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還沒有亮的時候,爆竹聲已經此起彼伏,睜開眼望向窗外,已是豬年的大年初一。

我沒有像往常一樣先拿起手機,而是拿起了枕邊的那本三十八軍在朝鮮,68年前的那個大年初一,他們血染漢江,那一戰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1950年12月31日,志願軍發起了第三次戰役,突破了聯軍在三八線的防禦,並攻佔了韓國首都漢城,戰線一度推進到了北緯三十七度線。

戰場形勢看似一片大好,但也潛藏著危機:歷經三次大戰,我軍戰線從鴨綠江一直推進到了37線,在美軍空中絞殺下,我前線部隊的後勤已經極度困難。

而且當時我首批入朝作戰部隊已經連續作戰三個月,戰鬥減員和非戰鬥減員已達10萬人之多,而且部隊極其疲勞,到了必須休整的時候。

聯合國軍和韓軍雖然屢遭打擊,但是天空是他們的,他們可以暢通無阻地保證後勤補給、還可以安心睡覺而不用擔心天上掉下炸彈、更可以通過機械化行軍來減輕部隊的疲勞程度。

因此其戰線雖然縮到了37線,但是其建制部隊的精力卻非常充沛。鑒於丟失漢城的政治意義實在太大,聯軍在1951年1月底開始全線反攻。

考慮到兩軍的實際情況,我軍採取了西頂東放的戰術,以38軍和50軍在西線堅決擋住以美軍為主力的機械化集團,在東線則放韓軍主力進來,進而以我軍主力將其圍殲,改變整個戰場態勢。

東線韓軍能否如我軍所願被殲,關鍵點在於我西線部隊能否頂住敵軍進攻。

西線我軍50軍是一支起義部隊,以前的番號是國軍60軍,這支雲南子弟兵組成的部隊在抗戰中多次予日軍以沉重打擊,但因非蔣嫡系,處處遭到歧視,以至於其內部稱之為「六十熊」。

在前不久的第三次戰役中,50軍殲滅了英軍精銳的皇家坦克營,又率先攻入漢城,著實露了一把臉。

而38軍自不必說,我軍主力部隊之一,雖然在第一次戰役中因為熙川黑人團事件捱了批評,但隨即在第二次戰役中大出風頭,一個軍就殲滅了1萬多敵軍,以至於彭總興奮之餘大筆一揮,「三十八軍萬歲」!

這兩個軍雖然打得不錯,但到1951年1月底,戰鬥減員和非戰鬥減員都非常嚴重,更主要的是彈藥和糧食補給已經極度困難。

而且還要背靠漢江作戰,所謂背水一戰也不過如此了,他們對面的敵軍有:美軍騎1師、美3師、美24師、美25師、英軍2個旅、土耳其旅、韓軍2個師以及其他僕從國軍隊。

美軍的火力自不必說,我軍陣地每日落彈數都在萬發以上,而且我軍當時是野戰防禦,並沒有後來戰線穩定後打造的坑道工事可依託,也沒有充足的蘇援武器和彈藥補充,因此戰鬥極為殘酷。

曾被國軍譏諷為是「六十熊」的50軍與美軍主力血戰毫不膽怯,整連整排的犧牲下依然死不後退,壓縮編製後繼續拚命,戰鬥中有七個整連、三十一個整排、一百三十八個整班全部打完,最後撤出戰鬥時全軍僅剩1萬餘人。

巨大的犧牲下,雲南滇軍的威名也一舉在朝鮮半島上打響,就連一起作戰的38軍的幹部戰士都對這支起義部隊刮目相看。

1951年2月5日,是當年的除夕夜,第二天是大年初一。

陣地上的50軍和38軍將士,沒有餃子喫,只能喫炒麵,沒有酒喝,只能以雪水代酒。雖然有少量補充到前線的慰問品(美軍轟炸極為嚴重,後勤難以補給到漢江前線),但是誰都捨不得喫這些東西,僅僅是用舌頭舔一兩下或者看上兩眼就又揣到了懷中。

而隨著戰鬥的白熱化,很多幹部戰士到後來連喫這些慰問品的機會都沒有就犧牲了。

2月7日,漢江開始解凍,50軍主力撤到了漢江北岸陣地,38軍主力依舊在漢江死守。

很多陣地上子彈打完後,戰士們用石頭來反擊美軍。

鶯子峯陣地上我軍339團1個加強營最後只能組織起26人反擊美軍,但就是這26人喬裝打扮成美軍,將其指揮所一舉端掉,之後利用美軍的重機槍掃射,擊潰了其大隊,最後還繳獲了3挺重機槍、3挺輕機槍、1支火箭筒、10支卡賓槍,憑此戰績得到了志願軍司令部表揚。

類似鶯子峯這樣的戰鬥,時刻在發生著,西線我軍的阻擊戰為東線部隊創造了機會,2月11日,志願軍主力在橫城一舉殲滅了韓軍第8師大部、韓軍第3師、第5師各一部、美軍第2師一部,光俘虜就抓了7800人,我軍戰鬥損失為4141人。

不過東線部隊隨後攻擊砥平裏失利,西線美軍主力也並沒有撤退,因此38軍在漢江的防禦已經沒有意義,2月16日,38軍奉命轉移。

至此,漢江血戰落下帷幕。38軍和50軍以傷亡2萬餘人的代價殲滅了同等數量的聯合國軍,為戰局的穩定和新一番作戰部隊的到來贏得了時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今68年時間過去了,我們的人民軍隊和祖國都欣欣向榮,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這個和平繁榮的大年初一正是當年那成千上萬名連慰問品都捨不得喫的戰士們的鮮血所換來的,這盛世如他們所願,而我們這些享受盛世的後輩們也會永遠銘記先烈們的貢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