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分散染料热转移印花能用于其它所有纤维吗?

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纤维

涤纶纤维存在结晶区和非结晶区(无定形区)两部分。无定形区分子间存在微小空隙,当温度上升到200℃时,无定形区分子运动剧烈,空隙增大,逐步软化成半熔融状态,成为液层。另一方面,涤纶分子中存在大量的酯基,它与分散染料上的羟基和氨基形成氢键,此外,它们与涤纶分子上的苯环之间也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分散染料可以看成「溶解」在液态的无定形区中。当冷却之后,染料分子就留在无定形区,无定形区分子之间的空隙也正好关住了分散染料,使得分散染料在涤纶纤维内部固定,呈现极高的各项牢度。

理论上,只要有明显玻璃化温度的纤维都可以使用分散染料染色。然而,到目前为止,在现有常用合成纤维中只有涤纶纤维最适合分散染料染色。常规的芳纶,无定形区分子空隙太小,即便在熔融状态,分散染料也难以进入芳纶纤维内部。常规的腈纶和锦纶纤维,无定形区分子之间空隙太大,当分散染料的浓度超过一定值之后,将不能固定过量的分散染料,染料将会逸出,造成染料迁移,颜色变化。

分散染料的转移印花

分散染料的转移印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国内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成了转移印花最大的生产基地,单单江苏盛泽和浙江柯桥,转移印花加工厂就不下于200家。国内也涌现了大批转移印花的龙头企业,如江苏的龙达,萧山的金晨等等。转移印花的生产量也稳定在所有面料印花市场份额的5%左右,涤纶印花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进入新世纪,数码印花作为纺织印花的一个新的类别,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的数码热转移印花,因为投资小,进入门槛低,工艺简单,成为了众多创业人士的首选。在盛泽,在柯桥,在广州中大附近,热转印数码印花厂可以说几十米之内肯定有一家,竞争极为激烈。

运用于天然纤维

分散染料转移印花有著巨大的优势,首先,污染小,环保,这一优点在当今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年代越发突出,其次,方便快捷,交货时间短,也迎合了当今快时尚的时代要求。

正因为如此,如何将转移印花运用于除了涤纶纤维之外的其它纤维,就成了印染从业者的梦想。

最早,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分散染料转移印花在天然纤维上的运用。从国外到国内,从高校到企业,经过了数十年的接力研究。大约在20多年前笔者就有老师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数十年研究,无数的经验和教训,基本得出一个结论,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天然纤维经过改性,在不改变天然纤维基本性质和手感的前提下,使用分散染料热转移印花,达到在涤纶纤维上相近的各项牢度,是不可能的

近来,不时有民间人士出来号称:解决了分散染料在天然纤维上的转移印花牢度问题,基本上可以看成忽悠,要么在忽悠人,要么在被人忽悠。

运用于尼龙面料

前面说了,分散染料的转移印花运用于天然纤维,此路不通。将它运用于同属合成纤维的尼龙,解决尼龙转移印花的难题不也不错嘛?的确,分散染料能够运用于尼龙纤维的染色和印花,但是尼龙分子结构决定了分散染料浓度不能大,也就是说分散热转移印花在尼龙面料上不能印制深色,因为尼龙无定形区间隙太大,不能有效关闭和固定高浓度的分散染料。特别是小分子的,易升华的热转移印花分散染料,这一缺点更为突出。

近年,有人推出一种热转移伴侣,它是一层极薄,手感极其柔软的涤纶面料,复合到将要转移印花的面料上,再经过热转移印花完成。因为它实质上还是转印到涤纶纤维上,所以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

王勇

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

从事蛋白质材质(皮,毛)印染研究开发生产多年

拥有4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

现任常州木绒森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