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5日至7月5日,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江蘇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大氣污染問題統籌安排了專項督察,10月17日正式向江蘇省反饋了督察意見。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督察整改工作,省委書記婁勤儉明確指出,“回頭看”是爲了更好地“向前走”,全省上下一定要以最堅定的決心、最有力的舉措、最嚴格的問責,主動改、堅決改、徹底改,做到問題不查清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羣衆不滿意不放過,不斷開創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吳政隆省長強調,整改方案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認真負責,既要切實可行,又要一抓到底,說到做到,堅決杜絕“虛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塞責”,確保按期高質量完成整改任務,確保整改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部署反饋意見整改工作,及時研究制定《江蘇省貫徹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污染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以下簡稱《整改方案》)。目前,《整改方案》已經黨中央、國務院審覈同意,全文向社會公開。

  《整改方案》要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會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回頭看”問題整改作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核心任務,作爲提升全省生態環境保護水平的重要抓手,作爲查找和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建設“環境美”新江蘇的強大動力,堅決、主動、徹底抓好整改,確保問題不查清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責任不落實不放過、羣衆不滿意不放過,以“回頭看”督察整改的實際成效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向前走”。

  《整改方案》提出,力爭6個月內重點環境問題整改取得明顯成效,形成長效的督察整改機制;以推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爲契機,持續優化空間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運輸結構,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到2020年,全面完成“十三五”水、大氣、土壤等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不斷提升江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整改方案》堅持系統整改,綜合治理,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強化水、氣、土、固廢等協同並治,注重保護修復與污染治理同步推進;堅持科學整改,實事求是,統籌考慮整改時限的合理性、整改目標的可行性、整改措施的可操作性,堅決反對“一刀切”;堅持徹底整改,標本兼治,注重常態長效,鞏固整改成果,注重化解深層次矛盾、結構性問題和體制機制性障礙,切實解決“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問題。

  《整改方案》緊密結合江蘇實際,制定了4大類16個方面重點舉措: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起督察整改政治責任。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深刻認識督察整改的極端嚴肅性和重要性,把反饋問題整改作爲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際行動,不折不扣抓好落實,通過牢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完善環保督察機制、強化考覈評價和追責問責,力爭督察整改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聚焦羣衆關心的突出環境問題,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加大自然生態保護和農村污染治理力度,確保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

  三是強化源頭管控,着力推動結構綠色轉型。以空間結構、產業結構、能源資源結構和運輸結構調整爲着力點,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提高綠色發展水平,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和生態破壞。到2020年,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5%,已有鐵路專用線的鋼鐵、電解鋁、電力、焦化等重點企業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比例達到50%以上,力爭全省化工企業入園率不低於50%。

  四是深化改革創新,完善督察整改支撐保障。堅持激勵和約束並舉,突出標本兼治,通過健全督察整改和執法監管長效機制、加強環境治理能力建設、創新環境經濟政策、提升環保精準幫扶水平,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整改方案》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反饋的問題進行了逐條分解,細化爲50個具體整改事項,包括涉及“回頭看”整改事項34個和大氣專項督察整改事項16個。針對整改事項逐一制定整改清單,明確責任單位、整改時限、整改目標和整改措施,實現所有問題全覆蓋、不遺漏。

  爲保障整改工作縱深推進,整改方案明確了四方面組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江蘇省領導小組指導各地抓好督察整改工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健全督察整改組織領導體系,建立高效工作機制,主要領導帶頭抓部署、抓協調、抓督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推進格局。

  二是強化督察指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工作調度,及時掌握整改進展,建立“月報告、季通報、年考覈”的工作制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江蘇省領導小組不定期加大明察暗訪力度。要加強對地方整改工作的指導和服務,推動督察反饋問題逐項整改、逐個銷號。

  三是嚴肅責任追究。對督察反饋問題和移交的重點案件線索,深入調查覈實,釐清責任,嚴肅問責。對整改進度緩慢、工作措施不力的,採取通報批評、掛牌督辦、區域限批等懲戒措施。對督察整改不力、存在弄虛作假等行爲的,依紀依規嚴肅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四是注重宣傳引導。充分運用報刊、電視、網絡等平臺,及時宣傳督察整改情況。在《新華日報》、江蘇衛視等設立“回頭看”整改專欄,公開各地整改工作進展,對整改不力、問題突出的地區和部門,加大曝光力度,動員全社會參與和監督督察整改工作。

  下一步,江蘇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打硬仗的決心、釘釘子的韌勁,切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確保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取得紮實成效,奮力開創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