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東北有一句俗語叫棒打狍子瓢舀魚,可見當年的狍子的數量是非常巨大的,而現在,雖然狍子並不是什麼瀕臨滅絕的動物,但是卻數量已經大幅度減少。

在東北,馬鹿現在已經非常少了,梅花鹿還有一些,狍子因為其體型不大,數量得以多一些。狍子對於森林生境比較偏好,行走在成熟的森林中的它們讓整個森林都充滿了仙氣。

人們常稱狍子為傻狍子,因為它們在遇到危險之後會逃跑一段距離之後停下來回頭觀看而不是一直跑,在曾經有獵槍的年代,狍子這樣的習性非常容易被槍打中,所以有了傻狍子這個名字。但這並不是狍子傻,只不過它們聽不到有人在追趕它們,就選擇停下來,但它們不知道人類有槍,不用挪動位置就能殺死它們。

現在狍子已經被列為了受到法律保護的野生動物,獵殺狍子是違法行為。


狍子,正名西伯利亞狍,鹿科狍屬動物。談不上是什麼神獸,不但不神,而且傻,東北人罵人都說「傻狍子」嘛。

本答主沒有在東北偶遇過狍子,但有兩次在其它地方的「接觸」。

第一次,應該是七八年前,在山西天龍山某農家宴。很遺憾,當時狍子已經變成了一盤菜。吃之前並不知情,一行三人都覺得像狗肉,而且是老狗肉,因為肉質不佳,簡直撕不動。後來店家告訴我們是狍子,並帶我們瞻仰了它的舍利(遺骨和遺皮)。

第二次,就在上個月,北京動物園,如上圖。這貨開始一直背對著我,露出臀部的白毛,就是不給看臉。

後來我連吹口哨帶吆喝,終於賺得它回頭。看見狍子我還是很興奮的,因為看見東北人口中的「傻狍子」長啥樣了,還行,一臉忠厚相。

回答完畢,不好意思,所答非所問了。謝謝閱讀。


小的時候,我家有個神秘的寶貝,就是一張狍子皮!這張狍子皮,隨我父親去了五七幹校,它用它的防潮禦寒功能,伴隨我父親度過了三個寒冷的冬天!後來我哥上了延邊藝校,這張狍子皮又成了我哥最好的禦寒工具!我哥畢業了,我媽叮囑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別忘了把狍子皮帶回來!

在東北的冬天,家裡能有一張禦寒的工具,不僅能抵禦寒冬,更是心裡的慰籍!

東北的冬天最怕潮和涼!有一塊狍子皮鋪在褥子下面,就能解決潮和涼的問題,也是讓自己不得關節疾病有了保障!

那個時候家裡有張動物的皮,真的是很牛的!

1997年,我隨電影《白山黑水》在長白山的敦化拍攝,每天早5.30就要往山裡的林場走,要趕到拉木材的大車下山之前,進到進林場!每天要在晚上11多才能下山,上山兩個小時,下山兩個小時,所有的演職人員就在這四個小時時間,抓緊時間補覺!

這天,在下山的路剛柺了一個彎,司機一腳剎車,把剛要入睡的一車人全都弄醒了,順著車燈望去,一隻狍子擋住了汽車下山的路,它好奇的看著來到眼前的汽車,似乎還要辨別一下危險程度,司機按了一聲喇叭,它才意識到危險,跑進了樹林里!

這是我在東北唯一一次見到的狍子!


不需要偶遇啊,小編的家是牡丹江的,在那邊只要去山林中遊山玩水就能遇見,而且一些景區的酒店門口都會有。今年春節的時候去了一次雪鄉,走到二浪河林場的時候住下來了,然後我們住的酒店家裡就有這樣的動物,一開始我還納悶是不是狍子,問了店家店家說是的,很多外地來的遊客也會覺得很新奇。在我看來狍子也不傻,呆萌呆萌的,眼睛很大,你看著它的時候它也看著你,你嚇唬她一下好久它才反應過來,哈哈哈哈特別可愛,有的時候就跟小寶寶一樣。無論是冬夏,只要你走到林區可能就會碰見它,這個物種還是挺多的,不過現在山林保護區行成了,大家保護動物的意識也很強,打獵的人也就漸漸少了。有來玩的小夥伴,要是沒見到我們呆萌可愛的小狍子,那也是一大遺憾啊。


在東北不用偶遇吧?起碼在黑龍江很多地方已經不用偶遇了,尤其是黑龍江的一些林區,經常能路遇這呆萌之貨,你「遇」不上它,它找你。只要你在林子里整出點怪動靜,只要附有這萌貨......不用時間太長,它自己就來觀察情況了。之前大家聽的棒打狍子瓢舀魚說的就是黑龍江北大荒剛開發時的情景,之所以棒打狍子就是這傢伙實在呆萌的夠可以,直接跑你身邊「觀察」你是個什麼「怪物」。後來情況大家都明白,咱們進一步,人家就退一步,慢慢這些資源就少多了,而且總「挨打」人家也長心眼了不是?說到現在不用偶遇也是有原因的,現在黑龍江整個林業地區全都育林養山,到處都是保護區。生存環境改善了,自然資源慢慢恢復也就不奇怪了。而且現在人們也不過漁獵生活,保護動植物的意識也深入人心,所以這呆貨又「犯病了」。狍子是一種好奇心絕對超過貓的玩愣!

看見沒有?人家就這麼呆萌呆萌的盯著你,這個我是真碰上過。當年到朋友大興嶺林區老家去玩,林業里就有這貨,當然沒多到隨時在你身邊轉的地步。朋友發現有狍子時就讓我們三個拍手什麼的都行,整出點動靜之後就等著吧,一會准來。沒等上十分鐘就來了!離得很遠,得有三五十米吧,在林間時隱時現地觀察我們。個別膽大的走的近點,也得有二十多米,還是不敢靠太近,而且我們動作稍大一點它就跑,但是也不跑太遠。反正它就是個好奇,始終盯著我們。現在保境好了人也不打它了,估計它們以後「膽子」會越來越大的。


我生活在東北也沒見過狍子,但是小的時候能聽到老人講,以前好像挺多的,東北以前有句老話,叫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就是形容東北的自然資源物產豐富。

為啥說棒打狍子呢,狍子還有一個名叫他傻狍子。其實狍子並不傻,狍子的嗅覺、觀覺與聽覺都很靈敏,奔跑迅速,但不能持久。不過,由於狍子在動物世界中是個弱者,受驚時會驚叫,遇到敵害來襲,唯一辦法是「走為上計」,快快溜走。但是,在逃跑途中,它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即性情好奇,當發現敵害已不再追趕了,就會返回原地,去探個究竟。正是這種奇特的習性,使它常常成了野獸的美餐,因此被稱為「傻狍子」。

現在我們吉林這面不多可能我是在吉林的松原,我們松原是平原,森林和山比較少。估計白山那面,和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能多。我也希望見見傳說的神獸。


我朋友碰到過一次,那時他還是個17-18的小子,剛下完雨,家裡人叫他去看地里的玉米,他到那裡一看,有隻動物在玉米地里打滾,全身是泥,氣得不行,哪裡來的黃牛,玉米都給壓倒一大片,在旁邊抓起一樹枝衝上去就打,都打了好幾下,那東西才想起來要跑,等那東西跑起來時,他一看,你媽,這哪是黃牛,就一狍子,趕緊去追,結果可想而知。哪趕得上,回來一身泥,


我第一次去東北,而且還是漠河,冬天,零下三十多度,快四十度了,真的冷啊……吐口水,十幾秒就變成冰渣子,好恐怖,景色也異常的別有風味,在河床上,釗冰窟窿撈魚,好玩,晚上偶爾能看見一點點極光,一輩子的回憶啊……東北哥們還帶我去林子裡面看狍子,只看到腳印,轉了很久,才在遠處看到幾隻狍子。


我沒見過,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她小時候被父母送到山裡姥姥家生活到十多歲,那時候狍子很多,狍子肉很好吃。她家前面有條小河,她學隔壁鄰居仰臉走路把眉毛那摔了條傷疤。如今,媽媽已經逝去十年了,可是我永遠不會忘記她和她說過的那些媽媽的童年。狍子也就成了我心中埋下的一個渴望的種子。


在黑龍江伊春,倒退40年,這東西基本多的是!那個時候狍子非常多,也不是保護動物,它傻的能跑到居民家,把腦袋夾在「杖子」上面,然後就進大鍋里了……

當年很多人都吃過狍子肉,不過不好吃!肉絲太粗,缺少脂肪,做狍子肉,需要添加肥肉或者「油」,不然就很「柴」,當然,怎麼也是肉,比土豆白菜好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