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光鬥

留聲機、電燈、電力系統和有聲電影堪稱愛迪生的四大發明,他也因此被評爲人類科技史上著名的天才。其實比起發明家的稱號,愛迪生更像一位精明的企業家和商人。1890年,他就組建了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GE通用電氣。

說到特斯拉,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特斯拉汽車。但今天所說的,並不是特斯拉汽車,而是尼古拉·特斯拉。他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發現和發明瞭交流電、無線電、收音機、雷達、傳真機等一系列新科技。

埃隆·馬斯克正是爲了向他致敬,才把自己的電動汽車公司命名爲特斯拉。可是就是這樣一位被譽爲“創造出二十世紀”的偉大發明家,一生卻窮愁潦倒,瀕於破產,和愛迪生形成鮮明的對比。

爲什麼同樣是科學家,特斯拉一生窮愁潦倒,而愛迪生卻富甲天下呢?

科學家的財商:爲什麼特斯拉窮困至死,而愛迪生卻富甲天下?

在特斯拉聲譽最高的時期,紐約的社會精英都想和他交朋友,當時有很多的名門閨秀和女明星都對特斯拉流露出愛慕之情。特斯拉不僅是發明家,還是通曉8種語言的國際大師,魅力無窮。但他更感興趣的,仍然是自己實驗和發明,爲了科學事業他甚至每天只睡2個小時,這是一位發明狂人,註定要爲全人類奉獻畢生的精力。

1893年,在與愛迪生長期的較量中,特斯拉最終成了“電流之戰”的贏家,所以我們現在的供電主流是交流電,交流電取代直流電變成了各大電網公司的標準,然而,因爲種種原因,特斯拉最終決定放棄交流電的專利權,於是交流電成了一項免費發明,也正是從這一刻開始,特斯拉開始了窮愁潦倒的後半生,他臨終時幾乎一無所有

特斯拉沒有把最重要的一項發明轉化爲財富。在往後的日子裏,他把自己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到了新的科研當中。1943年1月7日,終生未娶的特斯拉在紐約人旅館因心臟衰竭逝世,享年86歲。

科學家的財商:爲什麼特斯拉窮困至死,而愛迪生卻富甲天下?

愛迪生的發跡源自於他出售自己印刷機的專利權,1870年愛迪生將專利權出售給華爾街一家公司,原本愛迪生以爲只能賣幾千美元,沒想到那位經理居然給了愛迪生四萬美元。讓愛迪生第一次真正體會到發明的價值。他用這賺得的四萬美元,投資建了自己的一座工廠,專門製造各種電氣機械。很多人說,有了錢之後做什麼,不是去打工,而是要學會整合資源。

愛迪生的電燈泡事業從一開始,就顯露出他獨特的整合資源的商業思維。愛迪生並不是唯一一個發明電燈的人,英國物理學家斯旺在1850年研製出真空碳絲白熾燈泡的時候,愛迪生只有3歲。

科學家的財商:爲什麼特斯拉窮困至死,而愛迪生卻富甲天下?

從技術上,斯旺的燈泡更優秀,於是愛迪生花錢購買了斯旺的專利權,並把它們應用於自己的燈泡生產線上。愛迪生不單單考慮了技術方面的要求,他還考慮了玻璃罩、真空管、發光纖維等配套裝置,所以,愛迪生其實是一個營銷高手,他知道:“人們買的不是電燈泡,而是電燈泡發出的光明”

“系統性解決問題”,是企業家必備的特質。很快愛迪生籌措了資金,獲得了給燈泡用戶接線的權力,他還建立了專門的分銷系統。這也是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盈利模式的雛形,由此愛迪生的白熾燈迅速取得全球性的壓倒優勢。可以說,科學家斯旺只是發明瞭一個產品,而愛迪生則創造了一個產業

22歲的愛迪生曾經說過“我不想再發明任何賣不出去的東西了。它的銷量是它實用的證明,實用才能成功。”顯然,愛迪生只想發明那些有普遍需求、能爲人們提供服務的東西。

與發明狂人特斯拉相比,愛迪生的天才之處在於他注重發明的實踐與應用,想方設法把各種生產要素聚集在一起,並構想出產品推廣的市場策略,最終取得極大的財富回報,這是發明家和創新者的本質區別。特斯拉只關注技術,而愛迪生更關注市場

真正的創新

放眼世界,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創新爲王的時代,一大批的科學創新企業獲得很多資本青睞,但我們研究發現,絕大多數正在改變世界的初創企業,並不僅僅依賴於技術創新,它們更關注商業模式的創新和設計創新,以及如何把這些創新與現有技術相融合。

科學家的財商:爲什麼特斯拉窮困至死,而愛迪生卻富甲天下?

在VR、AR、MR被捧爲風口的時期,很多國內企業蜂擁而上,然而他們買了這些技術後才發現,根本不知道用戶在哪?甚至不知道用戶的需求是什麼。“創造一個需求,然後再來找客戶”,這是有悖於創新邏輯的。創新的本質應該是,貼近用戶、發掘市場、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解決市場的痛點,而不是拿着需求到處去找客戶。

看透了創新的本質後,我們如何才能取得成功呢?

特斯拉一生窮愁潦倒,是因爲他只是一個技術發明家,因爲他沒有和市場對接。要想在現實生活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以創新者的姿態開啓全新的商業機會。

1. 找出真正的問題

千萬不要爲根本不存在的客戶,研發技術和製造產品。

2. 洞察市場

找出消費者的痛點和剛需,然後對現有技術做出調整,通過不斷的市場測試來確定需求,最後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真正的創新者需要辨別哪些是客戶真實的需求,哪些是僞需求。

科學家的財商:爲什麼特斯拉窮困至死,而愛迪生卻富甲天下?

在創新的征途上,很多優秀的公司,也常常採用跨界融合,或者以開放的心態接納外部的建議進行升級換代,有時候甚至可以採用模仿的方式,伏爾泰就曾說過“獨創性只不過是明智的模仿”,而只要我們爲用戶解決了一個真正的問題,用戶就離不開你。

在創新者的眼裏,科技的發明只不過是個"撬鎖工具",客戶需求才是"藏寶箱"。正如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所說,企業的唯一目標就是“創造顧客”。

如果你想在互聯網下半場的創業道路上走得更遠,千萬不要掉入技術的陷阱裏,一定要發掘市場和客戶的真實需求!當你做到這一切時,你就會成爲富甲天下的愛迪生,而不是窮愁潦倒的特斯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作者李光鬥:中國品牌第一人、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品牌競爭力學派創始人、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互聯網金融委員會首席顧問、華盛智業李光鬥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