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看到「驢友」失蹤這類信息出現、甚至類似或雷同的報道都會絕對非常痛惜、痛惜之餘更多的就是遺憾。

或許是我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對很多行為有所羈絆吧,我不知道應該如何解析「驢友」這類戶外運動的狂熱愛好者的行為心理,征服自然也好,崇尚信仰也罷;我想,絕大多數人的人生不只是你自己一個人生活在真空裏,往大點說,都有社會責任;說小點,總是有些家庭責任的;再不濟,也是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和責任的。每每看到「驢友」失蹤,當地部門出動多少人組織的救援隊發動救援等等這些字眼,心裡忍不住要罵娘:一個心理、行為不成熟的成年人的衝動給社會造成如此大的困擾,這要浪費多少的人力和物力。或許我的這個觀點會被某些人說:冷血、沒人性。但是反過來大家換個思路想想,出現這些行為的驢友對家人、對朋友是否更冷血、更加的缺少人性。

驢友愛好戶外運動沒有錯,挑戰自我也是應該;但是在獨身一人進入無人區之前是否應該想想那些牽掛、愛護自己的親人、朋友;不管不顧、不計所有一切後果的行為,是否正是這類「驢友」打著「夢想」這個冠冕堂皇的幌子實際極度自私的表現呢?

我也是一個旅行攝影愛好者,想拍到一張好的片子,經常要背幾十斤的攝影器材翻山越嶺、到人煙稀少的戶外守著日出、日落;但是我非常明白一點:夢想固然重要,責任更是大過一切。保護好自己的安全就是對家人最真誠的諾言。


首先,身為驢友的一員聽到這種消息一定是悲痛的.驢友也分很多種,答主的程度也只能達到揹包客,並非真正的戶外驢友,即使如此,在過去幾年長途旅行中也曾經有驚無險.

所有戶外活動都有帶一定的危險性的,這個一定要深刻認識到.但如果戶外經驗不豐富或欠缺的人,不一定能認識到這種危險,就好像人沒到絕境時不會想像到死亡會隨時來到是一樣的.然而在戶外活動,就算有著豐富的戶外經驗也不代表一定能安全,因為戶外有著大多不可控制因素.

答主並非戶外愛好者,但有一次旅程非常難忘,記得每一次去西藏,而且是從西藏陸路坐車經樟木口岸到尼泊爾.可沒想到遇到大雪封山,滯留在日喀則,前面雪崩,軍隊封路不讓前進.只能在日喀則住了一晚,但同行的數十輛車不甘心半路折返,於是天天找軍隊理論,要求解除封路.第二天放晴後,軍隊在前面鏟雪,讓我們通過,可快到聶拉木的時間,天又開始暗起來,飄起小雪,而這一段路兇險非常,眼看前面有幾輛吉普車車輪打滑,有輛差些墜崖才驚覺死亡竟然是這麼接近.而這些畢竟還是公路,只是遇上惡劣天氣.尚且如此,更何況戶外線路都是無人區,信號全無,不確定的事情太多.答主膽小,只想活長些好好看看世界,自此後,但凡感覺明顯不安全的地區一概不去.畢竟,任務夢想都必須要在活著的前提下才能完成.


首先我們應該尊敬每個人的信仰,穿越無人區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都想像餘純順,彭加木那樣的英雄一樣~

「無人區」就是死亡地帶的代名詞,徒步穿越無人區本身就是一個危險性非常高的活動,穿越過程中要經歷重重困難,不像我們徒步走在平原大地上,沒有晝夜溫差達到二三十度的天氣;沒有突然襲來的十二三級的大風;沒有突降的暴雪或冰雹等極端氣候;累了可以隨時躺在地上隨時美美睡上一覺,就算露天的也行,沒有豺狼虎豹的襲擾;餓了可以買點喫的,路邊採摘些野果也可以,還能和你的親朋好友隨時打電話聯繫……但是,無人區你想做到這些,太難了。

劉銀川穿越的是中國四大無人區中的三個,也就是他同時徒步穿越羌塘,可可西里,阿爾金山無人區,光可可西裡面積就達到450多萬公頃,計劃60天完成穿越,60天啊,一個人深入荒原,隨時面對飢餓,極寒,狂風,沼澤,冰川,冰洞,雪窩,高原反應,疾病,豺狼虎豹什麼的,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素質,堅強的意志力是很難完成的。走出無人區的驢友真應該磕上一百個響頭,感謝蒼天眷顧,沒有留下自己狗命!

所以說他們是走在地獄邊緣的人,一點都不為過~


多數旅遊都是前期準備和經驗不足導致的,只有少數和突發的意外有關,如自然災害或突發身體疾病。對戶外探險旅行來說,經驗和前期準備是十分關鍵的,不能空有夢想,同時還要切合自身實際纔行,否則就是拿生命做賭注。但不管怎樣說,這些人還是很值得敬佩的,相比我們這些坐在格子間裏,心懷天下,卻動也不能動的人來說,他們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領先我們一步。因此,祝願那些失蹤的人們最後都能平安歸來,假如不幸隕落,你們在今世已發過光了,也希望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安好!


我曾也是個徒步爬山愛好者之一,喜歡山喜歡水,喜歡各種穿越,喜歡那種幾個小時甚至是幾個小時乃至幾天爬上山頂的征服感,當然也經歷過絕望,這裡用爬山而不用登山,因為我覺得與那些真正的攀巖愛好者有很大的差距,從開始的小山到後來的大山、慢慢你會認識這個圈裡真正的大神,他們不斷地挑戰自己,越爬越高、難度越來越大,海拔高度越高線路越長越荒涼難度就越大,也聽過太多太多的悲劇,尤其是日本人喜歡征服中國的雪山,可死亡人數也是不斷上升,比如雅拉雪山、梅里雪山等。

那為什麼有「驢友」接二連三的始終呢,就拿劉銀川來說,挑戰的是姜塘無人區,看過電影77天都知道難度有多高,光乾糧與水就達到了30公斤,還有揹包、防潮墊、帳篷、抗零下20度的睡袋還有各種電子設備、這個重量可以壓垮一個成年人,更別說穿越環境那麼惡劣的無人區,如果不是冬季可能還好點,他至少需要一輛自行車推著走,還有李聰明徒步經驗那麼豐富都死在無人區,所以穿越有風險,請慎重慎重再慎重。雖然不提倡這種行為,但是我本人還是很佩服劉銀川的,因為那一句如果我沒有走出來、請放棄尋找,說明他不想浪費國家資源,肯為自己行為買單。

下面是我徒步一些照片,不過都是有同伴的。難度也沒那麼高,最後一句:如果沒有家庭,不用工作,沒有責任,我願意一直在路上.


驢友是一個很寬泛的說法,一般情況下大家習慣把去野外徒步登山的戶外愛好者叫做驢友。對於戶外圈驢友們為什麼經常出事這個問題,我覺得大概有以下幾點原因:

①戶外活動參與者對自己能力認識不足。驢友這個羣體個體間差異極大,有強驢、草驢、老驢、新驢還有偽驢,個人實力不同,應對野外環境的能力也不同。可是很多驢友無法認清自己的實力,很多新驢、草驢甚至偽驢在看到強驢們在高難度線路上留下的傳說之後就忍不住心裡長草,也要去試試。於是很多實力不足、裝備不足卻又不懂得放棄的人就在一些高難度路線上喫了虧(不是說強驢就不出事,只不過他們不是認不清自己實力,而是常在河邊走,不能不濕鞋……)。

②戶外活動(本文特指去野外徒步登山漂流等類型的活動)的風險性。去野外活動,尤其是去無人區活動,不管是路況、天氣還是後勤保障都無法和有人聚居的地方相比。山路不是鋪裝路面,不平整,不寬闊,還經常有雨雪泥,稍有不慎就可能受傷甚至滑墜,要是再碰上惡劣天氣(比如白毛風)就更加危險。最要命的是,在野外遇險,尤其是在無人區遇險的話,一般很難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很多驢友又捨不得花錢配置衛星電話或北斗盒子,一旦沒有手機信號連救援都無法呼叫,安全係數直線下降。

③國內戶外活動的保障、管理、救援等不成熟。我國戶外活動起步晚,玩的人也不算多,目前來說還是一個小眾的項目。國家在這方面的投入有限,近幾年才開始籌劃建立幾條國家步道,戶外路線的登記也不夠普及、不夠便利,救援能力也有限。相比之下,不少西方國家通常都有大量成熟的步道、路線(比如美國的阿巴拉契亞山脊步道,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巨人路線等),補給站點多,救援力量充足且專業。不過這也跟國情有關,畢竟國人對戶外接觸晚,玩的人少,政府也沒有太多精力花在這上面,資源分配也自然不會太多,所以這一方面也無法強求了。

導致戶外圈驢友頻頻出事的原因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至於題主專門提到的劉銀川失蹤事件,我個人的感覺是他有不少失誤的決策。首先,單穿無人區本身就有極大風險,因為單人穿越容錯率太低,只要把腳扭傷,他就要花幾天養傷不能走——沒有隊友攙扶,自己走不了。其次,他的準備並不充分。食物總量根本不夠,而且種類過於單一容易喫膩,營養也不均衡。牛肉乾加奶貝,這個配置主要補充的是蛋白質、脂肪、糖、鈣、鹽等,而維生素及其他微量元素補充不足,如果沒帶維生素泡騰片之類的東西基本上是無法避免壞血病的。順帶說一句,牛肉乾雖然熱量高,飽腹感強,但是容易導致口渴(消化時耗水多,還很鹹),而羌塘地區要補水的話需要仔細挑選水源,這會給他的水源補給帶來壓力。之前不開車穿越羌塘的人我印象中都是推自行車走的,因為補給需求太大,裝備過重。如果不用自行車徒步穿越的話,太重的裝備會使得徒步穿越者消耗更多的體力卻走不快,而更大的消耗和更慢的速度使得徒步穿越者不得不帶更多的給養……看起來似乎是死循環……所以,徒步穿越無人區這種事還是盡量不要去嘗試了。

最後,希望他能平安歸來。


有些文章馬後炮,人死再來補一刀。31號有和其它遇見的人的照片,當時狀態佳,生命的代價,與冒險和挑戰極限,任何東西有時都顯得微不足道。真心希望劉銀川能平安』))歸來!與他相比,這種滿口人家窮,滿口人家愚昧,那些滿載補給和油料,多輛豪華越野結伴穿越無人區,所謂挑戰極限的土豪們就太無恥了,他們纔是無人區野生動植物最大的禍害…… 如果不冬季進入,土沒有凍上,會陷入四方無限的沼澤,不是開車或者騎行,步行夏季根本不能進入。人類重裝徒步無成功記錄挑戰人類極限是永遠的話題。他一個人冬季穿越幾百公里,就算沒有完全穿越幾千公里,已經超越人類記錄。大家一步都沒有 勇氣跨入,沒資格噴他。i

創建於2018.1.15
首先戶外探險本身就是有一定危險性的,所以出現驢友失蹤還是比較正常的,只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戶外探險就顯得更為重要的了。

第二最近新聞上失蹤的驢友大多數都是穿越無人區這些地方,而且大多數都是獨自一人,甚至很多時沒有經過批准,自己違反規定去的,雖然我對這些人嚮往旅遊嚮往戶外的心是表示敬佩的,但是這種違反規定的行為,自己最後出事了,其實也怪不了誰。

最後,那些要進行戶外探險的驢友們,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再去探險,如果你覺得可以置生死而不顧,那還是勇敢走去吧,你覺得呢?

大意 有心無力 儲備知識不夠等,

先說大意,很多的驢友穿一條成熟的線都會出事,為什麼?總覺得自己沒問題,東跑一下西看一下,掉隊了問題就來了,遇到岔路口就慌了,不能正確的選擇了,在山裡,獸道和驢友走出來的道不仔細看有時候真分不出來,走岔了,越走越慌,越慌就越要瞎跑,於是,迷路了…………

有心無力,這是對長線講的,比如敖太線,事先對自己體能沒有正確的估計,走進去後尤其是半程過了,體力嚴重透支,走不動了,要知道,在山上穿越的人基本都是自保還行,但背著一個走不動的,那就太不現實了,這時候你就只能坐著等救援了,山上救援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時間 路線 你的食品儲備和衣物帳篷等等,對坐等救援的人都是不小的考驗。你如果在有骨折或者高反呢?說句很現實的話吧,不能夠及時被救援,你就基本死定了。

儲備知識不夠,就是事先對要完成的線有沒有徹底的瞭解?對野外出事之後的應急措施有沒有足夠的瞭解?食物分配體能分配等都會不會

我一直以來都在救援隊參加救援,碰到過很多不可思議的驢友,有本來打算山底下玩玩結果頭腦一熱臨時穿越的 有走腐敗線都費勁去穿兩天以上線路的 有自己跟著別人走了一次線路就敢私下組織人自己當領隊穿越的 有高反之後不會處理的。。。

走山需要慢慢的積累經驗和各種技能,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慢慢的由淺入深。

分享幾張我們正在救援的照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