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慕王譚紹光:【血灑半島】第五次戰役經驗教訓第四章 撤退組織?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本文節選自1951年5月3日誌願軍黨委頒發的《關於供應問題指示》,此時第五次戰役還在進行中,該文主要檢討從入朝到第五次戰役發起時在後勤管理上的一些問題)

入朝以來,因事前在物資運輸及後勤組織方面準備得很不夠,加上敵機搗亂損壞,使我軍在供應上,遭遇著許多的困難,雖然當時糧食還能就地籌借部分,但在每一戰役過程中,仍有許多部隊喫不上飯,彈藥接濟不上,被服補給更為困難,由於我全體指戰員英勇善戰,並有高度忍受艱苦克服困難的精神,因而取得了五次戰役的勝利。現在雖然運輸工具增多,後勤組織有很大改善,但因第二批兵團與技術兵種的到來,人馬車輛激增,而當地實已無法籌借,一切都需從國內運來,加上敵機更為瘋狂,日夜封鎖我重要橋樑道路,掃炸車輛物資,所以這種困難越來越嚴重,如不迅速設法克服勢必影響朝鮮戰爭的勝利以致戰爭的堅持。

我們認為除了上述客觀原因之外,在主觀上還存在著許多嚴重缺點,最主要的就是我們許多同志對物資的愛護和運輸力的發揮很不夠,加之後勤本身工作上的一些缺點,這就造成了許多可以避免或減少的損失而加重了自己某些方面的困難。

首先表現在武器方面:如西線各軍在一,二,三,四次戰役中,所繳獲武器,換了之後即未嚴加保管,又未確實上交,致失散許多,甚至有在戰場上隨繳隨換隨丟的現象,同時掉隊和輕的傷病人員也帶去一些,阻擊戰中又損壞了一批,以致各軍在兵員補充之後,所缺武器甚多,而所要的數目又很大,可修的武器又不去迅速修理,只知向上請領。炮二十七團與三十八軍炮兵團損失火炮,固然有許多原因,但在思想上以為炮老了要改裝,而不拚命搶救出來,是重要原因,這些同志不知來處之艱,更不知運輸的困難

彈藥方面:三十九軍,五十軍在漢江以南繳了許多子彈,一二五師在實龍裏也繳了一部彈藥都未搬完而丟了(人民軍也有同例,在仁川繳獲大量糧彈倉庫,也未搬完而丟了)在加平和橫城以北地區,繳獲的榴彈炮和炮彈幾千發,很久無人搬運,直到部隊轉移,除加平拉出好炮六門之外,其餘都不得不毀壞了,砥平裏戰役,我們又轉為防禦,糧彈萬分困難,但送去之後在各軍轉移之時或多或少都丟了一些,尤其是三十九軍存在自隱裏之彈藥及一部分武器,按情況本可運出,但也丟了,轉到華川之後又馬上向上面要;六十六軍個別部隊,不但丟了一些彈藥。而且還丟了一批武器(四十軍撿到幾挺輕機槍和六O炮),四十軍雖未丟彈藥,但炮兵團將各種炮彈大量打掉,也是一種變相的浪費,我們的武器彈藥是血汗換來的,有的還從萬裏運來。像這樣不愛惜,不重視,丟了又要,簡直是等於自殺。

車輛方面,損失更為嚴重,三十八軍剛入朝時,運輸車七十餘輛,幾天功夫便打剩九輛,最近四十軍在洪川以北一地,即打掉四十餘輛,二十六軍在平康亦打掉二十餘輛(彈藥車),三十九軍,四十二軍車輛損失也不小。三分部汽車團在朔州,在物開裏,板橋裏均集中而未隱蔽好,三次共損失百餘輛,志司在大榆洞在空寺洞前後打掉三十五輛,在金化打掉一部沖電機,再向東司要來兩部,剛到空寺洞又打掉了。坦克部隊未到前,已囑告其先頭負責同志,要徹底分散隱蔽,但未堅決執行,部隊一到即打掉汽車十八輛,及一個坦克團的備份零件,最近入朝各軍車輛損失也不少,其中許多都是沒有認真分散隱蔽而受到的損失,打掉之後又未嚴格追究處理,打掉一批補充一批。據不完全統計,入朝以來事故損失(主要是打掉的)之大小汽車,將近四千臺,這是何等驚人的數字,戰場繳獲又不迅速搶出補充,眼睛向上,像這種不認真不負責的態度,即使我們有大規模的汽車工廠,也填補不了這種窟窿。

物質方面的損失,更不可計算,一次戰役一分部在熙川沿線物資,因未迅速卸下分散隱蔽,而幾次遭受重大損失,龜城汽油因看管不力,被特務焚毀;鐵原物資(主副食及大批電器材料)前兩天飛機即在洞口掃射,未引起警惕做必要措施,而打燒了;各軍損失的物資也很不少,有許多損失是可以減少甚至避免的,尤其最近三登的損失更使人心痛,燒掉生糧一百一十萬斤,乾糧一百七十萬斤,豆油三十萬斤,單衣襯衣共三十萬套,皮鞋十九萬雙及其他很多東西,雖然當地洞少物資多,一時運不走,但如大量分散隱蔽,損失是可以減少的;另一方面在戰鬥中繳獲的物資,亦未很好重視,三次戰役後部隊無鹽喫,三十八軍在漣川繳獲大批食鹽,既未報告,又未上交,糧食雖萬分困難,但浪費現象仍有,如某些機關部隊,鍋巴丟了剩飯倒了,口袋破了糧食撒了,甚至還有個別部隊領去的糧食,帶不走即丟在那裡。總之我們的物資是有限度的,汽車汽油和某些武器彈藥,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其他物資也是從全國範圍調來的,如我們不很好愛惜,很遠運來燒了丟了,不僅浪費國家資財,而且直接影響戰爭。

在運輸力方面,入朝各兵種及後勤部隊,已達X十五萬,馬五萬匹,大中小汽車五千四百臺,一切都需從國內運來,其困難可想而知,即以此次戰役(即第五次戰役)物資準備而論,參戰X十萬人,平均每人每日五斤(包括糧彈被服醫藥汽油等)則日需XX五十萬斤,計汽車五百六十臺,以三登,陽德,物開裏為車運起點,送到各軍駐地,在沒有事故的情況下,往返一趟平均四天,共需車二千二百四十臺,當時前勤能出動的汽車一千六百輛。留成川西浦以北倒短的三百輛,使用第一線汽車僅一千三百輛,如此則差五分之二,而各分部對車輛的組織和使用上,亦抓的不夠緊,未區別先後緩急,另一方面各軍現有之運輸力是很可觀的,以每軍平均四十輛計,XX個軍不少於四百輛,大車各軍多少不一,據統計十一個軍將近兩千臺汽車,此種力量可惜沒有很好發揮於第一線,大部零星使用,甚至浪費,如有的留在後面搬東西,有的派去做收容,還有當作流動倉庫,反叫無運輸力,要前勤送到駐地,過去送到軍,之後還要送到師,還有送到駐地之後,恰逢轉移,又令其送到新的位置,如此則影響前勤之運輸計劃甚大。同時炮兵部隊,汽車二千臺,也未很好合理使用,如炮三十一團出國時,規定帶彈七十發,而留了四十發在寬甸,每車領了五,六桶汽油,便留了兩大桶在球場,到了伊川之後,又向前勤補充,炮二師在陽德領了二千桶汽油,不到五天各團又向各軍要,戰防炮團在陽德不帶足汽油,而到了金城便走不動了,前勤又抽車送去,守機場的高炮部隊也在當地領取,因此大家有車不能很好運用發揮,而眼睛都向著前勤,即使前勤車輛再多,也無法應付的。

上述例子便充分證明,在我們某些部隊中和某些同志中,嚴重的遊擊習氣和本位主義,不愛惜自己的物資,不儘力搶救繳獲物資,沒有很好發揮自己的運輸力量,這是一種對戰爭對人民缺乏負責態度的表現,志願軍黨委認為這種現象是非常嚴重而有害的,必須迅速糾正,堅決克服,才能爭取戰爭的勝利。

天國慕王譚紹光:【血灑半島】第五章後勤問題的一點資料補充?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