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並標星電動星球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理解汽車產業變革

————————



5 月 6 日,天津武清 V1 賽車場,蔚來全球媒體 ES6 試駕。


這是 ES6 交付前,蔚來組織的最大規模的媒體試駕。作爲蔚來的第二款車,ES6 承載着蔚來向上的核心戰略,也是蔚來整體技術能力的體現。因此,蔚來很大膽地設計了城市公開道路與賽道試車兩大環節。


試駕完,在腎上激素的刺激下,我忍不住先給 ES6 下了一個定義:一輛極限值較高、擁有極大操作樂趣的性能車。



雖然從舒適性出發,它看起來很像臺奶爸車。但相信我,在放下老婆孩子後,一腳電門「發射」出去纔是男主人內心的衝動。


試駕完當天晚上,我還忍不住發了一個微博,說相較於 ES8 ,ES6 有明顯的進化。這一點,引來一些人攻擊,甚至嘲諷蔚來早期車主喫虧、死在沙灘上了。



這個邏輯,我很不能理解。廠商將產品越做越好,不是好事?難道越做越差纔是對的?纔對現有車主有保障?


事實上,ES6 在做工、軟件、硬件等各個方面的進化,本質上也是蔚來整體能力的進化。這意味着無論是 ES8 還是 ES6 都將更具產品力。


OTA 的持續迭代,包括軟件穩定性、ACC 和 Nio Pilot 能力的後續釋放、控制邏輯、懸架的優化、全新 UI 等等,則同樣會讓現有的 ES8 車主受益



對了,建議老車主都去更換下 ES6 標配的 11.3 寸窄邊屏,整體的亮度和通透性漂亮很多。回頭,我們家@毓肥 會專門針對屏幕寫個分析稿。歡迎大家關注。


至於這次的試駕內容,則打算用 50 張圖片 2 段視頻打個小報告。


之所以說是小報告,是因爲在我看來,八個小時的試駕時間其實還是不夠。希望下次能拿到一臺 ES6, 做一個長測。


以下,Enjoy!



  • 續航



我的朋友@常巖 現在去了騰訊汽車,是這一次 ES6 試駕的首批媒體。因此,他昨天就發了一篇談 ES6 續航的文章。


這個文章引發了很多爭議,甚至讓正在試駕的我和小特叔叔也討論起來。


雖然很多車友覺得常老師的標題有問題,但從文章來看是公允的。簡單說,這是在滿載、開空調、較爲暴力駕駛情況下獲得的續航數據。


常老師的 300 公里,用@小特叔叔 30多kwh/百公里的腳法來開,還得縮水到 300 km以內。而同樣是 25 攝氏度氣溫、全程 4 人、開空調帶行李的情況下,卻有人能開出城市擁堵+市郊路況真實續航/表顯續航 1:1.06 的水平,也就是超過 400 公里。



這個邏輯,跟同一款車,個人油耗水準有差別一樣,也跟這一次試駕主要以城區路段、大家主要追求性能體驗爲主有關。我大概開了 30 公里。四人滿載行李,放音樂開空調,飆了好幾腳。



清零後的能耗數據如下:24.6  度/百公里。



出發時剩餘續航 410 km,計數時剩餘續航 367 km,表顯消耗續航爲43 km,實際續航了 31.5 km,二者比值爲 1:1.36。


但即使這樣,我和小特叔叔都認爲,以此來推算 ES6 的續航都不準確。需要一次極限或者長途的測試,儘量貼近實際用車情況再來判定較好。


此外,大家都知道特斯拉Model X 100D 的續航長,但賣得最好的卻是 75D。而 75D 按照@小特叔叔 30多kwh百公里的腳法,其續航同樣也只在 300 公里以內。



這說明什麼?大家對於續航的要求其實是不同的。續航 400 公里夠了,還是 500 公里纔夠?決定了你在購買 ES6 時會選 70 kwh的電池組,還是加五萬塊錢、選擇 84kwh 的電池組。


84 kwh 電池組的 ES6 性能版/基準版的NEDC 續航分別是 510km/490Km,就算續航打個八折,也在 400 km 。



  • 進化


開篇談巡航,是因爲在試駕時出了這麼個事。而這裏特地解釋一句,則是要表明,長續航雖然是 ES6 主打的一點,70kwh/84kwh 電池組下430/510 公里的 NEDC 續航,也能排到全球高端品牌電動SUV品牌中的前三;但是隻用續航去定義 ES6 也是不準確的。4.7s 的百公里加速、33.9 米的百公里制動距離、前永磁後感應的雙電機、400 kwh/725Nm 的動力表現,其實都表明這是一臺高性能大馬力的汽車。



這也是蔚來爲什麼要在試駕場地上掛一幅從賽道到公路廣告的原因。這一部分,我們先買個關子,後面來談。


接着要說的,就是前面微博中提到的「進化」。


正如前面所言,相較於 ES8 ,我覺得 ES6 的進化挺明顯。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在短短八個小時的試駕中,我發現了一些小細節。


1、工藝



在早期試駕 ES 時,實事求是地說,我是吐過槽,甚至開過「黑」的。當時的展車,包括一些試駕車,在很多工藝的小細節上,其實是有瑕疵的。尤其是展車,很多人都提出過接縫不齊、漆面不均、塑料件有廉價感等等感受。


車主三哥:蔚來請不起我當託,2小時7000字細數蔚來ES8的好與不好這篇文章中,即使鐵粉如三哥,也會說出「它這個內飾,只是說舒適和實用的取向,並不是一個能帶來豪華感的東西。」



但這一次試駕 ES6 ,我卻突然覺得豪華感覺是出來了。無論是接縫、漆面還是座椅、皮飾,整體上都顯得很細膩。


這是駕駛位刁鑽的角度下的細節,原圖直出。



座椅的圖片,真實質感和觸感很好。ES6 還採用了珍珠漆,在陽光下星星點點的泛着光。



在陽光下拍攝,米色的內飾顯得更漂亮和亮眼。


在我看來,這是蔚來設計和工程團隊成長的表現,也是 ES6 通過整體細節掌控所帶來的效果。


如果說以前蔚來只會在看不到和看得到的地方拼命堆料——也就是三哥所說的「補品件」來營造豪華感的話,那麼在 ES6 上,蔚來才真正懂得了打磨、雕琢和圓融。


2、細節


這種打磨、雕琢和圓潤,使得 ES6 有了更爲整體的豪華感;這種打磨、雕琢和圓潤,更體現在下面的一些細節中。



首先要說的就是屏幕。屏幕起初我並沒注意到。但當停車時,360 環視畫面卻猛地抓住了我。這麼清晰?!屏佔比 80% 的窄邊屏優勢一下子就體現出來。


整體感覺,這塊 11.3 寸的屏幕,整體亮度和透光度都比 ES8 的效果要好。而在我們觸發了 360 環視後,這個 360 環視的效果在低速前行時也是一直保持的。ES6 是否會在低速、狹窄路面上主動觸發?有人說會,但還需要長期測試。(有關 ES6 的屏幕,我們這兩天計劃單獨寫一個。什麼是視網膜頻,什麼是 Full HD等等。)



接着要說的是 Nomi。


有關 Nomi,此前「吹」得最好的,是蔚來能源副總裁@沈斐 博士。我看過他一條微博,大概意思是在長途旅行中,有各種表情的 Nomi 是一個很好的陪伴。


但我當時對此無感,沒點贊沒評論。但昨天在呼叫 Nomi 開啓座椅按摩時,它突然出現的「兩個小手按摩」的動畫,卻突然觸動我了,讓我笑了起來。我隱約 get 到了@沈斐 的感受。


同車的 Ted 說,現在負責 emoji 表情的是個臺灣小女生,特別細膩,因此做出來的效果會特別好。



第三個說下充電口。看視頻,這個必須要給個好評。在 ES6 上,蔚來採用了全新的電動開啓設計,的確很有科技感和儀式感。



第四個是後視攝像頭的優化。注意到沒有?ES6 的後視攝像頭多了一個帽檐。原因是ES8 車主反饋說,後視攝像頭在雨季會被雨水矇住。這個小設計,成本不高,但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最後三張,是一些小掛鉤。Ted 說,很多看過展車的意向車主,對第三張圖,也就是後排座椅的衣帽掛鉤好評很多。我覺得,其實是因爲 Ted

自己永遠是一身西裝,希望在車上有個地方掛的原因。


3、智能



智能這一塊,我打算偷一下懶。大家看我採訪 Ted (蔚來產品市場總監李天舒、Nomi 之父)的視頻即可。


簡單幾句:


1、ES6 準量產版 ACC 已經有了,整體感受可以看我的「五十萬賠款稿」——搶先試駕 NIO Pilot 1.0 beta ,蔚來自動駕駛全解讀。這次試駕,我路上開了二十多分鐘,整體維持以前判斷:在視覺效果上有突破——與前車距離用類似WIFI信號的方式表現;加減速更柔和,相較於特斯拉而言不突兀;但@小特叔叔 說他自己開啓 ACC 的第一把,就遇到了剎不住的情況。我沒遇到,所以不好評價。

2、UI/UX  設計,在這個準量產版上依然不行。 但 Ted 說,新的 UI 設計回頭會出來,不是現在這個。而且隨着時間推移,新 UI 也會 OTA  到 ES8 上。

3、Nio Pilot ,六月下旬開始會按計劃分批推送,希望在 ES6 上能一步到位。

4、後排座椅的角度還是太正,讓人感覺窩着,有小板凳的感覺,但蔚來已經發現了,會將後排座椅調整 4 度左右,這樣就不會有了。


對了,應碳粉首腦@羣衆 要求,我特地注意了下 80 時速下的NVH。發現已經沒有了 ES8 在同樣時速下的那種嗡嗡聲。我們共同推斷,原因是前面用了永磁電機所致。



  • 賽道飆起來的中型SUV



這次試駕,最爽的地方,是蔚來安排了天津武清的 V1 賽道讓大家飆。單圈 2.5 km,總計 13 個彎道。最長直線只有 300 米。



從入彎點切入彎心,到出彎點全力輸出,300 米直線上飆到 156 km/小時時速,然後再全力剎車,入彎、90度過彎、出彎....連續來五趟,相信我,大叔,連 KTV 你都不願意去了。



在賽車場,蔚來還安排了零百加速的場地競賽項目。簡單說,就是全力輸出,然後在剎車點全力制動,車輛按要求停入指定位置(車庫),時間最短的勝出。我連續跑了兩趟,都是 4.02s。


這裏要闢個謠。試駕時,就傳出有人跑出了 3.89s 的成績,說比蔚來官方的 4.7s零百加速還猛。



其實這是錯覺。譬如我,最高速度應該沒到 100 公里/小時。真正的零百加速成績是有個嚴格限定的。玩這個遊戲,刺激是刺激,產生錯覺也很正常。但真不要覺得自己是大神。



說回賽道。所謂汽車文化,如果承認人的動物性,最重要的其實就是速度,或者更直接點,由於賽道上飆起來了,你會腎上腺素飈升。


但人畢竟不是禽獸,還是有理智的。所以,我們才創造出了各種工具,去滿足我們對速度的「安全追求」。



而這樣的「安全追求」,其實來自我們對物理學的理解。譬如,在急速時重心要低,否則操控就容易出問題。蔚來的官方解釋,同樣如此。



極速則取決於風阻和克服風阻的動力表現。在風阻上,長寬高 4,850mm x 1,965mm x 1,731mm,軸距爲 2,900mm、逼近“中大型 SUV”尺寸的 ES6 因爲追求「漂亮」其實做了不少妥協,如果前面像 Model X 那樣尖頭點,可能表現還會更好點。



最後,則是剎車距離、底盤懸掛和車身扭矩強度等等。但是,我說一百遍,也只是道理。記得蔚來 ES6 馬上要對意向車主開放試駕了,不知道他們是否會開放賽車場試駕。


感受真得不一樣。狂飆起來的 ES6 才最性感。


(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