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永不褪色

精神力量代代相傳

清明前夕

全國各地掀起了

“尋找英雄”“緬懷烈士”的熱潮

日前,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受河北籍烈士劉士祥後人所託,發起了全國媒體聯動尋找劉士祥墓碑,讓英雄回家,引發社會各界強烈關注。

爲了讓更多和劉士祥一樣,爲新中國成立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魂歸故里,今(2)日下午,由重慶市委宣傳部、相關省區市委宣傳部和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等主辦的“讓烈士回家”活動將在上海正式啓動。

“讓烈士回家”活動今日將在復旦大學啓動。主辦方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讓英雄魂歸故里——

最近,由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報道的一則“跨越70年接力尋找”的消息在網絡上被刷了屏。

70年前,河北籍劉士祥(又名劉士恩)隨部隊南下犧牲,劉家祖孫三代跨越70年苦尋其墓碑未果,劉士祥的妻子等待56年的故事更是打動了無數人。

日前,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聯動河北新聞網、成都全搜索新聞網等全國數十家主流媒體尋找劉士祥的安葬地,重慶市黨史研究室等機構紛紛伸出援手,來自重慶、浙江等地素不相識的社會熱心人士也紛紛加入到尋找的隊伍中……

爲什麼大家願意加入其中?

“謝謝你們曾經英勇獻身,現在我們讓你們回家。”一位網友的留言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劉士祥只是一個縮影,新中國的成立離不開千千萬萬個“劉士祥”。正如劉士祥的孫女劉志傑所說:“我們尋找爺爺的墓碑,爲的是讓爺爺的精神得到傳承。”

“在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尋找爲新中國成立而犧牲的烈士,讓大家瞭解到還有這麼一羣不能爲親人所祭拜的英雄,這個過程能夠凝聚社會的正能量,也能讓青年人瞭解我們這個社會是怎麼來的,很有教育意義。”紅巖文化研究專家、原重慶紅巖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厲華說。

讓烈士精神傳承——傳承,是最好的紀念

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巖精神和西遷精神,培育愛國主義情懷,重慶市委宣傳部也攜手相關省區市委宣傳部和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等單位一起,啓動“讓烈士回家”系列主題活動,將在一年內讓310位紅巖烈士的事蹟、精神在烈士家鄉以及他們曾經學習、生活、戰鬥過的地方生根發芽,世代傳承。

今日下午,活動的第一站將走進上海復旦大學,將王樸、胡其芬、陳以文、費鞏等13位曾經在復旦大學就讀的紅巖烈士和上海籍紅巖烈士的遺物及精神,送到他們曾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

在啓動儀式上,王樸烈士之子王繼志將作爲烈屬代表受邀發言,復旦大學和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互贈復旦及上海籍紅巖英烈相關文物史料,“紅色基因傳承工程”校地共建基地將揭牌,隨後,還將舉行復旦紅巖英烈故事會、紅巖精神宣講報告,此外,話劇《紅巖魂》還將首次走出重慶,在復旦連續演出三天。

特派記者 佘振芳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編輯:武晉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