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喜劇之王》拍的很爛,有多爛呢,就好像過去那個菩提老祖,那叫什麼來著?劉鎮偉。頂著《東邪西就》的成績,在大陸拍了很多的爛片。把過去本該很經典的梗用到爛無可爛為止。好像這兩年消停了一些。而《新喜劇之王》這片子,就像劉鎮偉拍的。沒有想到,結果卻是周星馳乾的事情。

最近幾年周星馳的幾部電影,,雖然褒貶不一,但就我的趣味而言,大抵還是值得一張票錢的。周星馳的電影,差不多是一年下來的期待。唯獨這一年,我看了《新喜劇之王》的預告片,我就絲毫沒有去看的慾望。別人的電影不想看也就算了,周星馳的電影,不想看,卻有一種深深的失望。於是憋不住還是看了,意料之中的爛,然後就是堅持不下去的那種爛。

看了幾篇評論,同聲同氣。按說看了不爽的電影,看幾篇罵人的影評會很出氣。結果這次失落感更加嚴重。

然後,就有點自己想通了。 英雄遲暮。有一種,就像項羽那種的,死也不回頭。就硬抗下去。我有時候想,如果不是司馬遷那樣的人物,項羽會被留下這麼倔強的背影嗎?司馬遷也是至慘之人。他的朋友李陵也是,他理解什麼是失敗的滋味,尤其那種一輩子輝煌,忽然半截掉下來的那種挫敗感。

還有一種,算了,就此拉倒,把自己身上這副架子給卸了下來。外人看,是人設塌陷,他自己,或許也是活明白了。所以有些事情不必搞得這麼較勁。

剩下的問題,也就是他放鬆下來,值得不值得了。值得不值得,是一種功利心。就比如天塌地陷,指望一位偉岸的英雄去擔起這份責任。結果呢。千呼萬喚,眼見蓋世英雄身披金甲,腳踏七彩雲彩,光彩奪目。

以為他要頂難而上。

結果,他扭頭而去也就罷了,他居然,他竟然——同流合污。以前當然憤慨。如今呢,混的油滑了,看世界居然也不是那麼滿滿惡意了。這個時代都是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你指望誰能一直嘔心瀝血丹心赤忱呢。

藝術家提供的作品也是產品。但文娛的消費,多少會有藝術以外的情感。就好像,因為周星馳,我們應該擔待很多東西。但反過來說,因為周星馳,我們也變得不想原諒。以前有一位馮導演,大致也是蠻認真拍電影的。之前呢,也算順風順水,票房保證,後來越來越有追求。結果滿腔熱血拍一部民族苦難的電影,卻被一部新電影很輕鬆的處女喜劇打的七零八落。馮導演那個氣啊,不但如此,還接著拍了部很爛的私人訂製,來填虧空。是的,問題不在藝術的失敗,問題在羣眾的趣味就是如此。問題你真墮落到無所堅持了,還是沒賺到。

是的,又能如何,項羽的詩裏感嘆的一樣:

就他媽這個環境,力氣大武藝高機動強乃至愛家愛婆娘都有個屁用。時不利兮時不利兮。 在豆瓣上看到有人說一段話,深得我意,這位路北老師 說:新媒體時代從形式是看是精英階層翹首以盼的大眾話語權的勝利,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這場狂歡裏最先倒下的就是精英階層。表面上看是少數精英分子在左右輿論,但其實,卻是所謂的「庸俗」大眾帶來的商業價值在左右精英分子。其結果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樣:一些精英分子的商業化和庸俗化,另一些精英分子的邊緣化。而公眾則變成了商業社會裡的「愚民」,他們的行為和情緒又進而影響著政治和文化領域。是的,以上感想,源於我看了周星馳的一部爛片。雖然感想的樓其實早歪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