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臺達電(7月31日)晚間宣佈,強化全球製造據點佈局,將透過子公司有條件式自願要約收購,泰國上市公司流通在外股權,此收購案耗資21.4億美元,最快3~6個月完成,而呼應政府投資臺灣,臺達電董事會也通過,在南科擴廠和臺北設置研發中心的計畫。

鎂光燈閃不停,臺達電董事長海英俊,晚間召開記者會,宣佈要透過子公司,有條件式自願要約收購,泰國上市公司DET流通在外79%股權,以每股32美元計算,最高總價為21.4億美元,最快3~6個月完成交易,原來是要減少美中貿易戰風險。

「現在我們可以確定在第一波裡面,有對我們產品是有一些影響,但是影響不多大概幾百萬美元,這樣當然還有第2波、第3波,與其重新從0開始,還不如把泰國股份增加。」─ 臺達電董事長海英俊

檢視相片

DET是泰國電子製造商,1995年上市,產品包括交換式電源供應、電源系統及汽車電子,業務據點橫跨東南亞、印度、歐洲及澳洲,臺達電認為,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這次收購案可以增加製造基地,強化銷售業務網路,當然也會繼續投資臺灣。

檢視相片

「董事會通過在南科,我們蓋新的廠,在臺北在我們現在辦公室旁邊,要蓋研發的樓,臺灣還是有很好的工程師,南科我們現在有1000人,大概幾年之後,5、6年之後,我們可能要超過接近2000人。」─ 臺達電董事長海英俊

不只臺南、臺北,臺中也會設機器人中心,臺達電呼應政府,並且積極在新南向國家佈局拓點,就是要將貿易戰影響減到最小。

(民視新聞/於凡、劉毓琦 臺北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