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海控(601919,SH;01919,HK)發佈的2018年年報顯示,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8.2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3.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3.7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9.96%。

對於淨利潤的下滑,中遠海控相關負責人在4月1日的業績會上解釋稱,除了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外,油價上升也加劇了公司的成本壓力,去年燃油年均單價漲幅超過30%,公司燃油成本較同期也上升了約40億元。

中遠海控在年報中指出,國際油價整體維持高位,新加坡380CST燃油全年平均單價同比上漲31.5%,亦加劇了班輪公司的成本壓力。同時,2018年,全球集裝箱運輸需求溫和增長,集裝箱船隊運力增速加快,集運市場供需關係無實質改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均值818點,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下半年協同效應發揮

中遠海控是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旗下的集裝箱航運服務供應鏈上市平臺,旗下擁有中遠海運集運、東方海外國際(00316,HK)和中遠海運港口(01199,HK)三家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集裝箱航運業務和碼頭業務。

去年7月,中遠海控成功收購東方海外國際75%股權,船隊規模進一步擴大,運力排名躍居行業第三,躋身全球第一梯隊。截至2018年底,公司經營的集裝箱船隊規模達477艘、276萬標準箱,並持有訂單運力近18萬標準箱。

財報顯示,截至去年年末,中遠海控共經營291條國際航線(含國際支線)、47條中國沿海航線及87條珠江三角洲和長江支線,所經營的船隊在全球約100個國家和地區的329個港口均有掛靠。去年,中遠海控集裝箱航運及相關業務收入1148.45億元,同比增加280.93億元,增幅32.38%。其中,中遠海運集運2018年實現集裝箱航運及相關業務收入913.66億元,同比增加46.15億元,增幅5.32%。

截至2018年末,中遠海運港口在全球36個港口投資48個集裝箱碼頭,共營運192個集裝箱泊位,年處理能力達1.06億標準箱,碼頭網絡遍及中國沿海五大港口羣、東南亞、歐洲及地中海等。由於碼頭業務量增長等,2018年,中遠海控碼頭及相關業務收入達77.12億元,同比增加33.54億元,增幅76.97%。

分季度來看,去年公司分別實現淨利潤1.8億元、-1.4億元、8.2億元和3.6億元。對於去年業績呈現前低後高狀況的原因,中遠海控總會計師張銘文在業績會上解釋稱,2018年上半年,由於國際形勢變化,運費簽約價格相對較低。下半年,國際經貿關係發生變化,同時公司收購東方海外國際後發揮協同效應,取得了比較好的業績。

中遠海控副總經理、執行董事張爲進一步指出,事實上,下半年,公司業績沒有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受美線搶運因素拉動,收入大幅度回升,經營效果要好於上半年。

料市場供需矛盾逐步緩解

展望未來,中遠海控認爲全球經濟與行業形勢謹慎樂觀。一方面,中美貿易摩擦增加了航運市場的不確定性;2020年,低硫油新規生效,預計在一定時期內增加成本支出。另一方面,集裝箱船舶訂單目前處於歷史地位,僅佔存量運力比例的12%,是近20年的低點,未來兩年供需矛盾逐步緩解,或是大概率事件,給公司帶來了機遇。

對於2019年的中美航線的貨量,張爲表示,在貿易談判的主旋律下,航運市場預計難有大幅的貨量增長。但中美兩國市場有很強的依存度,所以整體貨量不會過度流失。

2019年,中遠海控將進一步優化航線佈局,繼續加大新興市場、區域市場和第三國市場的開拓力度,加強船隊資源的均衡配置,積極應對全球貿易摩擦;在傳統優勢航線,通過配置大型船舶,進一步降低單箱成本,提升航線競爭力。同時,公司將繼續積極推進海洋聯盟合作,海洋聯盟成員已於2019年1月簽署文件,將合作期限延長10年至2027年。

另外,中遠海控將繼續實施數字化戰略,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電商平臺、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創新商業模式和產品服務,提升供應鏈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張曉慶 攝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