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這個問題之前建議先觀看一下 @媽咪說MommyTalk 解說的《粒子世界》系列。

因為理解這個問題的前提需要理解標準模型、希格斯機制、希格斯玻色子以及量子場論等很多基本概念。

量子物理標準模型是被廣泛接受的微觀世界框架,可以描述強力、弱力及電磁力三種基本力及組成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的規律。除了引力以外,標準模型可以合理解釋大多數物理現象。

這個標準模型的早期版本依賴規範場論所闡明的基本力源自於定域規範不變性,基本力由規範玻色子來傳遞,而規範場論嚴格規定傳遞電磁相互作用的規範玻色子不具有質量。比如光子的質量經實驗證實確實為零。由此推論傳遞弱相互作用的W玻色子、Z玻色子也應該不具質量,可是實驗證實W玻色子與Z玻色子的質量不為零,為了完善這個早期模型,須建立特別機制來賦予W玻色子、Z玻色子所具有的質量。

由此建立了希格斯機制,利用自發對稱性破缺來賦予基本粒子質量,同時又不抵觸規範場論。希格斯機制假設存在一種希格斯場,能夠與某些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並且利用自發對稱性破缺使得它們獲得質量。希格斯機制已被實驗證實,相關理論已被納入標準模型。

希格斯玻色子是伴隨希格斯場的帶質量玻色子,是希格斯場的量子激發,它的自旋為零,宇稱為正值,不帶電荷、色荷,通過對撞機生成後會立刻衰變。根據希格斯機制,基本粒子通過與希格斯場耦合而獲得質量。

標準模型只論述了強力、弱力及電磁力三種基本力及組成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的規律,但它還不是一套萬有理論,因為它並沒有合適的論述到引力。物理學家正嘗試將規範玻色子、相對論與萬有引力組合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但引力如何與其他三個基本力相互影響還是一個未決問題。

基於量子場論架構,物理學家嘗試提出一種可以傳遞引力的引力子假設,它應該是一個自旋為2、質量為零、不帶電荷的玻色子。但是目前有關引力子的理論還不完善,實驗沒有進展,關於它的存在與否仍是物理學的一個未知領域。

雖然希格斯玻色子產生質量,質量可以產生引力,但是希格斯玻色子與引力目前來看並沒有什麼關係。


希格斯玻色子,又稱「上帝粒子」。1964年由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一種基本粒子。

這種粒子自旋為零,為不穩定的無電荷、色荷的難以發現的粒子。生成便立即衰變。

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創造了標準模型解釋這個世界。宇宙中有61個基本粒子,60個已被發現並得到驗證,只有希格玻色子用了各種方法都沒有找到,連歐洲最精密的強子對撞機都進行無數實驗也沒能找到。2013年3月4日,歐洲核子組織才宣布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並且希子場瀰漫於宇宙中。兩位發現者也獲得諾貝爾獎。

上帝粒子有沒有質量?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如果有希子存在,就會有希子場,希子場就是讓物質擁有了質量,費米子就是因上帝粒子獲得質量的一種粒子。由於希子是標量場,(不因洛倫茲變換髮生改變),沒有自旋,又是自己的反粒子,所以希子自身沒有質量的,既然沒有質量,與引力也沒有絲毫關係。


任何物質粒子本身都具有質量,不需要別的粒子賦予質量,別的粒子只有對粒子產生力的作用,而不能賦予質量。沒有質量的物質是不存在的,希格斯機制本身就是錯誤的。希格斯粒子比質子還大,怎麼賦予比它小的粒子的質量,又問時賦予比它大的粒子的質量。


天文觀測毫無疑義地表明,原始宇宙由(星系黑洞的)質量和能量組成,黑洞的基本組成單元是最小的黑洞,其質量約0.67kg,具有巨大的引力和慣性,沒有任何能量,也不能轉換為能量,同時具有宇宙中最強的相互作用。很顯然,是最小的黑洞賦予物質粒子以質量,而不是沒有引力質量的荒謬的希格斯粒子,本民科確信,,希格斯粒子的錯誤應該予以糾正了!


這篇文章我已讀過,這個說法是想用另一種方式解釋引力,是錯誤的,因為引力不存在!它是對天體力學誤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