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是從初中開始主動接觸香港文化的,聽港樂,看港片,從當初的了解到現在的熱愛也有六七年的時間了。

這幾年裡,我從各種不同的地方也認識了不少同好,但是很奇怪的是,我發現大多數都是女生,很少有男性,就算有,也多是一些上了年紀的男性,很難遇到同齡人。

雖說現在追星的大多為女性,但是港片還是有不少熱血的武打片動作片,比如我爸爸就一直熱衷於狄姜的武打片,還有很多港樂也不乏符合男性審美的。

但是真的好奇怪,我似乎鮮少遇到痴迷的男性,有也多半是處於感興趣,或者了解一些這種程度。有時候參加一些party或者群聊,也都是女性為主。

所以我很想知道,到底是因為我所處比較內地的環境(目前在成都),導致我無法了解到這一部分男性群體,還是當代的男性對於香港文化的接受程度要低於女性。


本人九零後,對港樂這塊比較熱衷,尤其是填詞人,因為我覺得詞才是一首歌的精髓。我最喜歡是黃偉文的作品,從他90年代開始流行的作品,相比林夕,我覺得更有味道。他的巔峰應該是跟陳奕迅的男玩四部曲,我的快樂時代,還有與更多歌手數不盡的合作。

香港樂壇其實有很多被埋沒的人才,或者underrated的歌手,名單你可以去知乎搜一下。再加上商業化和政治因素,導致在香港的觀眾很難被取悅和被欣賞。還是很多人喜歡裡面的文化,看每年的頒獎典禮,聽每周的香港電台排行榜。

很多人說香港樂壇死了,我覺得死了是那些觀眾,而不是樂壇。


別人我不知道 我算一個 我是港痴

我算一個。在珠三角這邊長大,讀書,工作。一直很喜歡港樂港劇港片,不過很遺憾身邊也沒有多少興趣差不多的人


也許是很多人已經在各種app的推送下 還沒來得及自發去找一些大眾視野外的東西.


現在內地綜藝節目那麼多,內地那麼多歌手和演員要捧,自然港那邊的就會比較少機會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了,所以現在的年輕人也就更不會去粉他們了。


有吧,但是確實現在這個時代了,港樂港片屬於小眾文化了。

這也是大陸文化向外輸出的一個標誌,就像以前自己家裡沒飯吃,肉都沒的吃,就得出去下館子有好吃的。現在家裡手藝好了,大魚大肉多了,大家也不必出去再下館子了,偶爾想換換口味的,就出去下館子,一個道理。


是真的少,我在三線城市小縣城的高中讀書,喜歡港樂的一個也沒有 除了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