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營德軍俘虜一個整師上萬蘇軍,“裝甲邁爾”奇兵攻佔馬裏烏波爾

1941年6月22日凌晨,數百萬德國及其僕從國士兵越過邊境線,向蘇聯發起了進攻。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爲殘酷的一場戰爭——蘇德戰爭爆發了。在這場被德國方面命名爲“巴巴羅薩”的軍事行動初期,德軍利用突然襲擊和“閃電戰”等諸多優勢,迅速打垮蘇軍的邊境防禦部隊,深入到蘇聯的腹地。

黨衛軍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在南方集團軍羣的序列內投入到這場空前慘烈的戰爭當中,作爲以希特勒本人的名字所命名的精銳部隊,它的徵兵標準相當苛刻,其戰鬥力也極其強悍:該部在突破“斯大林防線”、烏曼包圍戰、黑海-亞速海沿線的作戰行動中表現都非常突出。截止到1941年10月初,“警衛旗隊”師已經佔領別爾江斯克,並繼續沿亞速海向高加索的門戶、南部重鎮羅斯托夫方向突進。在前往羅斯托夫的道路上,德軍還需要敲掉兩顆重要的釘子,那就是沿海城市馬裏烏波爾和塔甘羅格。這兩個任務均落在“警衛旗隊”師的囊中,而該師上至師長澤普•迪特里希下至普通士兵,都認爲在當時蘇軍兵敗如山倒的大環境下,攻佔這兩座城市是順勢而爲,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一營德軍俘虜一個整師上萬蘇軍,“裝甲邁爾”奇兵攻佔馬裏烏波爾

■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期間,“警衛旗隊”師師長迪特里希(右)與該師偵察營營長“裝甲邁爾”(左)在一起研究進攻方案,兩人都蓬頭垢面,可見當時的戰況非常緊張激烈。

10月7日晚間,“警衛旗隊”師偵察營在經過數日的激戰和行軍後,得到了在友軍掩護下休整一晚的機會。營長庫爾特•邁爾少校此時卻難以入眠,他是黨衛軍的一員悍將,有着“裝甲邁爾”的外號,也是“警衛旗隊”師師長迪特里希極爲器重的心腹愛將之一。邁爾的偵察營作爲全師的先鋒,將在第二天擔負奪取馬裏烏波爾的重任,而最近幾天從空軍反饋的消息反映,越來越多的蘇聯潰兵正在向那座城市集中。雖然得到“警衛旗隊”師下屬的一個三號突擊炮連和一個88炮連的支援,但邁爾清楚明天的目標勢必將是一快難啃的骨頭。

10月8日凌晨4點,突擊炮的低沉轟鳴和摩托車清脆的突突聲將邁爾少校攆出他的睡處,發動機的噪音在他的耳裏就像音樂般動聽,他已睡意全無,來到屋外。爲了出色完成當天的全部任務,邁爾決定由第1連擔任先鋒部隊。前鋒連在裝甲車和反坦克炮的支援下轟鳴着全速衝在營主力前面,到預定地點後稍做停留等着主力跟上,營主力則在前鋒連後面勻速行駛,這裏的地形非常陡峭,樹木稀疏,只有在一些居民點才能看到一些新栽種的果園。在出發的前20分鐘裏,偵察營一直未受幹擾地在寬闊的土路上行駛,既沒有被遺棄的裝備也沒有掉隊的士兵顯示出這是一條蘇軍撤退的路線。

一營德軍俘虜一個整師上萬蘇軍,“裝甲邁爾”奇兵攻佔馬裏烏波爾

■“巴巴羅薩”行動中乘坐桶車、全副武裝搜索前進的“警衛旗隊”師偵察營前鋒組。

邁爾的偵察營已經駛入新一天的晨輝中,從早晨5時起他們就做好了隨時遭遇蘇軍防禦炮火的準備,但直到7時45分纔在一個名叫曼古什的小鎮附近遭遇蘇軍抵抗。第1連在連長布雷默中尉的指揮下,立即離開前進隊列向蘇軍發起進攻,並從右側衝過該鎮。曼古什的全貌很難看清,她散亂地沿着一片起伏地帶橫亙於德軍前進路線的兩側。進攻期間跟隨着前鋒連的邁爾不斷在房屋之間和庭院裏看見蘇軍步兵,但第1連沒有時間徹底掃蕩鎮子,因爲前方還有更大的目標吸引着他們,隨後跟進的偵察營其他步兵部隊會完成消滅殘敵的任務。前鋒連在邁爾的授意下繞過小鎮,馬不停蹄地繼續前進,邊走邊打。

隨後,第1連在曼古什以東2公里處發現了一片構築良好的蘇軍野戰防禦工事。這是環繞馬裏烏波爾的外圍防線,在德軍部隊的快速穿插下整個防線已經不再穩固,但它現在至少能爲一些退散到這裏的蘇軍後衛部隊提供一個自保的場所。這處陣地沿着一條橫亙在前鋒連前進道路上的山脊而建,完全而又徹底地截斷了德軍的前進勢頭。邁爾少校決定再次利用一種非常規戰法發起進攻,第1連的步兵將在炮兵和所有重武器的火力掩護下直接從蘇軍陣地背後衝上山頂。擔任此次突擊任務的擲彈兵們被責令只有在推進到距離蘇軍500米以內的時候才能開火,向敵人防線後方發起致命一擊,而剛剛趕到的一個裝甲車連則組成跟進部隊,在突擊炮的火力支援下殺向蘇軍陣地兩翼。

一營德軍俘虜一個整師上萬蘇軍,“裝甲邁爾”奇兵攻佔馬裏烏波爾

■遭遇蘇軍後,“警衛旗隊”師偵察營前鋒組的官兵下車投入戰鬥。

一營德軍俘虜一個整師上萬蘇軍,“裝甲邁爾”奇兵攻佔馬裏烏波爾

■模型彩繪,1941年東線戰場上配合裝甲擲彈兵向前突擊的“警衛旗隊”師三號突擊炮,著名的裝甲王牌魏特曼當時就是“警衛旗隊”師突擊炮部隊的一員。

進攻的命令通過呼喊和摩托車傳令兵下達下來,隨後邁爾來到正在爲向山頂衝刺做準備的第1連連長布雷默身邊鼓勁,隨後後者一馬當先帶領這支部隊向山脊衝鋒。三號突擊炮跟在第1連後面隆隆前進,不停地向守軍發炮,迫使他們蜷縮在地。第1連片刻之間就衝到了山脊陣地上,一舉將其突破,跟進部隊也隨即撲上將蘇軍向兩翼壓縮。

蘇軍很快從德國人的突襲中清醒過來,他們猛烈還擊,惡戰還在持續,尤以公路右側的戰鬥最爲激烈。一名年輕而又英勇的蘇軍政委在那裏反覆鞭策着他的部隊,他不僅用喊聲激勵手下,還以身作則帶領士兵發起反衝擊。“裝甲邁爾”這樣回憶到那名蘇軍政委的結局:“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個人的最後一刻,他站直身體,向馬勒的尖刀班投出了幾顆手榴彈,隨後神情莊重地將最後一顆扔在身前的地上,將身子壓了上去。爆炸將他的身體猛地炸飛起來,變成破碎的屍塊灑落在地,這就是一個狂熱者的結局。”

在剛剛佔領的陣地中德軍抓獲了300多名俘虜,還逮住了幾個炮兵連的裝備。偵察營後續的部隊此刻也已趕到,他們肅清了曼古什鎮內的所有蘇軍。蘇聯戰俘們說,他們已經接到命令向羅斯托夫撤退。邁爾聽過後認爲時間緊迫,他的偵察營必須繼續急進,必須趁着蘇軍仍在撤退路上的時候狠狠打擊他們。

上午9時30分,偵察營終於抵達馬裏烏波爾近郊,邁爾站上了公路右側的制高點,向下觀察前方几公里之外馬裏烏波爾的城市輪廓,公路筆直地通往該城。起初,邁爾的望遠鏡視野中不見人影,只在城郊看到有一處路障和幾輛來回穿梭的裝甲車。接下來,邁爾看見一條綿延了足足有好幾公里的蘇軍縱隊正在從東北方向進城,炮兵還離開隊伍,面朝德軍的方向展開了射擊陣地。另外在西面,也正有另一支蘇軍隊伍沿着別爾江斯克至馬裏烏波爾公路在向城裏趕。邁爾心裏明白,參照地圖所示,如果這兩支縱隊想繼續向東撤退,那蘇軍必將會用到馬裏烏波爾城內的一座橋樑。

一營德軍俘虜一個整師上萬蘇軍,“裝甲邁爾”奇兵攻佔馬裏烏波爾

“裝甲邁爾”死死盯着正在蜿蜒前行的兩支縱隊看了好幾分鐘,做不出一個決定。這座擁有龐大鋼鐵廠、造船廠和機場的巨大城市讓邁爾少校印象深刻,情報顯示那裏駐守着一個整師的蘇聯軍隊,同時還源源不斷有後撤的部隊加入。東邊的那支蘇軍縱隊一直延伸到偵察營左前方的地平線後,黑壓壓的隊伍不慌不忙,邁着整齊的步伐走向城市。面前蘇軍的總實力不會低於14000人,邁爾少校的心裏在打鼓:以偵察營不到1000名士兵的力量,向這麼龐大數量的敵人發動進攻是不是太異想天開了?

這時城裏不斷地有飛機起飛向東飛去,這一幕讓邁爾有了新的想法:“這是否是對我們應該冒險進攻的一個明顯暗示?飛走的飛機難道不是意味着該城被放棄了麼?”以往在這種難以抉擇的時刻,邁爾通常都會來到尖刀排聽一聽他的部下們的聲音。如果一個計劃“不好”,如果它看起來並無成功把握,那麼他的前鋒摩托兵就會要麼冷漠地看着他,要麼心煩意亂地擺弄自己的武器。但如果有一絲勝利的氣息,邁爾就會感覺到他們願意進攻,並且感覺到他們無法形容的那種戰鬥渴望,迫使他發出進攻命令。

一營德軍俘虜一個整師上萬蘇軍,“裝甲邁爾”奇兵攻佔馬裏烏波爾

■一張“裝甲邁爾”的著名照片,表現的是1941年東線戰場上他與部下們在商討作戰任務。

8日那天尖刀排的指揮官是澤普•馬爾,此人是“裝甲邁爾”的老部下,他先對邁爾點了點頭,再隨便敬了個禮,又用力地吐了口煙。第1連連長布雷默平靜地看着邁爾,邁爾後來回憶說:“我從他眼中看見了一種願意跟隨我到天涯海角的決心。”周圍的士兵臉上都沒有遲疑或絲毫的不高興,大家都在等着繼續追擊的命令。邁爾認爲士兵們在過去衆多戰鬥中獲得的本能和經驗讓他們對勝利充滿了信心,他們的信心和對“裝甲邁爾”的信賴,以及邁爾對他們能力的充分信任都驅使着他下定決心——全速進攻!讓所有的膽小統統見鬼去吧!

9時45分,當尖刀排啓程的時候,蘇軍的第一輪炮彈也砸在了偵察營隊列的附近,但是這些零星的炮火絲毫不能阻止德國人的迅猛推進。偵察營的步兵炮和配屬的88炮連立即回擊蘇軍炮火,並對機場的起降作業進行火力封鎖。行駛途中邁爾注意到了馬裏烏波爾城郊公路兩側的野戰工事,從那裏而來的機槍子彈呼嘯着飛過德軍頭頂,還有一些迫擊炮彈不斷落在他們身後的黑土地上。

“裝甲邁爾”偵察營的上百車輛一起朝着馬裏烏波爾狂飆,揚起漫天的塵土,這樣的推進簡直勢不可擋,導致蘇軍以爲攻城的是一支德軍主力部隊。蘇軍對“裝甲邁爾”發起的突然進攻可謂完全出乎意料,馬裏烏波爾的蘇軍指揮部認爲德軍的前鋒部隊還遠在數十公里之外,他們根本沒有料到該城會遭到“大批德國裝甲部隊的猛烈進攻”,因此在城市周邊的防線上只有少數部隊對德國人進行倉促還擊。

公路上有處沒有完工的路障,守路障的蘇聯士兵被一通突擊炮的炮火掀翻在地,偵察營的摩托化步兵坐在車輛裏,從公路兩側向城市飛奔。公路左側僅僅幾百米外,一架蘇軍的戰機突然拔地而起,擦着屋檐低飛向東消失不見。沒有一架飛機向德國人射擊,邁爾心裏還納悶——難道蘇軍連給飛機裝彈的時間都沒有了嗎?

一營德軍俘虜一個整師上萬蘇軍,“裝甲邁爾”奇兵攻佔馬裏烏波爾

■配合“警衛旗隊”師擲彈兵殺入馬裏烏波爾近郊的三號突擊炮,從戰車後部可以清楚地看到“警衛旗隊”師的師徽標識。

與其他蘇聯城鎮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馬裏烏波爾城郊聳立着大片高層建築,沿途居然見不到一棵樹或一幢小房子,這種驟變令德國人稱奇,感覺很壓抑。前鋒排越過第一排建築後把車停了下來,準備以步兵模式繼續前進。“裝甲邁爾”本人也很想跳下他的裝甲指揮車去找處掩體,因爲他感覺周圍這些高牆像是要把人壓扁似的,但是他的駕駛員彼得駕車衝進了一個圓形廣場,迫使邁爾趕緊將思緒收回。

弗裏茨•巴格爾薩克上士的裝甲車跟隨着“裝甲邁爾”的指揮車,也突進到廣場上,眼前的場景讓德國人目瞪口呆:這個巨大的圓形廣場上正聚集着大量卡車、拖拉機、馬車和幾千蘇聯士兵,有軌電車也正朝德國人的方向駛來。一輛消防車的雲梯突然橫在邁爾等人的裝甲車面前,該車被人橫在了街上作爲路障使用,巴格爾薩克的裝甲車立即用高爆彈將它打成兩截,隨後廣場上回蕩起摩托車兵恐怖的機槍掃射聲。

一營德軍俘虜一個整師上萬蘇軍,“裝甲邁爾”奇兵攻佔馬裏烏波爾

■1941年10月8日,“警衛旗隊”師偵察營突入煙火瀰漫的馬裏烏波爾市區,這張照片由當時一起進入市內的隨軍記者所拍攝。

着火的蘇聯士兵紛紛從消防車上跳下,像火炬一樣跑過寬闊的廣場。一個油桶也被擊中,猛烈的爆炸讓周圍十幾個俄國兵都變成了火球。驚恐的人羣瘋狂踐踏着腳下的一切爭相向廣場周圍的街道奪路而逃,德軍接着繼續前進,起初還是緩緩而行時走時停,然後就加速前衝,將街口全部封鎖。現在輪到突擊炮開始向擁擠的街道發炮,正在湧進城裏的蘇軍縱隊表面上的井然有序已經蕩然無存,被打得七零八落。爲了儘快佔領通往羅斯托夫的公路,邁爾驅使着手下像蝗蟲一樣穿街過巷直衝而去。

一營德軍俘虜一個整師上萬蘇軍,“裝甲邁爾”奇兵攻佔馬裏烏波爾

■“裝甲邁爾”在馬裏烏波爾戰役中身穿摩托車手防護大衣、手拿步槍指揮戰鬥的影像,這張照片後來被德國宣傳機構作爲雜誌封面。

一營德軍俘虜一個整師上萬蘇軍,“裝甲邁爾”奇兵攻佔馬裏烏波爾

■著名模型封繪作者沃斯泰德的作品《馬裏烏波爾1941》,表現的是“裝甲邁爾”率領偵察營攻入馬裏烏波爾的場面,背景是“警衛旗隊”師的三號突擊炮與一號坦克殲擊車。

廣場上散佈着冒煙的殘骸,大羣的蘇軍已經消失不見,只見正哀號的傷員和一動不動的屍體躺滿一地。爲應對可能繼續的戰鬥,一幢街角房屋被邁爾當成了指揮所,他命令布雷默的第1連負責朝馬裏烏波爾以東的塔甘羅格方向實施壓迫。截至13時10分,第1連開進了馬裏烏波爾以東2公里處的薩爾塔納村。除一支數量約3000人的蘇軍縱隊逃出馬裏烏波爾,沿公路向東奪路而走之外,邁爾的偵察營在該城一共俘虜了超過11000名蘇軍,相當於一個整師。

一營德軍俘虜一個整師上萬蘇軍,“裝甲邁爾”奇兵攻佔馬裏烏波爾

■1941年10月10日,“警衛旗隊”師偵察營馬不停蹄地向馬裏烏波爾以東追擊逃散的蘇軍。

當邁爾的偵察營報告稱馬裏烏波爾已經攻陷時,“警衛旗隊”師師部的答覆如下:“肯定搞錯了。你們指的只不過是曼古什。”確實沒錯,這座城市已經被一羣德國擲彈兵以一次大膽突襲拿下,速度在此再次戰勝了遲鈍和優柔寡斷。偵察營當天勝利的代價是4名士兵陣亡,同時1名軍官和5名士兵負傷。隨後抵達的“警衛旗隊”師後續部隊接管了城內的掃尾工作,並將安全區向東擴展。邁爾帶領一些德軍軍官滿懷驚訝地參觀了馬裏烏波爾城郊巨大的亞速海造船廠,其廠區在海岸上延伸了數公里,配備着現代化的製造設備,整個工廠已經完好無損地落入德軍手中。

一營德軍俘虜一個整師上萬蘇軍,“裝甲邁爾”奇兵攻佔馬裏烏波爾

■在馬裏烏波爾之戰結束後,“裝甲邁爾”(中間站立者)參加偵察營陣亡官兵葬禮。

在馬裏烏波爾陷落6天之後的10月14日,“警衛旗隊”師一鼓作氣攻佔了塔甘羅格,德軍南方集團軍羣的“亞速海之戰”也告一段落。在這次戰役當中,超過10萬名蘇軍被俘,此外德軍還繳獲212輛坦克裝甲車和672門火炮,通往羅斯托夫的所有障礙都已經被徹底掃清。至此,“巴巴羅薩”行動中德軍掀起的“閃電戰”狂飆依舊還在繼續,直到2個月後在蘇聯首都莫斯科城下才得以被終止。

一營德軍俘虜一個整師上萬蘇軍,“裝甲邁爾”奇兵攻佔馬裏烏波爾

■1941年10月18日,“裝甲邁爾”(左手前指者)和“警衛旗隊”師師長迪特里希在塔甘羅格前線,“巴巴羅薩”行動中德軍掀起的“閃電戰”狂飆還在繼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