健和陳小春的其他電影和電視劇,以及鄭、陳二人的流行歌曲專輯佔據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他們是繼四大天王之後,最全能的香港藝人,電台主持人林曉峰就像他在電影中的角色「包皮」那樣無足輕重,關鍵長的也不好看沒特點,還戴個眼鏡,哎,九八年戴個眼鏡,你跟我說你是古惑仔?Excuse me?沒看電影我不信。

鄭伊健和陳小春作為演員來講,氣場大活兒好,是香港上世紀末「演員的誕生」教科書,正是他們掀起的人氣熱度,以及港片在此期間的小高潮多產,讓周星馳和四大天王在內地的獨大,可以不要那麼壟斷,拋開周潤發、成龍、梁朝偉不論,老一點的李修賢,曾志偉,中生代的黃秋生、吳鎮宇、劉青雲,年輕一點的馮德倫、吳彥祖,以及小鮮肉代表的謝霆鋒、陳冠希、余文樂,讓香港電影的衍生商品,香港藝人的代言產品,特別好賣。包括諸多港劇小生,都借著這股繁盛的香港影視文化時尚,在內地聲名鵲起。也有那火候不到沒趕上的,張家輝,林家棟就沒被安排上。

鄭伊健的港劇《笑看風雲》和《雙面伊人》熱播,都市時裝戲中再度聞名,和剛剛因《新神鵰俠侶》武俠古裝而崛起的古天樂一道,在內地青年的關注度上,平分秋色,雖然他們在內地的火爆程度,較之港澳台地區和東南亞相比,仍可能存在兩到三年的延遲。陳小春的樂壇成績,相對更耀眼,花邊版面新聞也逐漸增多。《風雲雄霸天下》《中華英雄》的漫改電影讓鄭伊健沒有對手的圈定了那個階段演藝之王的位置,比現在的流量之王,恐怕要有技術含量得多。當然,陳小春的爭氣也不遑多讓,《鹿鼎記》中的韋爵爺的表演創新,既保持住了金庸原著風格,又比前後的同類作品多了一份極其難得的差異性,在趙薇林心如攜《還珠格格》第二部大行其道的1999年暑期,陳小春殺出了一條收視血路,知名度呈幾何式遞增。

2002年,有了網吧。在鑒賞《無間道》的DVD之前,我偷偷的在網吧激動地看了第一次,也是最溫和的一部《九八古惑仔之龍爭虎鬥》,後來它成了我看過N多遍數的老港片,做過功課才知道,大佬文雋,藝術家劉偉強其實九七年就拍好了這部。

香港回歸祖國之後,嚴格意義上的《古惑仔》IP沒有再進行下去的澎湃動力,既契合了自然,又認清了形勢,順著大的時代潮流而動不會錯,這個風向,香港影視圈的觀察再精明不過。

《龍爭虎鬥》里,鄭伊健換了一個丹田氣十足的國語配音,陳小春缺席了銅鑼灣,「大頭」錢嘉樂上鏡賣報紙,帶來一股凜然安定之氣,正人君子之風,林曉峰也摘掉了棒球帽,不再像毛里毛躁的傻小子了。所有人都在快速的成熟和穩重,完全改變了《人在江湖》《猛龍過江》《隻手遮天》《戰無不勝》的殘酷調性,也提高了番外篇《洪興大飛哥》《山雞的故事》《洪興十三妹》的敘事境界。摯愛的小結巴,貼身的大兄弟不會再一個個當著浩南哥的面死去,新的青澀小弟卻可能因為年輕氣盛,在銅鑼灣話事人的視線範圍外殞命。鄭伊健錯過了李嘉欣,卻還可以邂逅舒淇,這一次,浩南哥不用登上三尺講台,對著不良學生,現身說法宣教,卻能夠通過智慧、掌控節奏、運用文明、保持克制地向無故挑釁者詮釋出公平競爭的內涵和霸氣:「銅鑼灣只能有一個浩南,就是我,陳浩南!」

在這一部,鄭伊健向過去的銀幕爆裂青春,說了「BYE BYE」。表徵就是衣品變化,爛背心和背帶褲子不見了,筆挺的西服特別利落。他跟代人受過而決意要突破古惑仔圈層的「大頭」錢嘉樂這樣說:在每個地方,應該有兩種秩序,一種叫法治秩序,一種叫地下秩序,就是我們這種。

正宗的古惑仔系列,直到最後一部《勝者為王》的最後一個鏡頭,是眾人大團圓的調侃民進黨和陳水扁,從此之後,IP果斷結束。鄭伊健、陳小春、錢嘉樂能留下的影像記憶,是堅毅、深邃、有稜角的眼神與會說話的內心,謝天華、林曉峰留下的則是憨態可掬,義薄雲天的豪邁與忠實。《友情歲月》里,儘是不安分的《亂世巨星》;《愛情歲月》里,數不清多少次要《甘心替代你》,《興波逐浪》後,大家《一起飛》。古惑仔的原聲大碟,徐崢、大鵬、閆非和彭大魔都在這些年的爆款破十億大電影里,有所致敬性地使用,以調節影片節奏和氣氛。

鄭伊健的高亮,在和黎明、郭富城兩大天王分別合作完《雙雄》《三岔口》後,行情逐漸下行,陳小春完成了王晶的《黑白森林》後,伴隨著香港電影的沒落與陸港合拍片的興起,以及內地七零後明星的整體發力,事實上也沒有參與到優質的項目,他們的演員生涯幾乎同時不加預兆地遭遇重大瓶頸,甚至是停滯。從香港北上內地獲得成功的男主們,是另外一批耳熟能詳的實力派,很遺憾,隊伍中少了浩南哥和山雞哥。

再次看到電影中的陳小春,不是邱禮濤過於暴力的復仇片,就是給馮紹峰的西楚霸王做嫁衣,演一個並不體現其靈性的樊噲,看來市場的變化和決定,誰也不能阻擋。那個鬼馬精靈且犀利的陳小春,成為了過去時。他轉型成了網劇里的警隊頭目,上了爸爸去哪的真人秀,當銳器磨礪成鈍角,這樣的陳小春被接受起來,得給看著他電影長大的直男們一些時間。

謝天華在港劇圈裡,跨界「打劫」成功。從金裝律師演到使徒行者,另類的卧底詮釋,還是得到了內地觀眾的高度認可,謝天華在TVB事業的穩紮穩打和慢工細活,終究結出了厚實的碩果。Laughing哥少年時候和山雞哥都是窮孩子,十幾歲出來一同跳舞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這個伴舞小隊的生存經歷,肢體協調性的日常訓練,讓陳小春和謝天華在《古惑仔》電影里的舉手投足,都分外匹配人物的絕佳氣質。

錢嘉樂的大名,經常掛在合拍片和有限的動作港片中,TITLE為金牌武術指導,直到郭富城的《寒戰》,才又看到了那個愛穿緊身衛衣的錢師傅,再上銀幕,飛車搏命。

偶爾聽說,林曉峰從活動主持、電台主持進階到了電視談話主持。林曉峰的樣子,每次看到都覺得出人意表。越來越瘦,越來越勻稱,五官比例越來越均衡。

上一次看到五個人的合體,是三年前大鵬給觀眾們創造的機會,大鵬真是費心了,在那部馬未都先生嗤之以鼻的電影里,五位銅鑼灣大哥,以當時的姿勢和對白出現,十分違和,那不是致敬,他們的合體,與其露臉客串別人的處女作,倒不如有一個自己正式的東西。在大鵬真正驚艷的電影《縫紉機樂隊》里,找個合適的段落,請銅鑼灣大哥們,演繹一下BEYOND的《不再猶豫》,也許更有衝擊力。

這兩三年,五人合體的巡遊演唱會沒少辦,講真,其中多次有念頭衝到巡演現場買票看,可是最終覺得,我更想看到的是他們在一起演的電影,無論是什麼故事,無論他們什麼表現,我都會拋棄自己的觀影習慣和審美品味。

不過銅鑼灣五子的演唱會並不讓人失望,最高潮的點,莫過為有一場,「小結巴」黎姿的突然出現,黎姿滿面笑容的向幾十米外舞台上的大哥們揮動著熒光棒,「小結巴」的左邊由陳太應采兒作陪,右邊則是鄭太蒙嘉慧,顯然,鄭伊健和陳小春並不確定向黎姿發出的邀請,可以獲得她最終的抽空到來,但黎姿還是來了,並且要給台上的他們一個驚喜。此情此景,一向穩健鎮靜的浩南哥,究竟還是有些不能自已。

很少有影迷知道一個事實:鄭伊健、陳小春和謝天華都已經年過半百,53歲的錢嘉樂和48歲的林曉峰,平均年齡,也超過了知天命之年。這是一群甚至不能稱之為中年人的老漢,正正經經的老漢。他們在一起最後一份有儀式感的工作,只可能是一部販賣情懷的電影,一部可能在我們看來,沒有多少機會再看到他們合體的電影。也許他們的氣力和眼神,並不像我們所預期的那樣,可這無所謂,他們的電影陪伴了我們多少人的青春,就值得我們用多少熱情為他們再走進一次影院。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