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武帝司馬炎(236-290年),字安世,河內郡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晉朝開國皇帝(265-290年在位), 司馬懿的孫子、司馬昭的嫡長子 。

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到了司馬炎他爺爺司馬懿時期,實際已變成司馬家族的天下。

司馬懿死後,兒子司馬昭接班,但還是沒有直接廢了曹魏政權,只是控制國柄。

司馬昭活著時,權勢已經熏天。傀儡魏帝高貴鄉公曹髦擔憂被廢,試圖組織力量廢黜司馬昭。密謀敗露。被司馬昭的心腹賈充唆使太子舍人成濟刺死。

司馬昭又從曹魏家族中選了常道鄉公曹奐,立為新的傀儡皇帝,是為曹魏政權的最後一位名義皇帝—魏元帝。

後來,曹奐晉封司馬昭為晉王,王國封地二十郡。可以戴和皇帝一樣的冠冕,可以樹皇帝的旌旗……地位超過曹奐他爹燕王曹宇。

其實已經是皇帝的待遇了。

此時,司馬炎晉封為晉王太子。

司馬昭死後,作為晉太子的司馬炎粉墨登場。

當初,司馬昭選曹奐為傀儡皇帝時,就是派司馬炎到曹奐的封地,接他到朝廷即位的,倆人算是老熟人了。

《晉書》說司馬炎「寬惠仁厚,沈深有度量。這性格也是他善待傀儡皇帝曹奐的基礎。

曹奐迫於形勢,看著傀儡木偶的提線人死了,兒子又成為新提線人,知道曹魏的皇朝也該正式收場了,向司馬炎提出禪位。司馬炎也清楚爺爺、老爹把道路給他鋪平了,愉快的接受了老熟人曹奐的禪位。曹魏謝幕,西晉王朝正式登場。

泰始元年(265)十二月十六日,司馬炎登上皇帝位。

司馬炎效仿當初曹魏代漢的作法。即位第二天(十七日)就尊奉曹奐為陳留王,食邑萬戶,宮室安排到鄴城。曹魏宗室諸王都降為侯。

隔了兩天,又下詔讓陳留王出行時可舉天子旌旗,備五種季節的副車,還可以使用曹魏的曆法,可以像天子一樣郊祀天地,禮樂制度皆照魏例,上書不稱臣。

曹奐在陳留封國一直活到了五十八歲,於太安元年(302)逝世。

由於司馬炎的善待,亡國之君的曹奐,結局應該是古代禪位皇帝中最好的。


司馬懿平定公孫淵時,大行殺戮。以機謀奪曹爽之權,收爽兄弟及其黨與何晏、丁謐、鄧揚、畢軌、李勝、桓范等誅之,支黨皆夷及三族,男女無少長,姑姊妹女子之適人者皆殺之。

司馬師廢魏明帝曹芳,迎高貴鄉公曹髦即皇帝位。二年,大將軍司馬師薨於許昌。司馬昭為大將軍,錄尚書事。五年,進大將軍司馬文王位為相國,封晉公,加九錫。

五月,魏帝曹髦見威權日去,不勝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自出討之。」王經以為不可,因大權都在司馬昭手裡。曹髦乃出懷中版令投地,說:「我意已決,就算死,有什麼可怕的?況且不一定會死呢!」 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準備大幹一場,召攏謀臣,集結兵力,要殺了司馬昭。不想王經、王業很快將此事告知了司馬昭,司馬昭便為之做了防備。於是曹髦帥童僕數百,鼓噪而出,攻相府,稱有所討,敢有動者族誅。相府兵不敢戰,正要停下來,賈充叱道:「司馬公畜養汝輩,正為今日耳!」 太子舍人成濟抽戈犯蹕,刺之,刃出於背,魏帝曹髦崩於車中。司馬昭召見當時的僕射陳泰,對他說:「玄伯,天下其如我何?」,我覺得這才是全天下最囂張的話。怎麼樣,天下能把我怎麼樣?

六月,迎陳留王曹奐即皇帝位。

咸熙二年秋八月,晉王司馬昭薨。晉太子司馬炎襲晉王位。十二月,魏帝曹奐禪位。司馬炎即帝位,國號大晉,改元泰始(266年)。曹奐時年二十,仍封為陳留王,居於鄴城。太安元年(302年)崩,年五十八。可以說司馬炎還是善待了曹奐。司馬炎也算是一代明主,最終統一天下。

晉明帝時,王導侍坐。明帝問前世所以得天下,王導說了宣帝、景帝創業之始,以及文帝時高貴鄉公之事。明帝以面覆床,說:「如果真如您說的那樣,晉祚怎麼能夠長遠呢!」

東晉末年,恭帝司馬德文元熙二年六月,晉帝禪位於宋王劉裕。劉裕即皇帝位,國號宋,改元永初。

恭帝遜位為零陵王之後,劉裕仍擔心人心未一,就密以毒酒一瓶,授郎中令張偉,使往鴆之。張偉嘆道:「鴆君以求生,還不如死了。」於是在路上自飲毒酒而死。司馬德文常恐禍及,與嬪妃共處一室,自己在床前煮食才放心。飲食材料,皆出於褚妃之手,劉裕派的人一直找不到害他的機會。褚妃之兄褚談之,時為侍中。於是劉裕令褚談之去探視褚妃。褚妃出到別的房間,與兄相見。兵士趁機越牆而入,進毒藥於零陵王。司馬德文信奉佛教,不肯飲,說:「佛教自殺者,不復得人身。」兵士就以被掩殺之。

從來報應不爽,曹操弄權漢室,終奪漢祚;司馬機謀曹魏,多所殺戮;而劉裕為漢高祖弟楚元王劉交二十一世孫,至此又得了司馬家的天下。


曹奐本名曹璜,字景明,是曹操的孫子,燕王曹宇的兒子。曹魏的末代皇帝,以純粹一個傀儡皇帝的身分在位五年,遭到司馬炎篡位逼退,魏祚終結,史稱魏元帝。什麼叫純粹,表示判斷、結論的不容置疑。純粹的傀儡說明曹奐跟司馬家沒有衝突過,而且可以說配合得很默契,你要什麼給什麼,比如261年,曹奐又封司馬昭晉公,進位相國。司馬昭慣例推辭不受,假打的;然後在263年,曹奐下詔兩次要封司馬昭為晉公加相國,司馬昭一如慣例又推辭,(繼續裝,三讓為美德嘛,不要臉的人如曹操、劉備等都要裝假清高,說白了就是做了婊子還要立牌坊)至十月才接受。264年三月,晉公司馬昭則進位為晉王,其後追封司馬懿為晉宣王、司馬師為晉景王。八月,下詔司馬炎共參相國事;九月命司馬炎為撫軍大將軍。265年五月,曹奐下詔晉王建天子旌旗,加以出警入蹕(出入時肅清道路,閑人迴避)等殊禮(就是等同天子了),晉王夫人稱後,晉王世子稱太子。八月,司馬昭死後,司馬炎襲爵,一樣擔任相國,晉王。最後禪讓帝位,可以說是曹奐一直配合司馬家練級,最後到司馬炎的時候達到人身的巔峰,皇帝!所以司馬家得到想要的後,也對曹奐很好,封為陳留王,遷居鄴城。最後公元302年,曹奐病死於鄴城。跟曹魏對劉協的待遇一樣,只要你聽話,保你子孫衣食無憂!


曹魏諸帝,文帝丕受漢禪,追謚其父操為武帝,丕子睿繼為明帝。

明帝無子,立芳即皇帝位,魏書載:莫有知其所由來者,魏氏春秋曰:或雲任城王楷子。其間,司馬懿敗曹爽,以太傅專魏政,懿薨,子司馬師為大將軍,嘉平六年,遣芳歸藩於齊,年二十三,營齊王宮於河內之重門,制度皆如藩國之禮。

立文帝孫、東海定王霖之子高貴鄉公髦為帝。二年司馬師薨於許昌,以司馬昭繼大將軍,錄尚書事,五年師進位相國,封晉公,加九錫。髦以威權日去,不勝其忿,乃召僮僕數百,出擊司馬昭,被刺死車下,以王禮葬於洛陽瀍澗之濱。

迎武帝孫、燕王宇子常道鄉公璜嗣明帝後,改名奐,立為魏帝。司馬昭為相國,晉王。咸熙二年,昭薨,子司馬炎為晉嗣王。十二月壬戌,魏禪位於晉,改次於金墉城,而終館於鄴,時年二十。封帝為陳留王,太安元年崩,年五十八,謚曰元皇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